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378
词典
20
分类词汇
350
佛典
7
其它
1
共350,分24页显示
上一页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14
15
16
17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微理
识体
远理
寻微
开窍
索微
机理
正术
理意
揆理
赞序
医理
禅源
信数
适理
《漢語大詞典》:
微理
微妙的道理。 晋
葛洪
《
抱朴子·行品
》
:“覿微理於难觉,料倚伏於将来者,明人也。”
分類:
微妙
道理
《漢語大詞典》:
识体(識體)
识知体要;懂得道理。
《
儿女英雄传
》
第十二回:“若听那个女孩子的那番仗义,这个女孩儿的这番识体,都叫人可感可疼。”
分類:
识知
体要
懂得
得道
道理
《漢語大詞典》:
远理(遠理)
深远的道理。
《
宋书·颜延之传
》
:“虽曰恒人,情不能素尽,故当以远理胜之,么算除之,岂可不务自弃,而取陷庸品乎。” 南朝 梁
任昉
《吊刘文范文》
:“正復希向远理,长想千载,然其人自高。”
分類:
深远
道理
《漢語大詞典》:
寻微(尋微)
探究微细的迹象或玄妙的道理。 晋
葛洪
《
抱朴子·嘉遯
》
:“昔 箕子 睹象箸而流泣, 尼父 闻偶葬而永叹,盖寻微以知著,原始以见终。” 南朝 宋 刘义庆
《
世说新语·赏誉
》
:“ 王长史 叹 林公 寻微之功,不减 辅嗣 。”
分類:
探究
微细
迹象
玄妙
道理
《國語辭典》:
开窍(開竅)
拼音:
kāi qiào
人受到开导启发,终于领悟或变得聪明有见识。如:「不管别人怎样说好说歹,这小子就是不开窍。」
分類:
开窍
中医
方言
儿童
懂得
男女
道理
开通
开眼
通人
人体
见识
嘲讽
孔窍
情爱
思想
讽意
《漢語大詞典》:
索微
研求深奥玄妙的道理。
《三国志·蜀志·郤正传》
:“是以达人研道,探賾索微,观天运之符表,考人事之盛衰。”
分類:
研求
深奥
玄妙
道理
《漢語大詞典》:
机理(機理)
(1).事物变化的道理。 三国 魏
刘劭
《
人物志·材理
》
:“指机理,则颖灼而彻尽;涉大道,则径露而单持。” 晋
葛洪
《
抱朴子·广譬
》
:“聪者料兴亡於遗音之絶响,明者覿机理於玄微之未形。”
(2).犹识鉴。
《
三国志·吴志·王蕃楼玄等传论
》
:“ 贺邵 厉志高洁,机理清要。”
分類:
物变
识鉴
道理
《漢語大詞典》:
正术(正術)
(1).正确的道理、法则。
汉元帝
《敕东平王傅相诏》
:“自今以来,非‘五经’之正术,敢以游猎非礼道王者,輒以名闻。”
《淮南子·修务训》
:“私志不得入公道,耆欲不得枉正术。”
(2).正当的法术。
《
资治通鉴·唐高祖武德九年
》
:“詔:‘民间不得妄立妖祠。自非卜筮正术,其餘杂占,悉从禁絶。’”
分類:
正当
正确
道理
法术
法则
《漢語大詞典》:
理意
(1).理论、见解。 晋
干宝
《
搜神记
》
卷十六:“ 吴兴 施续 为 寻阳 督,能言论。有门生亦有理意,常秉无鬼论。”
(2).道理和含义。 宋
罗大经
《
鹤林玉露
》
卷六:“ 汉 高祖 谓 项羽 曰:‘吾翁即若翁。’此语理意甚长。” 宋
罗大经
《
鹤林玉露
》
卷十六:“余谓文章要在理意深长,辞语明粹,足以传世觉后。”
分類:
理意
道理
理论
含义
见解
《漢語大詞典》:
揆理
衡量道理。 明
无名氏
《四贤记·赴选》
:“妈妈,我虽乡丈厚情,揆理似难从命。”
分類:
衡量
道理
《漢語大詞典》:
赞序(贊序)
(1).指史书作者为传主所作的赞语和为各“志”所写的引言。多附于传文之末。
《
梁书·武帝纪下
》
:“又造
《通史》
,躬製赞序,凡六百卷。”
(2).论述治国道理的一类文章。 宋
范仲淹
《〈赋林衡鉴〉序》
:“别析二十门,以分其体势。叙昔人之事者,谓之叙事;颂圣人之德者,谓之颂德;书圣贤之勋者,谓之纪功;陈邦国之体者,谓之赞序。”
分類:
论述
史书
治国
作者
道理
文章
赞语
《國語辭典》:
医理(醫理)
拼音:
yī lǐ
医治疾病的学理,泛指医学上的各种理论知识。元。吴澄〈抚州重修三皇庙记〉:「《本草》之辨药性,《内经》之究医理,今世所传虽不无托附,而大率必尊归于圣人。」明。杨士奇〈赠周用珍诗序〉:「其言依于礼,其才盖适于用,尤善说医理,娓娓有造诣。」
分類:
医学
学道
道理
理论
《漢語大詞典》:
禅源(禪源)
禅门的根本道理。 唐
宗密
《〈禅源诸诠集〉都序》
:“
《禪源诸詮集》
者,写録诸家所述詮表禪门根源道理,文字句偈,集为一藏,以貽后代,故都题此名也。禪是 天竺 之语,具云禪那, 中华 翻为思维修,亦名静虑,皆定慧之通称也。源者,是一切众生本觉真性,亦名佛性,亦名心地。悟之名慧,修之名定。定慧通称为禪那。此性是禪之本源,故云禪源。”
分類:
禅门
根本
本道
道理
《漢語大詞典》:
信数(信數)
必然的道理。
《
韩非子·观行
》
:“天下有信数三:一曰智有所不能立,二曰力有所不能举,三曰彊有所不能胜。”
分類:
必然
道理
《漢語大詞典》:
适理(適理)
犹言适合道理。 北齐
刘昼
《
新论·适才
》
:“商歌之雅,而鷄鸣之鄙,虽美恶有殊,至於适理排难,其揆一也。”一本作“ 适道 ”。
分類:
适合
合道
道理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