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625
词典
14
分类词汇
34
其它
577
共34,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中仪
仪部
皇甫湜
瑞锦窠
齐紫
光禄寺
杜根
司鼎
裁帽
候选
土山头果毅
江湖郎中
急惊风撞著慢郎中
言笑嘻怡
因人而异
《漢語大詞典》:
中仪(中儀)
唐 称礼部郎中为中仪,员外郎为小仪。 唐
郑谷
《寄同年礼部赵郎中》
诗:“仙步徐徐整羽衣,小仪澄澹转中仪。”一说,指礼部员外。 明
杨慎
《艺林伐山》
卷十二:“ 唐 人,礼部员外谓之中仪,主事谓之小仪。”
符合礼节。
《淮南子·主术训》
:“能欲多者,文武备具,动静中仪。”
分類:
符合
合礼
礼节
礼部
部郎
郎中
员外郎
《漢語大詞典》:
仪部(儀部)
(1). 明 初礼部所属四部之一。
《
明史·职官志一
》
:“初, 洪武 元年置礼部。六年设尚书一人,侍郎二人。分四属部:总部、祠部、膳部、主客部……二十二年改总部为仪部。二十九年改仪部、祠部、膳部为仪制、祠祭、精膳,惟主客仍旧,俱称为清吏司。”
(2).用为对礼部主事及郎中的别称。 清
全祖望
《梨洲先生神道碑文》
:“荐绅则 金坛周 仪部 鑣 实主之。” 清
全祖望
《明太傅大学士张公神道碑侧记》
:“仪部甫受一命於荒朝,舍生恐后,其有光於师门,不亦大乎!”
分類:
礼部
部主
主事
所属
四部
郎中
《国语辞典》:
皇甫湜
拼音:
huáng fǔ shí
人名。(西元777~?)字持正,唐新安人。仕至工部郎中,裴度辟为判官。湜与李翱、张籍齐名,并继韩愈之后提倡古文。著有《
皇甫持正集
》。
分类:
皇甫湜
人名
持正
安人
工部
部郎
郎中
公元
《漢語大詞典》:
瑞锦窠(瑞錦窠)
唐 代对礼部员外郎或礼部郎中的称呼。 宋
宋敏求
《
春明退朝录
》
卷上:“按 唐 旧説,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南宫舍人’……又谓员外郎为‘瑞锦窠’。” 宋
李颀
《古今诗话·瑞锦窠》
:“礼部郎中掌省中文翰,谓之瑞锦窠。”
分類:
礼部
部员
员外郎
部郎
郎中
称呼
《漢語大詞典》:
齐紫(齊紫)
《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
:“ 齐王 好衣紫, 齐 人皆好也。 齐国 五素不得一紫, 齐王 患紫贵。傅说王曰:‘……今王欲民无衣紫者,王以自解紫衣而朝,羣臣有紫衣进者,曰:“益远,寡人恶臭。”是日也,郎中莫衣紫;是月也,国中莫衣紫;是岁也,境内莫衣紫。’”后因以“齐紫”比喻上行下效。
《
南史·儒林传论
》
:“ 邹 缨 齐 紫,且以移俗。”
分類:
郎中
国中
其日
《国语辞典》:
光禄寺(光禄寺)
拼音:
guāng lù sì
掌理膳食的官署。原称为「官禄勋」,由汉朝郎中令演变而来,统属宫廷宿卫及侍从等。至魏、晋仅存其名,北齐则易名为光禄寺,职责亦变为掌理皇室膳食。自此各代均保留此制,仅辽时曾易名为崇禄寺,金则职属宣徽院。但清朝另有内务府掌责,光禄寺成为外廷职司,为管理祭祀食品的官署。
分类:
光禄寺
掌理
膳食
官署
汉朝
郎中
中令
演变
而来
《漢語大詞典》:
杜根
东汉 人。 永初 元年官郎中,因反对外戚专权,太后欲杀之,遇救,逃入 宜城 山中为酒家保,隐居十五年。外戚除,拜侍御史。后常用作典故。 唐
皮日休
《酒垆》
