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遭随(遭隨)
遭命和随命的合称。后泛指命运的好坏。 汉 王充 论衡·命义:“传曰:‘説命有三:一曰正命,二曰随命,三曰遭命。’正命谓本稟之自得吉也。性然骨善,故不假操行以求福,而吉自至,故曰正命。随命者,戮力操行而吉福至,纵情施欲而凶祸到,故曰随命。遭命者,行善得恶,非所冀望,逢遭於外而得凶祸,故曰遭命。” 汉 王符 潜夫论·卜列:“行有招召,命有遭随,吉凶之期,天难諶斯。”《宋书·王景文传》:“若乃吉凶大期,正应委之理运,遭随参差,莫不由命也。” 宋 晏殊 《中园赋》:“倡佯乎大小之隐,放旷乎遭随之命。”
《國語辭典》:一周遭(一週遭)  拼音:yī zhōu zāo
1.周围。《水浒传》第四回:「净发人先把一周遭都剃了。」元。罗贯中《风云会》第二折:「诸军众将一周遭,小心的下寨安营,在意的提铃喝号。」也作「一周回」、「一遭」。
2.到处。《水浒传》第三○回:「提著稍棒,大踏步直赶入花园里去寻时,一周遭不见。」
《漢語大詞典》:遭荒
遭遇荒年。《闲情偶寄·演习·变调》《琵琶记·寻夫》改本:“只为儿夫去远,遭荒罹变。”
《漢語大詞典》:不遭时(不遭時)
不逢时。谓未遇良机。史记·管晏列传:“吾尝三仕三见逐於君, 鲍 叔不以我为不肖,知我不遭时也。” 唐 韩愈 《感二鸟赋》:“遭时者,虽小善必达;不遭时者,累善无所容焉。”
分類:逢时未遇
《国语辞典》:第一遭  拼音:dì yī zāo
第一次、首次。如:「这是我第一遭出国旅游,心里挺兴奋的!」
《漢語大詞典》:遭累
谓因事被牵连到。稗海本搜神记卷四:“木精曰:‘ 张司空 之才难可比也。若去,非但丧汝二躯,我亦遭累。’”
《漢語大詞典》:遭杖
受到拷打。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林时山 ﹞在 臺湾 以功封伯,后因保举 施烺 , 烺 叛,遭杖削职。”
分類:拷打
《漢語大詞典》:遭践(遭踐)
(1).被践踏。 元 赵文 《团扇歌》:“私衣必见污,葛履必遭践。”
(2).蹂躏;摧残。 古华 《爬满青藤的木屋》:“其实 盘青青 也生怕‘一把手’晓得了自己在家里受遭践,晚晚都挨打。”
《漢語大詞典》:遭阨
见“ 遭厄 ”。
《漢語大詞典》:遭厄
亦作“ 遭阨 ”。 遭受困厄。 汉 王逸 《九思·遭厄》:“悼 屈子 兮遭厄,沉玉躬兮 湘 汨 。” 清 龚炜 巢林笔谈·王恕斋:“ 成都 守 王恕斋 先生,以心疾没于眢井,前后丧四子两孙,何遭厄之酷也!” 鲁迅 《书信集·致李小峰》:“倘北新(北新书局)亦为他们出书,当有免于遭阨之望。”
《高级汉语词典》:遭愆
遭殃;倒霉
《漢語大詞典》:遇遭
犹遭遇。 汉 司马迁 《报任少卿书》:“僕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里所戮笑。”
分類:遭遇
《漢語大詞典》:遭历(遭歷)
(1).遭逢;遭受。 夏衍 《杀人的与活人的》:“作为一个‘美国人’之后才在电气工学界发挥了超人入圣之天才的 史坦因美兹 ,在他的祖国 波兰 是遭历过惨淡的经历的。”
(2).指亲身经历过或遭受过的事。 明 汤显祖 《〈大司空心吾张公年谱〉序》:“顾前后遭歷,未尝不险以阻。” 叶圣陶 《孤独》:“对于近时的遭历,便比较浮浅一点。”
《漢語大詞典》:遭枉
遭受冤屈。《封神演义》第十回:“皇后遭枉酷死,﹝ 紂王 ﹞自立 妲己 为正宫。”《封神演义》第二八回:“今丞相欲要攻城,恐城破玉石俱焚,可怜无辜遭枉。”
《漢語大詞典》:遭纷(遭紛)
遭逢乱世。楚辞·刘向〈九叹·逢纷〉:“遭纷逢凶,蹇离尤兮。” 王逸 注:“言己遭逢纷浊之世,而遇百凶,以蹇蹇之故,遂以得过也。”
分類:遭逢乱世
《國語辭典》:遭瘟  拼音:zāo wēn
遇上瘟疫神。指遭遇祸害、倒楣。《西游记》第三二回:「把老猪围倒,拿家去宰了,腌著过年,这个却不就遭瘟了?」《金瓶梅》第一回:「你看我家那身不满尺的丁树,三分似人,七分似鬼。奴那世里遭瘟,直到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