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邱 → 邱丘”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共4571,分305页显示 上一页 246 247 248 249 250 252 253 254 255 下一页
释圆信(别称 不二、语风老人 字 雪峤 朱 号 青狮翁 )
丘瑜(字 德如 号 鞠怀 )
邱瑜(字 德如 号 鞠怀 )
释禅(字 本无 张 )
释法藏(号 汉月 )
释道丘(字 离际 号 栖壑、云顶和尚 柯 )
释正诲(字 无迹 刘 正诲 )
陈梁(别称 释广籍、个亭和尚、仑者山翁 字 则梁、梦张 号 浣公、仑者、梁父、散木子 名 昌应 广籍 世称 苋园公 )
丘岳(字 青谷、退谷 号 五游、五明 )
邱恭娘
僧读彻(字 苍雪、见晓 读彻 号 南来 赵 )
释大香(号 唵囕 )
夏淑吉(世称 神一 名 淑吉 字 美南、荆隐、龙隐 )
释方志(字 观如 马 )
其它辞典(续上)
丘之陶释圆信(别称 不二、语风老人 字 雪峤 朱 号 青狮翁 )
丘瑜(字 德如 号 鞠怀 )
邱瑜(字 德如 号 鞠怀 )
释禅(字 本无 张 )
释法藏(号 汉月 )
释道丘(字 离际 号 栖壑、云顶和尚 柯 )
释正诲(字 无迹 刘 正诲 )
陈梁(别称 释广籍、个亭和尚、仑者山翁 字 则梁、梦张 号 浣公、仑者、梁父、散木子 名 昌应 广籍 世称 苋园公 )
丘岳(字 青谷、退谷 号 五游、五明 )
邱恭娘
僧读彻(字 苍雪、见晓 读彻 号 南来 赵 )
释大香(号 唵囕 )
夏淑吉(世称 神一 名 淑吉 字 美南、荆隐、龙隐 )
释方志(字 观如 马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3 【介绍】: 明湖广宜城人。礼部侍郎丘瑜之子。崇祯十六年李自成占宜城,用为兵政府从事,寻以本部侍郎守襄阳。之陶则以蜡丸书约孙传庭来攻,己为内应。事泄被杀。
人物简介
槜李诗系·卷四十
字雪峤,宁波人。高僧摘要·品高僧摘要卷三
鄞县朱氏子。二十九岁出家。行脚无有人处。后访秦望山妙祯山主。主举他心僧因缘。一僧参曰。那里来。僧曰天竺来。他心曰。我闻有三天竺。你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师自是疑情顿发。次日曳杖至石头上高提曰。那一竺来。速道速道。忽前后际断。返天台。抬头见古云门三字。大悟。途中作偈曰。一上天台云更深。脚根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影。见得他时打断筋。因入双髻。诛茅。次参云栖龙池。出世日。拈香供云门匡真偃禅师。后东塔开堂。又供龙池。示疾书偈曰。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塔全身于云门。补续高僧传·感通篇
圆信。京兆之房山人。薙发白云山。礼大僧德敬为师。往来上方红螺之间二十馀年。行脚所至。为武林淮安六安终南。每住辄数载。以嘉靖庚申。至太岳驻锡虎耳岩穴。而哮者争避匿去。倚石为屋。稍稍剪夷其积。圜瓢数十馀。踞石沿涧。出入幽花美箭之中者。累累如笠。岩上莲池二。阔可二丈。旱岁不竭。蓬室三方广当身。所得一缕一粲。尽以供十方游衲。行之数年。遂成丛林。倾震旦。士女号呼悲啼。而至者不至虎耳岩。犹未跻岳也。至岩不头面顶礼者。自以为悭缘。必痛哭去。否则谨伺岩扉外。经数日得一见。则喜过望。以故。虎耳岩之名。遍天下。