诗:“倘得作 杜根 ,佣保何足愧?” 清
谭嗣同
《狱中题壁》
诗:“望门投止思 张俭 ,忍死须臾待 杜根 。”详见
《
后汉书·杜根传
》
。
分類:
元年
郎中
反对
外戚
专权
《漢語大詞典》:
司鼎
官名。光禄勋的别称。光禄勋, 秦 为郎中令, 汉武帝 时改此名。职权较广。 唐 以后专管皇室祭品、膳食及朝廷宴会。 唐
苏颋
《送光禄姚卿还都》
诗:“不授纶为草,还司鼎用梅。”
分類:
官名
光禄
禄勋
郎中
中令
《漢語大詞典》:
裁帽
宋 代公卿大吏至六曹郎中等官员所戴之帽。为席帽前檐加全幅黑纱并仅围为其半而成。
《
宋史·舆服志五
》
:“重戴。 唐 士人多尚之,盖古大裁帽之遗制,本野夫巖叟之服。以皂罗为之,方而垂簷,紫里,两紫丝组为缨,垂而结之頷下。” 宋
叶梦得
《
石林燕语
》
卷三:“ 五代 始命御史服裁帽。本朝 淳化 初,又命公卿皆服之……今席帽、裁帽分成为两等,中丞至御史,与六曹郎中,则於席帽前加全幅皁纱,仅围其半为裁帽;非臺官及自郎中而上,与员外而下,则无有为席帽。”
分類:
公卿
大吏
六曹
曹郎
郎中
中等
官员
《國語辭典》:
候选(候選)
拼音:
hòu xuǎn
等候诠选以补缺额。《文明小史》第五一回:「他家里很有几文,不到二十岁上,就报捐了个候选道。」
分類:
候选
京官
郎中
地方官
道员
《漢語大詞典》:
土山头果毅(土山頭果毅)
唐 时对不经历员外郎而直接升为郎中的人的谑称。果毅, 唐 时统府兵之官。 唐
刘肃
《大唐新语·谐谑》
:“旧例,郎中不歷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言其不歷清资,便拜高品,有似长征兵士,便得边远果毅也。”
《
太平广记
》
卷二四九引 唐 胡璩
《
谭宾录·赵谦光
》
:“ 唐 诸郎中,不自即员外郎拜者,谓之土山头果毅。”
分類:
不经
经历
员外郎
直接
郎中
谑称
《国语辞典》:
江湖郎中
拼音:
jiāng hú láng zhōng
郎中,旧时指医生。江湖郎中指摇著串铃四处流浪或摆地摊卖药的人。
分类:
郎中
医生
四处
流浪
《国语辞典》:
急惊风撞著慢郎中(急惊风撞著慢郎中)
拼音:
jí jīng fēng zhuàng zháo màn láng zhōng
(谚语)郎中指医师。全句比喻有急事相求,却偏偏遇上慢性子的人。《
二刻拍案惊奇
》卷三三:「也不管四更五更,日里夜里,正是慌不择路,急走出门,望著杨抽马家里乱乱窜窜跑将来,擂鼓也似敲门。险些把一双拳头敲肿了,杨抽马方才在里面答应出来道:『是谁?』富家子忙道:『是我,是我。快开了门,有话讲。』此时富家子正是:急惊风撞著了慢郎中。抽马听得是他声音,且不开门,一路数落他。」
分类:
谚语
郎中
中指
医师
全句
急事
《国语辞典》:
言笑嘻怡
拼音:
yán xiào xī yí
形容神情十分愉快。唐。刘禹锡〈代诸郎中祭王相国文〉:「晓下黄閤,车骑威迟。夕归华堂,言笑嘻怡。」
分类:
神情
愉快
刘禹锡
郎中
中祭
相国
国文
《国语辞典》:
因人而异(因人而异)
拼音:
yīn rén ér yì
因各人情况不同而有各种差异。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药物的过敏也往往因人而异。」清。黄宗羲〈与王九难郎中〉:「然愚以为,文之高下,因人而异,不独于时为然。」
分类:
因人而异
各人
人情
种差
差异
黄宗羲
郎中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