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遗迹(遺跡)  拼音:yí jī
1.前人所遗留的陈迹。《文选。王粲。赠文叔良诗》:「先民遗迹,来世之矩。」《红楼梦》第二回:「去岁我到金陵地界,因欲游览六朝遗迹。」
2.心相知而迹相忘。《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寄通灵台之下,遗迹江湖之上。」
3.比喻弃而不顾。《国语。楚语下》:「灵不顾于民,一国弃之,如遗迹焉。」
《國語辭典》:遗迹(遺蹟)  拼音:yí jī
前人所遗留下来的事迹。清。邵长蘅〈夜游孤山记〉:「林逋一布衣,垂六百馀年,遗迹顾今尚存,何邪?」
《漢語大詞典》:遗迹谈虚(遺迹談虚)
谓舍弃根据而空谈玄虚。 宋 程大昌 《〈演繁露〉序》:“然有 退之 ( 韩愈 )之学则可,无 退之 之学而遗迹谈虚,恐援据所及,金根金银或相贸易,并可赧矣。”
《国语辞典》:流风遗迹(流风遗迹)  拼音:liú fēng yí jī
前代流传下来的风尚旧迹。宋。苏辙〈黄州快哉亭记〉:「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也作「流风遗躅」。
《国语辞典》:城子崖遗迹(城子崖遗迹)  拼音:chéng zǐ yá yí jī
位于大陆地区山东省历城县龙山镇的新石器时代遗址。民国十七年发现,陆续出土不少陶器、石器、玉器,以黑陶最为著名。是中国最早发现的龙山文化遗址。
《国语辞典》:费优姆遗迹(费优姆遗迹)  拼音:fèi yōu mǔ yí jī
从旧石器时代到普特列迈奥斯时代的文化遗迹,位在埃及开罗南方约九十公里的地方,多分布在与尼罗河连接的庇鲁克特。喀伦湖为中心的低地区。出土的肖像非常著名,这些肖像画是在木板上,以淡彩画、蜡画方法所绘制,作为陪葬用的假面具。被放置在木乃伊的面部及旁边。其中被认为最重要的遗迹是属于新石器时代的器物。渐新世的化石保存非洲动植物的进化情形。
《分类字锦》:墨池遗迹(墨池遗迹)
见金庭注
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