计贤士大夫之辙以日至尚方之赐。掖庭之供。以月至。自嘉隆以来。耆宿之著闻。未有若师者也。然师务为密行。不以解显。应机之言。多依孝敬。抚摩煦煦。犹乳母之于骄子。金钱涌而至。拒不纳。有赠糈者。付尝住作供。四十馀年。影不出山。趺坐一龛中。如朽株。虽利根之士好为奇谈。诡学者睹其颜。莫不肃然增敬。师夏腊最高。逆其生。当在宣成间。诸徒属。试以腊叩。不答。尝简其箧。得旧𦇧衣。忽云。此武皇帝七年。王城中施食。所得衣也。叩之。复不答。后终于山慈圣出藏金。为师治塔焉。严蓬头者。襄人。日诵弥陀佛数万声。性高洁。施赀尝累千金。挥之如尘土。踪迹甚异。人不得而凡圣之。亦绝世奇人。不二之流也。 明河曰。或云。不二。姓徐。世为襄善门。徐生长。不二送出家。挈妻入五台山修行。不二寻觅父母累年。得于冰雪堆中见不二。大怒曰。不肖子。何故远远奔来。汝以我为父母。我已出家。以我为知识。我未悟道。大丈夫出世。孤峰绝顶。一间草屋。了办自已不暇。尚当为生死爱情所使。至于此乎。速去。无落吾事。不二遂南还。居虎耳岩。为世大知识。虽不二灵根夙种。固有自来。而开发之助。亦繇父母。团圞一门。又出襄地。或自庞家人再出。不可知也。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十五
雪峤圆信禅师者。四明人。姓朱氏。出龙池传禅师之门。首住径山。终于会稽云门。诸方服其神骏。推尊之曰信公。高怀无我。至性不羁。笑骂自繇。人天罔测。卸胜劣之戈甲。劈今古之藩篱。纵饶一问十答。而紫罗帐里。不撒真珠。假使未闻先悟。而千丈岩门。尤遭点额。大有伤弓之鸟。见形高飞。所以短贩之徒。望风栗足。故虽独据胡床。不啻冲霄野鹤。以至屡迁名刹。仍然本色山翁也。公生九岁。闻弥陀经。即知有出世法。于是。读书常诺诺。而罢之。然词语绝尘。风仪潇洒。犹王谢之玉壶冰映。又爱与方客游。游必领益。年二十九。竟去家矣遂。访妙祯禅宿。于秦望峰下。祯举古激之。公反覆研究。连七日不知寝食。忽仆于石。前后际断。如日轮迸空。天地一色。冲口得偈。势不自禁。欲往天台寻印證者。度若耶溪。忽翘首。见古云门三字。得大休歇。乃曰。一上天台云更深。脚跟踏断草鞋。绳比丘五百无踪迹。见得他时打断筋。遂别策。入双髻峰萝龛石室。灰世忘缘。间发新声。豪吟达旦。而刀斧无痕。诸方景焉时有云栖高弟闻谷者。雅相敬善。一日谷行脚回。举幻有传和尚相见机缘。且称传公葆重。有类明教嵩。枯淡过于馀杭政。其接人真西河狮子也。公乃三诣龙池。契其机。与悟修二禅师。为雁行焉。后悟主天童。修主磬山。公独庵居。垂三十载。黄公端伯。余公大成。请就径山祖庭。升座拈提临济宗旨。端伯还西江。于崇祯庚辰。以庐山开先寺迎公。诸山宿衲俱集。公一以胎风簸雨之舌。振其拈花落草之机。或不耐公笑詈而去。或经公指唤。而心旷神怡。公忽拽杖还旧隐。众惊遮挽之。不可。时往来衲子。传天童规制宏壮。条令斩新。乃至运瓦搬石。伺杵负薪。无不彻底为人。公独骂之。逮天童讣至。公又恸之。侍僧曰。大师昔何骂。今何恸也。公良久。抚膝而起曰。咦。我掌宁独鸣乎。遂躬至天童。书挽章而奠之。词曰。同出龙池入路长。吴兴分袂过钱塘。多年挂锡玲珑石。今已藏身寂寞乡。云面揭开红日。眼山眉愁断白花。香离离一片苦心事。且道何人在影堂。北还。又入龙池。于传公塔前。拈香曰。桐棺山下养龙池。步入凉风觅我师。当户娑罗空腹树。迎阶芳草昔人眉。追思滴血曾留偈。会写传灯嗣法诗。今日塔前成九顿。流源千载继孙儿。耆旧乃请示众。公曰。我昔第三度登龙池。先师曰。你草鞋犹未脱也。我道。何处见草鞋来。先师微笑而止。我即呈偈曰。数载龙池三度登。重重问话舌生冰草鞋分付虎狼去。双髻峰头一个僧。又思。当初在山阴。看云门语录。得他的力。