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8,分19页显示  上一页  1  3  4  5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回慝
秽慝
祅凶
恶慝
蛊佞
僻恶
奸邪
邪正
魑魅
欃枪
奸人
群丑
无恶
辟邪
恶声
《漢語大詞典》:回慝
邪恶。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吏无苛政,民不回慝。”
分類:邪恶
《漢語大詞典》:秽慝(穢慝)
污浊;邪恶。后汉书·蔡邕传:“埽六合之秽慝,清宇宙之埃尘。”北史·房彦谦传:“儻遇諂佞之辈,行多秽慝,於我有益,遽蒙荐举。”隋书作“秽匿”。
分類:污浊邪恶
《漢語大詞典》:祅凶
犹邪恶。 宋 司马光 《和钱君倚日本刀歌》:“百金传入好事手,佩服可以攘祅凶。”一本作“ 妖凶 ”。
分類:邪恶
《漢語大詞典》:恶慝(惡慝)
邪恶。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若自己是箇象恭色庄、不坚不介的,纵然没一箇人説他,他的恶慝,终须一日发露。”
分類:邪恶
《漢語大詞典》:蛊佞(蠱佞)
奸佞;邪恶。大戴礼记·千乘:“夫政以教百姓,百姓齐以嘉善,故蛊佞不生,此之谓良民。”
分類:奸佞邪恶
《漢語大詞典》:僻恶(僻惡)
(1).怪异难治。 唐 苏鹗 杜阳杂编卷上:“﹝鸞蜂蜜﹞久食之令人长寿,颜如童子,髮白者应时而黑,及沉痾眇跛诸僻恶之病,无不疗焉。”
(2).邪恶。 明 顾起元 客座赘语·前记异闻:“ 沈约 家藏书十二万卷,然心僻恶,闻人一善,如万箭攒心。”
《漢語大詞典》:奸邪(姦衺)
见“ 姦邪 ”。
分類:奸邪
《漢語大詞典》:邪正
(1).邪恶与正直。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殽,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宋 苏轼 《学士院试〈春秋〉定天下之邪正论》:“为《穀梁》者曰:成天下之事业,定天下之邪正,莫善於春秋。” 清 卢文弨 《注〈颜氏家训〉序》:“又引之使略涉载籍之津涯,明古今之治乱,识流品之邪正。”
(2).星体偏离正常运行轨道为邪,不偏为正。汉书·天文志:“其伏见蚤晚,邪正存亡……此皆阴阳之精,其本在地,而上发于天者也。” 颜师古 注引 孟康 曰:“伏见蚤晚,谓五星也。日月五星下道为邪。存谓列宿不亏也。亡谓恒星不见。”
《國語辭典》:魑魅  拼音:chī mèi
传说中山林间害人的精怪。人面兽身四足,好魅惑人,为山林异气所生。唐。杜甫 天末怀李白诗:「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元。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藏之则鬼神遁迹,出之则魑魅潜踪。」也作「螭魅」。
《國語辭典》:螭魅  拼音:chī mèi
传说中山林间害人的精怪。人面兽身四足,为山川木石之精气蕴积化育而成。《左传。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泽山林,不逢不若,螭魅罔两,莫能逢之。」《文选。陆机。挽歌诗三首之二》:「寿堂延螭魅,虚无自相宾。」也作「魑魅」。
《國語辭典》:欃枪(欃槍)  拼音:chán chēng
1.彗星的别名之一。参见「彗星」条。《尔雅。释天》:「彗星为欃枪。」《史记。卷一一七。司马相如列传》引汉。司马相如〈大人赋〉:「揽欃枪以为旌兮,靡屈虹而为绸。」《宋书。卷七九。文五王列传。竟陵王诞》:「及神锋首路,欃枪东指,风卷四岳,电埽三江。」
2.指邪恶势力。唐。颜师古 等慈寺碑:「邦域底平,扫欃枪于天衢;匪遑宁处,戮獝狂于地表。」《南史。卷九。陈本纪。武帝》:「公左甄右落,箕张翼舒,扫是欃枪,驱其猃狁,投秦坑而尽沸,噎濉水而不流。」
《國語辭典》:奸人  拼音:jiān rén
狡猾、奸诈的坏人。《新唐书。卷一五二。李绛传》:「君子者,遇主知则进,疑则退,安其位不为它计,故常为奸人所乘。」
《國語辭典》:群丑(群醜)  拼音:qún chǒu
1.群众。《易经。渐卦。象曰》:「夫征不复,离群丑也。」《诗经。小雅。吉日》:「升彼大阜,从其群丑。」
2.群恶。《后汉书。卷五七。刘陶传》:「妄假利器,委授国柄,使群丑刑隶,芟刈小民。」《晋书。卷六六。陶侃传》:「侃以偏旅,独当大寇,无征不克,群丑破灭。」
《漢語大詞典》:无恶(無惡)
不憎恨。《诗·周颂·振鹭》:“在彼无恶,在此无斁。”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楚庄王》:“云……‘无怨无恶,率由羣匹’,此之谓也。” 唐 韩愈 《唐越州刺史薛君墓志铭》:“公之初志,不以事累,僶勉以随,亦贵於位,无怨无恶,中以自寳。”
没有邪恶意念。 汉 董仲舒 春秋繁露·深察名号:“栣众恶於内,弗使得发於外者,心也,人之受气苟无恶者,心何栣哉。”
《國語辭典》:辟邪(闢邪)  拼音:pì xié
驳斥邪说、驱除邪恶。《清史稿。卷八四。礼志三》:「帝君主持文运,崇圣辟邪,海内尊奉,与关圣同,允宜列入祀典。」南朝陈。徐陵齐国宋司徒寺碑〉:「摄乱以定,辟邪以律。」
《國語辭典》:恶声(惡聲)  拼音:è shēng
1.骂人的难听话。《孟子。公孙丑上》:「恶声至,必反之。」《史记。卷八○。乐毅传》:「臣闻古之君子,交绝不出恶声。」
2.不吉祥的声音。《晋书。卷六十二。祖逖传》:「中夜闻荒鸡鸣,蹴琨觉曰:『此非恶声也。』因起舞。」
3.不悦耳的声音。《管子。宙合》:「景不为曲物直,响不为恶声美。」
4.坏名声。《史记。卷六十九。苏秦传》:「吾故列其行事,次其时序,毋令独蒙恶声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