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邪淫
亦作“ 邪婬 ”。
(1).邪恶纵逸。史记·夏本纪:“毋教邪淫奇谋。” 宋 苏辙 《进策·民政上》:“盖天下之民邪淫不法纷乱而至於不可告语者,非今世而然也。” 清 葆光子 《物妖志·琴瑟琵琶》:“奏扬敦厚 羲 农 俗,荡涤邪淫 郑 卫 音。”
(2).奸淫;下流的行为。大乘起信论:“云何修戒门?所谓在家菩萨,当离杀生、偷盗、邪婬、妄言。”《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二:“ 铁生 就礼拜 卧师 为师父,受了五戒,戒了邪淫。” 端木蕻良 《科尔沁旗草原》二:“ 三爷 卖完了关子,便用着邪淫的眼睛,挤溜骨碌地眨摩着捡铺子的小媳妇和大姑娘。”
(3).中医指致病的因素,即风、寒、暑、湿、燥、火六淫邪气。 明 刘基 《郁离子·瞽聩》:“是故君子之修慝辨惑,如良医之治疾也,鍼其膏肓,絶其根源,然后邪淫不生。”
《国语辞典》:奸盗邪淫(奸盗邪淫)  拼音:jiān dào xié yín
奸污、窃盗等邪恶淫乱之事。《通俗常言疏證。妇女。奸盗邪淫》引《石头记》第七三回:「一篇奸盗邪淫文字,反以《四子书》、《五经》、《公羊》、《谷梁》、秦汉诸作起,以《太上感应篇》结。」
《國語辭典》:十恶(十惡)  拼音:shí è
古代最严重的十大罪行。《隋书。卷二五。刑法志》:「又置十恶之条……,一曰谋反,二曰谋大逆,三曰谋叛,四曰恶逆,五曰不道,六曰大不敬,七曰不孝,八曰不睦,九曰不义,十曰内乱。」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你药杀亲夫,这是十恶大罪哩!」
《漢語大詞典》:邪俗
邪淫的习俗。 晋 葛洪 抱朴子·疾谬:“彼之染入邪俗,沦胥以败者,曷肯纳逆耳之讜言,而反其东走之远迹哉?”
分類:邪淫习俗
《漢語大詞典》:邪散
邪淫散漫。礼记·乐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乱。” 孔颖达 疏:“邪散,谓违辟不正,放邪散乱。” 清 莫友芝 《〈巢经巢诗钞〉序》:“圣门以诗教,而后儒者多不言,遂起 严羽 ‘别裁别趣,非关书理’之论,由之而獘竞出於浮薄不根,而流僻邪散之音作,而诗道荒矣。”
分類:邪淫散漫
《國語辭典》:胡混  拼音:hú hùn
1.漫无目标、随随便便地过日子。如:「不要再胡混下去了。难道非得等到爸妈伤透了心,你才会觉悟?」
2.行为不端。《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五一回:「其实是叫他兄弟暗中做督办的监督,恐怕他在外头胡混。」
《国语辞典》:偷猫递狗(偷猫递狗)  拼音:tōu māo dì gǒu
比喻男女行邪淫之事。《金瓶梅》第六八回:「他一年来此做买卖两遭,正经他在里边歇不的一两夜,倒只在外边常和人家偷猫递狗,干此勾当。」
分类:男女邪淫
不邪淫戒
【佛学大辞典】
(术语)五戒之一。对在家之二众禁止奸他妻等不正之淫事也,若为出家戒,则正邪皆制之,故云不淫戒。如梵网经之十戒是也。梵网经疏下曰:「五众邪正俱制,二众但制邪淫。」
【三藏法数】
谓人若淫泆无度,好犯他人妻妾,死堕恶道;或生人中,妻妾亦不贞良。若不作是事,名不邪淫戒。
邪淫
【佛学大辞典】
(术语)非自己之妻妾而淫之曰邪淫。五戒之一。
【三藏法数】
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故名邪淫。
【三藏法数】
邪淫者,谓非己妻妾,而行欲事也。
邪淫之恶鬼
【佛学大辞典】
(异类)今生邪淫之咎,于地狱感恶鬼使苦吾身。恶鬼即狱卒也。往生要集上本曰:「狱卒取地狱人,置刀叶林,见彼树头,有好端正严妇女。如是见已,即上彼树。树叶如刀,割其身肉,次割其筋,如是劈割一切处已。得上树已,见彼妇女,复在于地,以欲媚眼,上看罪人。作如是言:念汝因缘,我到此处。见已,欲心炽盛,次第复下,刀叶向上。」
护不邪淫五神
【佛学大辞典】
(名数)(参见:二十五神)
二十五神
【佛学大辞典】
(名数)持五戒,则常有二十五之善神拥护其身。见灌顶经一,法苑珠林八十八。



【佛学常见辞汇】
受持五戒的人,时常都有二十五位善神护卫其身。
邪淫
【佛学常见辞汇】
指夫妇以外的淫事。
不邪淫配义
【三藏法数】
制事合宜曰义,五行之金亦主于义,义则不邪淫,故以不邪淫配义也。
不邪淫
【三藏法数】
不邪淫者,谓于非己妻妾,不行淫欲之事也。
【三藏法数】
不邪淫者,谓不行邪淫欲事,即是止淫之善。既不邪淫,当行清净梵行之善也。
邪淫果报
【三藏法数】
谓邪淫之罪,亦令众生堕三恶道;若生人中,得二种果报:一者妻不贞良,二者不得随意眷属,是名邪淫果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