又在云栖。亦有机录。岂可忘却。所以云门云栖一齐拈香供养。诸方便道径山遥嗣云门。径山以为不然。瓜有根树有叶。树高千尺。叶落归根。岂可孤负禹门先师。断断无此理也。然宗门事。把住也繇我。放行也繇我。有时作宾。有时作主。有时宾主齐彰。有时宾主双忘。此乃临济家机用。人天莫测。庸人岂得知也。还双径。禾城道俗。以东塔禅林。坚致于公。公为笑留。名缁贵素。日绕枝藜。公眼幻青白。众益心惊。晚住云门。公年七十有六矣。机用益峻。精神益劲。尝自号曰青狮翁。或称语风老人。又曰迦那尊者。每携童子山游。人见访。或打觔斗。人拟议。叱退之。雏禅窃论公弗恤也。顺治丁亥中秋。谓弟子曰。古人立化的也有了。坐亡的也有了。至倚杖倒卓都有了。毕竟老人。怎生去好。语讫大笑。书片纸曰小儿曹生死。路上须逍遥。皎月冰霜。晓吃杯茶。坐脱去了。乃入寝室。憨卧数日。忽起坐。索茶而啜。连唱雪花飞之句。擎杯脱去。世龄七十七。瘗全身于云门。庚子朝廷。慕之赐帑全五百。并委书弘觉忞禅师。而新公之塔。又临公顶相于宫中。而事焉。公居开先时。弘觉为西堂。洎嗣天童。而公独钟爱之。故弘觉禅师。以犹子。纪公千秋之纲目。甚详也。 赞曰。整齐法运。临渊履冰。爰师笃慎其心也。蠡测者谓。师蹶弛自了则优。为人则寡。盖明之中叶。少室宗风。循规蹈矩。如喑若聋。非师濯之以清泉。激之以霜钟。则天方梦梦耳。新续高僧传·净读篇第八之四
释圆信,字雪峤。姓朱氏,鄞人也。年二十九,始为僧进具。欲往天台访寻知识印證,忽举头见古云门三字,豁然大悟。遂返缚茅双髻峰,复以偈谒云栖,更参龙池,室中机契。万历间迁径山,复住庐山,尝作《净土诗》,自叙云:“甲子秋,游黄山,直上危峰绝顶,若升忉利,忽空中人语:‘比丘久隐,时当弘法,众生差异,善调伏之。’”知净土百咏,成于黄海光明顶也。崇祯八年,中丞余大成、司理黄端伯访信径山,即请开法。丁亥八月二十六日示疾,书偈端坐,索茶,饮半盏而寂。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644 【介绍】: 明湖广宜城人,字德如,号鞠怀。天启五年进士。崇祯间屡迁少詹事,历礼部侍郎。寻为东阁大学士。李自成克北京,与方岳贡同被俘,拘押刘宗敏所,拷掠无所得,获释,后又被杀。
人物简介
维基
邱瑜(?—1644年),字德如,号鞠怀,湖广襄阳府宜城县人,明朝末年政治人物,同进士出身。天启五年(1625年),登乙丑科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崇祯年间,升任詹事府少詹事,历官礼部左侍郎。崇祯十七年(1644年)正月,以本官兼东阁大学士,同范景文进入内阁。李自成攻入北京后,受拷掠者再,搜获二千金,既而被害。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五
释禅,字本无,姓张氏,昆明人。幼孤失学,放骛不羁。稍长乃知自艾,从师授读,而天姿明敏,了解文义。偶游昆明,见池中青莲浮于水面,童冠数人皆弗之睹,始叹异焉。年十九,礼通海秀山妙空祝发,禀具于大方,得法于所庵,后栖鸡足,研穷经藏二十馀载。见道精深,默维心得,及所庵主席传衣,挈本偕往,同注《肇论》,口述笔授,议论飙举,一字未要,当仁不让。唯大事未明,中怀郁结,一日托钵洱海城中,忽闻谚语有“枕上思量千条路”者。胸中豁然冰释。明万历丁巳,沐公增题建悉檀寺,延之开山,工师求材叹无大木,山前龙潭古木参天,人莫敢近,每有樵采则雷电大作。禅至,作法持咒,述为文词以告山灵,躬操斤斧,率诸匠作,栋梁长材一时取足,神怪俱息,林谷幽静。沐公奏请大内藏经,时光宗御极,企禅道风,亦加敬仰,特旨颁赐,授秩为僧录左善世兼锡紫衣。所著有《楞严忏法》、《风响集》、《禅林佛事》、《因明论随解标释》及《老子玄览》,诗文偈颂若干卷。寂于崇祯壬申秋,三日前简约旧知,二众云集,殷殷䛡故,已而示疾,焚香拈偈曰:“盖天匝地本齐平,万象森罗极有情。旨在当人高著眼,波腾鼎沸见无生。”语毕而化。
