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拆东补西(拆東補西)  拼音:chāi dōng bǔ xī
比喻临时勉强凑合应付。宋。陈师道〈次韵苏公西湖徙鱼〉诗三首之三:「小家厚剑四壁立,拆东补西裳作带。」也作「拆西补东」。
《國語辭典》:半官方  拼音:bàn guān fāng
具有官方资源或公家性质的。如:「这个机构带有半官方性质。」
《漢語大詞典》:东…西…
表示‘这里…那里…’的意思:~奔~跑ㄧ~张~望ㄧ~拼~凑ㄧ~倒~歪ㄧ~涂~抹ㄧ~一句,~一句。
《漢語大詞典》:出庭费(出庭費)
法律用语。律师出庭从诉讼当事人那里取得的费用。
《國語辭典》:此发彼应(此發彼應)  拼音:cǐ fā bǐ yìng
此处发起,另一处响应。形容彼此互相呼应。
《國語辭典》:此起彼伏  拼音:cǐ qǐ bǐ fú
这里起来,那里落下。形容连续不断。如:「工厂中,多人一间房的宿舍里,此起彼伏的鼾声,实在难以入睡。」也作「此起彼落」。
《国语辞典》:那哈儿(那哈儿)  拼音:nà hā ér
那边、那里。《负曝闲谈》第二五回:「大爷,您去年买的那个银合马,还在那哈儿吗?」
分类:那边那里
《國語辭典》:那埚儿(那堝兒)  拼音:nà guō ér
那个地方,处所。元。关汉卿《拜月亭》第四折:「当初咱那埚儿各间别,怎承望这答儿里重相见。」元。王伯成《贬夜郎》第三折:「知他那埚儿醉倒唐皇帝,空有聚温泉一派香池。」
《國語辭典》:入境问俗(入境問俗)  拼音:rù jìng wèn sú
比喻明瞭俗尚,以适应新环境。参见「入国问俗」条。宋。苏轼密州谢上表〉:「入境问俗,又复过于所期。」
《國語辭典》:入国问俗(入國問俗)  拼音:rù guó wèn sú
到一个新的国境,先打听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免触犯禁忌。语本《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比喻明瞭俗尚,以适应新环境。也作「入境问禁」、「入境问俗」。
《漢語大詞典》:入乡问俗(入鄉問俗)
进入一个地方,先要问清那里的习俗,以求适应当地的情况。《解放日报》1944.4.5:“我们要吸收群众的经验,一定要‘入乡问俗’。”参见“ 入国问俗 ”。
《國語辭典》:入国问俗(入國問俗)  拼音:rù guó wèn sú
到一个新的国境,先打听当地的风俗习惯,以免触犯禁忌。语本《礼记。曲礼上》:「入竟而问禁,入国而问俗,入门而问讳。」比喻明瞭俗尚,以适应新环境。也作「入境问禁」、「入境问俗」。
那罗那里
【佛学大辞典】
(杂语)Nara-nari,那罗为男性,那里为女姓。言男女两性之会合,为那罗那里之娱乐。理趣释上曰:「妙适者,即梵语苏罗多也。苏罗哆者,如世间那罗那里娱乐。金刚萨埵亦是苏罗哆,以无缘大悲偏缘无尽众生界,愿得安乐利益心曾无休也。自他平等无二,故名苏罗哆耳。」(参见:二根)
二根
【佛学大辞典】
(名数)一、利根,修佛道根性之锐利者,二、钝根,修佛道根性之纯弱者。无量寿经下曰:「诸明利,其钝根者成就二忍,其利根者得不可计无生法忍。」【又】一、正根,二、扶根。扶根又名扶尘根,浮尘根。我等所见及之血肉所成之五根也。此唯为正根之依处,更无发识取境之用,眼如葡萄,耳如卷叶者是也。正根又名胜义根。为清净微细之色法,非凡夫二乘之所见,非现量所得,然以能有发识取境之用,故比知为正根也。【又】(术语)男女之二根也。楞严经九曰:「口中好言眼耳鼻舌皆为净土,男女二根即是菩提涅槃真处,彼无知者信此秽言。」
【佛学常见辞汇】
1。利根和钝根。利根是指根器很锐利的人;钝根是指根器很迟钝的人。2。指男女的二根,亦即男女的生殖器。
【三藏法数】
(出楞严经义海)
〔一、浮尘根〕,浮尘根者,根即眼耳鼻舌身意也。以其虚假不实,故名浮。无见闻觉知之用,故名尘。经云:眼如蒲萄朵,耳如新卷叶,鼻如双垂爪,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颡,意如幽室见。是也。
〔二、胜义根〕,胜义根者,谓眼等六根,有增上胜力,能照境发识,以成根用,故名胜义。如眼能见色,耳能闻声,鼻能嗅香,舌能尝味,身能觉触,意能知法。是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