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避嫌  拼音:bì xián
为了怕惹人怀疑而预先避开,不参与其事。如:「王老师的学生参加这次的作文比赛,为了避嫌,所以他不参与评审。」《汉书。卷七九。冯奉世传》:「上繇下第而用谭,越次避嫌不用野王,以昭仪兄故也。」《三国演义》第五四回:「范近闻皇叔失偶,有一门好亲,故不避嫌,特来作媒。」
《国语辞典》:不避嫌疑  拼音:bù bì xián yí
不顾忌他人的猜疑。《红楼梦》第二七回:「宝玉和林黛玉是从小一处长大,他兄妹间多有不避嫌疑之处,嘲笑嘻怒无常。」
《國語辭典》:引嫌  拼音:yǐn xián
以避嫌为理由,而谢绝或回避。《聊斋志异。卷八。司文郎》:「王问后会,曰:『既有官责,当引嫌也。』」
分類:避嫌
《國語辭典》:防嫌  拼音:fáng xián
防范猜忌。《红楼梦》第五七回:「他既防嫌,不许你们理我,你又来寻我,倘被人看见,岂不又生口舌。」
分類:避嫌
《漢語大詞典》:衽席之嫌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的避嫌。旧唐书·后妃传序:“ 大帝 、 孝和 ,仁而不武,但恣池臺之赏,寧顾衽席之嫌, 武 室、 韦 宗,几危运祚。”参见“ 衽席无辩 ”。
《漢語大詞典》:衽席无辩(衽席無辯)
指帝王与后妃间生活上不注意礼仪。后汉书·皇后纪序:“ 孝文 衽席无辩。” 李贤 注:“ 郑玄 注礼记曰:‘衽,卧席也。’ 孝文 幸 慎夫人 ,每与皇后同坐,是无辩也。”亦作“ 衽席无辨 ”。旧唐书·李林甫传:“故杜絶逆耳之言,恣行宴乐,袵席无别,不以为耻,由 林甫 之赞成也。” 清 薛福成 《书〈汉书·外戚传〉后九》:“ 汉 自 高祖 帷薄不修, 文帝 衽席无辨,而宫闈之政不肃。”
《國語辭典》:远嫌(遠嫌)  拼音:yuàn xián
远离以避免嫌疑。唐。元稹《莺莺传》:「张兄保尔之命,不然,尔且掳矣。能复远嫌乎?」
分類:避嫌嫌疑
《漢語大詞典》:别嫌
(1).辨别淆杂的事物。《礼记·礼运》:“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儐鬼神,考制度,别仁义。” 孙希旦 集解:“嫌者,事之淆杂,礼以别之,而嫌者辨矣。” 宋 苏轼 《司马温公行状》:“时有司新定后宫封赠法,皇后与妃皆赠三代。公言别嫌明微,妃不当与后同。”
(2).避嫌疑。 元施惠《幽闺记·旷野奇逢》:“你只晓得有惻隐之心,那晓得有别嫌之礼。我是个孤男,你是寡女,厮赶着教人猜疑。”
《漢語大詞典》:无私有意(無私有意)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水浒传》第四八回:“ 李应 道:‘他是 梁山泊 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説我卧病在牀,动止不得,难以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