人物简介
高僧摘要·法高僧摘要卷二
号汉月。梁溪苏氏子。十九圆顶于德庆庵。廿九岁读高峰语录有疑。历十馀秋。闻折竹声。忽然大彻。天启甲子春。天童悟。唱道金粟。师往参焉。值童上堂。举僧问古德云。朗月当空时如何。德曰犹是阶下汉。僧曰。请师接上阶。德曰。月落后相见。童乃顾师曰。且道月落后。又如何相见。师便出。童上堂。举起拄杖曰。举一不得举二。放过一著。落在第二。掷下拄杖曰。落二去也。且一又如何举。便下座。师掣拄杖便行。童归方丈。师以拄杖呈曰。此是打尽天下人底拄杖。今日还却和尚。童接得便打。曰先打汝一个起。师曰。幸得还和尚杓柄。童曰。犹嫌少在。又打数下。师作礼而出。住后上堂云。攀跻不住忽然翻。打破吾宗向上关。剩得一双穷相手。始知无法付人间。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七
道丘(一五八六—一六五八),字离际,晚号栖壑。顺德人。俗姓柯。开山云顶,因号云顶和尚。从碧崖剃染,礼法性寺寄庵大师受圆具戒。后访六祖新州故址,道经端州,入主法庆云寺,为鼎湖开山之祖。清光绪《广州府志》卷一四一有传。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十一
释正诲,字无迹,初祝发时名永灯,姓刘氏,当阳人也。母李氏,幼从外祖之宜都,十岁舍入石宝山,有塾师馆于寺,与众课读多解文义,以未了梵咒为憾。年十六西游憩圣水寺,见习瑜伽者,喟然叹曰:法固如是耶?去之,复归石宝,读书益力。年二十,见僧持《缁门警训》者,诵之泣下,作偈曰:“善财与我原同性,不證菩提誓不休。”遂诣荆南访天柱于普仰寺,柱器之,为更名正诲,留居三年,遍阅大藏。柱寂,乃游伏牛,寻其遗迹,因之两都重登讲席。慈圣太后闻其清誉,赐以千金,修葺玉泉,复请三藏存之寺中。初当阳旧有度门寺,荒废已久,人多不知。诲在普仰时,天柱曾口授北宗五十六字,云在度门秀国师碑后。诲自都归,便访度门,去玉泉七里见古寺破落,有石黝然,曰“大通秀国师之碑”,在榛莽中,抚之悽然,集工修治,因于塔前兴复度门寺,曰:“吾将老此,为北宗之裔。”自是,养晦此中,专志净土。崇祯元年正月,先期告逝,端坐说偈曰:“人间去住是寻常,处处名山古道场。一念不生三世佛,谁能直下可承当。”有僧问曰:“究竟若何?”诲以手抚案曰:“究竟到彼岸。”遂寂,塔于楞伽峰麓秀国师之傍。寻陵王宪使维章为之记。诲所著有《识略庄子注》及诗文诸稿。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浙江海盐人,字则梁,号浣公,一号仑者,又号梁父,晚号散木子。初名昌应,字梦张。幼年曾出家,法名广籍。喜读异书,凡书画、著作皆自创。明亡后造庵居住,称个亭和尚,僧服茹荤。有《苋园集》、《个亭集》等。槜李诗系·卷二十
梁字则梁,亦称梁父。初名昌应,字梦张。海盐人。年十八,皈依莲池大师,法名广籍。未几,走长安上书,不用。晚年无意于世,自称散木子。有《苋园诗》。人称苋园公。有仑者菑浣笔池藏稿。或称仑者山翁。亦称浣公。自题其墓曰:“生无愧怍,去无牵缠。”其联云:“与尔同龛枕米汁,至今孤冢有梅花。”有《个亭集》。为文光怪崛特,奇不可句,而事必准古,言足垂世,诗亦如之。评者谓其如湘川乱云,峨嵋残雪,知言哉。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则梁,海盐人。有苋园集。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清初江南吴县人,字青谷,一字退谷,号五游,又号五明。工书画,名重一时。片楮寸缣,人多珍异。
