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切磋琢磨  拼音:qiē cuō zhuó mó
切、磋、琢、磨为对玉石象牙等加工的各种方法。语本《诗经。卫风。淇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汉。毛亨。传:「治骨曰切,象曰磋,玉曰琢,石曰磨。」后比喻互相研究讨论,以求精进。唐。元稹戒励风俗德音〉:「士庶人无切磋琢磨之益,多销铄浸润之谗。」
《國語辭典》:逆道乱常(逆道亂常)  拼音:nì dào luàn cháng
常,人情之常。逆道乱常是违反道德伦常。唐。李公佐《谢小娥传》:「如小娥,足以儆天下逆道乱常之心,足以观天下贞夫孝妇之节。」
《漢語大詞典》:品谊(品誼)
品性道德。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薛慰娘:“此生品谊可託,待汝三兄至,为汝主婚。” 清 昭梿 啸亭杂录·刘文清:“﹝ 文清 ﹞名播海内,妇人女子无不服其品谊,至以 包孝肃 比之。” 清 陈康祺 郎潜纪闻卷三:“翰林官朝夕讲习文章,树立品谊,犹不足以补报万一。”
分類:品性道德
《國語辭典》:抛头露面(拋頭露面)  拼音:pāo tóu lù miàn
1.旧时妇女不轻易出门,因此若外出见到生人则称为「抛头露面」。《金瓶梅》第六九回:「几次欲待要往公门诉状,争奈妾身未曾出闺门,诚恐抛头露面,有失先夫名节。」《荡寇志》第二回:「至于小女素日亦不抛头露面,今日因她的母亲阴寿,故到玉仙观里进香,不意弄出这等事来。」也作「露面抛头」。
2.泛指人轻易出现公众场所,多含贬义。如:「只知道整天抛头露面,抢出锋头的人,不受欢迎。」也作「露面抛头」。
《國語辭典》:世道人心  拼音:shì dào rén xīn
社会的风气、教化及人心的趋向。《明史。卷二八二。儒林传。序》:「所关于世道人心者甚钜,是以载籍虽繁,莫可废也。」
《國語辭典》:社会意识(社會意識)  拼音:shè huì yì shì
社会中个人所共享的情感认同与感知结构。社会意识的形成与政治经济结构与个人社会位置有关,社会意识也同时影响了群体关系与社会变迁。参见「阶级意识」、「社区意识」条。
《漢語大詞典》:圣帝明王(聖帝明王)
本指上古道德智能卓越的君主。后泛称历代英明的帝王。 汉 刘歆 《移书让太常博士》:“ 汉 兴,去圣帝明王遐远, 仲尼 之道又絶,法度无所因袭。” 晋 刘琨 《劝进表》:“圣帝明王鉴其若此,知天地不可以乏饗,故屈其身以奉之;知黎元不可以无主,故不得已而临之。” 唐 陆贽 《贞元九年冬至大礼大赦制》:“自古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各令所在长吏以礼致祭。”
《國語辭典》:顺德者昌,逆德者亡(順德者昌,逆德者亡)  拼音:shùn dé zhě chāng,nì dé zhě wáng
顺从道德的必然昌盛,违逆道德的必趋灭亡。《汉书。卷一。高帝纪上》:「臣闻『顺德者昌,逆德者亡』,『兵出无名,事故不成』。」明。朱鼎《玉镜记》第一四出:「顺德者昌,逆德者亡,欲一天下,当顺民心。」也作「顺道者昌,逆德者亡」。
《國語辭典》:伤天害理(傷天害理)  拼音:shāng tiān hài lǐ
行为违背天理,泯灭人性。《老残游记》第六回:「只为过于要做官,且急于做大官,所以伤天害理的做到这样!」《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二回:「这个人也太伤天害理了!怎么拿他老子的尸首暴露一番,来做这个勾当?」
《國語辭典》:杀身成仁(殺身成仁)  拼音:shā shēn chéng rén
语本《论语。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指为正义而牺牲生命。《东周列国志》第一○一回:「然大丈夫杀身成仁,视死如归,功在当时,名垂后世,何不可愿之有哉?」也作「杀身成义」。
《國語辭典》:丧天害理(喪天害理)  拼音:sāng tiān hài lǐ
形容做事凶狠残暴,违背天理良心。如:「他虽做了不少丧天害理的事,但在临死前终于能澈底悔悟,因此还可算是良心未泯。」
《漢語大詞典》:孔子学说
孔子的和他的弟子的学说,其特点是强调对孝、仁、义、礼、智、信等基本道德的实践和修养,该学说在历史上已成为中国大部分伦理、教育、政治以及宗教的基础——亦称“儒家学说”(儒教)
《漢語大詞典》:孔家店
指 孔子 学说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发展中形成的精神、道德、文化体系。1919年的“五四”运动首次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胡适 《〈吴虞文录〉序》:“我给各位 中国 少年介绍这位‘ 四川省 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 吴又陵 先生!” 张天翼 《畸人手记·别扭》:“他说他们的教员从前是所谓要打倒孔家老店的战士,现在可叫他们的后辈到《大学》《中庸》里面去找真理。” 郭沫若 《当前诗歌中的主要问题》:“毫无疑问,我们应该肯定‘五四’运动的精神,要民主,要科学,在政治上表现出了反帝反封建,在文化上表现出了破除旧形式,打倒孔家店。”
《國語辭典》:进德修业(進德修業)  拼音:jìn dé xiū yè
增进品德,修习学业。「修」文献异文作「脩」。《易经。乾卦。九三》:「君子进德脩业,忠信所以进德也。」《清史稿。卷二九四。李卫传》:「丈夫立身行己,此等小节不能操持,尚何进德修业之可期?」
《漢語大詞典》:进德脩业(進德脩業)
谓增进道德与建立功业。《易·乾》:“君子进德脩业。” 孔颖达 疏:“德谓德行,业谓功业。九三所以终日乾乾者,欲进益道德,脩营功业,故终日乾乾匪懈也。” 晋 张华 《励志诗》:“进德脩业,暉光日新。” 宋 秦观 《君子终日乾乾论》:“故凡乘势以应变,因时以立功,虽一听於自然,而进德脩业,未始不以自彊不息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