人物简介
全粤诗·卷七四六
邱恭娘,潮州人。明末罹乱被俘,作题壁诗。事见清温汝能《粤东诗海》卷九六。
人物简介
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五
读彻,字苍雪,呈贡人,本姓赵。长洲中峰僧。有《南来堂稿》。御选明诗姓名爵里
字苍雪,呈贡人。居苏州楞伽中峰有南来堂槁人物简介
苍雪(一五八九—一六五七),名读彻,初字见晓,后更名苍雪,号南来。云南呈贡人,童年随父祝发于昆明妙湛寺,曾主持虞山中峰寺,与钱谦益、吴伟业等交往。有《南来草堂诗集》。新续高僧传·杂识篇第十之四
释读彻,字苍雪,初字见晓。姓赵氏,云南呈贡人。生性敏捷,慧悟天成。童年随父,舍身昆明妙湛,复游鸡足,为寂光水月侍者,讲诵之馀,研穷义谛,文词泉涌,辩者莫当。年二十五,发志行脚,一笠飘然,遍览名胜,遂达吴门,嗣法一雨。会明季丧乱,天下多故,不遑宁处,彻独晏然。更启法会,欲以慈祥化彼杀机,及居中峰,继主讲席,道风郁鬯,声闻南北。复兴支公道场,海内宗之。又以禅暇,与眉叟、玄宰、牧斋、梅村诸公往复酬唱,诗名藉甚。生平著述颇富,笔迹尤珍。晚岁讲《楞严》于宝华山,手编未终,踞坐而逝。书有《遗诫十章词》曰:“无端讲席应宝华,老病人扶上小车。南国远钟萧帝寺,东阳古井志公家。苍茫不尽江边苇,狼藉空馀台畔花。一自云光登说后,独怜沽酒送烟霞。”“南朝帝业几经衰,碧眼无人辨劫灰。山抱玉泉荒寺在,峰标金地大僧来。针锋一拨山河转,枣叶重移殿阁开。衣钵相仍谁继武,法筵龙象见宏才。”“闭门莫怪老山僧,打睡从来接上乘。十日庖羹咽未下,千人讲席病犹登。鼓将风力声难转,散入烟霞气不胜。如是我闻知未及,奉行倍受已先膺。”“最初方便请开经,末后圆通择性灵。我自无心聊为说,谁人有耳不能听。蘸乾海墨收佳句,缩小江山入净瓶。珍重莫教莲社冷,天涯诸子各飘零。”“到岸乘风实快哉,亲迎遗像几还回。香花夹道群情肃,幡盖摩空宿雨开。人化双虹天上去,泉飞百道树头来。俨然未散灵山会,想望荆溪入五台。”“庆喜惯啼抛止叶,饮光解笑示拈花。而今哭笑俱非是,何啻宗乘辩正邪。试问此槌曾白否,可怜双眼果青耶。刹竿倒却门前久,大厦将倾赖木叉。”“囊虫漉水细微事,粒米同餐展钵巾。鸡足传衣犹在定,鹅头开戒遍分身。乡音莫辨难兄弟,老景无多惜主宾。博取大千凭手掌,陶家游戏转双轮。”“多闻误堕示儿曹,作饭蒸砂事枉劳。欲漏未除习漏重,爱根不断命根牢。无心淫女能成佛,叉手屠儿早放刀。道眼沧桑何足问,云霄万里一鸿毛。”“昼长无暑夜无蚊,帷幔虚牵掷扇巾。好与时人谈笑语,任留知已诉辛勤。难辞铩羽投林鸟,强作无心出岫云。一自金经读破久,奈何泄漏尽东君。”“毛端五色障开经,劳久狂花净眼停。刁斗更声催𠪾历,明量烟火散荧荧。交光摄入川源影,纲相盘回楼阁形。何物无情头解点,也须说与众山听。”又《中峰喜逢白公,夜集法公方丈》云:“久别几于消息断,重逢犹记道途间。两山相忆秋同老,一夜刚随雨到山。故旧何人堪共话,林峦有主暂投閒。乱流落叶声兼下,听尽寒岩水抱关。”又《法公招游狼山,登大观楼》云:“海上危楼壮大观,烟波无尽此凭栏。江南一水横衣带,天外三山落弹丸。潮色不来风势紧,客心欲渡浪声寒。高明胜会知何日,回首斜阳几度看。”又《解制送恒生还山》云:“满堂瓢笠忽天涯,云水茫茫去路赊。同坐那知君是客,送行翻觉我无家。九秋露冷芙蓉色,一夜风吹芦荻花。最是不堪回首处,夕阳江影片帆斜。”又《铁桥》云:“自堕黄尘每慨然,故乡卿相我无缘。眼前见画思鸡足,梦里寻家渡铁莲。苗庶尚潜诸葛洞,儒臣不去小西天。料应难得今生见,先过此桥五十年。”又《送唐大来还滇》云:“小艇难禁五两风,鸡山有路几时通。殷勤为我传乡信,结个茅团在雪中。”《送元白之燕》云:“一带燕山色,常时入梦间。平生未到处,今日逢君还。客路无时尽,秋心不自閒。塞鸿牵别思,早已出江关。”《挂瓢》云:“抱膝向空坐,偶然同许由。一瓢还似累,何物更须留。涧响悬孤影,风翻入夜秋。几时从空出,犹见在枝头。”《送朗癯入匡山》云:“独向匡庐去,安禅弟几重。九江黄叶寺,五老白云峰。落日眠苍兕,飞泉挂玉龙。到时应为我,致意虎溪松。”《别吴中诸子》云:“相看了无意,临歧还黯然。回看吴苑树,独上秣陵船。春老还山路,江昏欲雨天。白鸥颇怪我,聚散缘波前。”其所著书,有《法华珠髻》,并同丽府木公参补《华严海印忏仪》四十二卷在藏。闻所传诗文,散佚颇多,有《南来堂集》刋入《云南丛书》中。王渔洋评“当代释子诗,以苍雪为第一”。卒葬中峰,牧齐为撰塔铭。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大香,号唵囕 ,明末塘栖大善寺主持。与塘栖文人卓人月、卓回诸人相交颇多。大香主持大善寺,静虑之暇,作《无心柏赋》,又作《大善八咏》,曰:《棠溪》《黄鹤山》《碧天桥》《永明井》《独树斋》《净业楼》《放生河》《无心柏》。著有《云外录》十八卷。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明末女尼。松江府华亭人。夏允彝女,初名淑吉,字美南。嫁侯洵。二十而寡,乃削发为尼,更名神一,字荆隐。有《龙隐遗稿》。晚晴簃诗汇·卷一九九
神一,字荆隐,一字龙隐,华亭人。原名淑吉,字美南,明吏部考功司郎中夏允彝长女,嘉定侯洵室。有《龙隐遗草》。
人物简介
新续高僧传·义解篇第二之七
释方志,字观如,姓马氏,海陵人。少持素,抵洛伽,回参上竺,夙缘有待,因于竺之雨山居,投历庵为之薙染。万历庚子,竹亭、无尘、雨山、伴云率合寺,请历庵建禅堂。志勠力勷事,尝持银十六两,走龙游,更募助得材四百馀株,又乞榷关免税。舁归,畚筑担负,与众不殊。往听云栖似空讲《楞严》,历庵促归,志念大事未明,辞游南都、五台,遍悉禅讲。乙巳回竺,听明宗讲《法华》于宋园,而历庵以禅堂付僧自然,志亦为之辅。明年,台山澄方大师同内监张然,送御藏至昭庆,与志晤,深相契合,比于函盖。戊申得古心律师大戒,即请澄师,自《华严》而下,所流通法宝,于竺遍演。福田事,咸力主之。阅藏斋僧,尤为恒课。送澄师北上,返于枫岭之阴,造中印庵以供地藏。甲寅冬,碧海昭阳李公请说《金刚》、《法华》于慧照寺,泰州梁垛诸处,四期讲香相接,道化盛矣。丁巳,澄师登皇坛,志为阿阇黎,受神宗赐紫,又受光宗赐紫,大小衣服十一袭。天启乙丑,说皇戒,再受慈圣赐紫及金冠,密旨弘经。崇祯庚辰,回竺注《法华正旨》竟,即受径山请,主席三载。甲申冬,至泰州,修西山寺。清顺治戊子,应抚院陈公,讲《华严》全部,逾年而毕。己丑冬,就杭之慧林说《法华正旨》。庚寅夏,还竺,复讲是经,期终,疾作,归中印庵。以顺治七年七月二十六日示寂,别众偈曰:七十八年幻梦中,奔驰南北走西东 。还归天竺灵山国,统照元来色即空。得法弟子野松、松门、恒观、野管、玄闻、隐生、清白、石田、道灯、见明、朗生十一人。荼毗,塔于中印山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