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道士  拼音:dào shì
1.信奉道教的人。也称为「道流」。
2.方士、仙人。晋。郭璞〈游仙诗〉七首之二:「青溪千仞馀,中有一道士。」宋。苏轼后赤壁赋〉:「梦一道士,羽衣蹁跹,过临皋。」
3.泛称有道之士。汉。董仲舒《春秋繁露。循天之道》:「古之道士有言曰:『将欲无陵,固守一德。』」
《漢語大詞典》:道士鹅(道士鵝)
《晋书·王羲之传》载: 山阴 道士养好鹅, 羲之 因求市之。道士云,为写《道德经》,当举群相赠。 羲之 欣然写毕,笼鹅而归。后因以为典实。 唐 孟浩然 《寻梅道士》诗:“ 彭泽 先生柳, 山阴 道士鹅。” 宋 黄庭坚 《自咸平至太康鞍马间得十小诗寄怀晏叔原》:“诗入 鸡林寺 ,书邀道士鹅。” 清 朱彝尊 《万岁通天帖歌赠王舍人》:“试将射的仙人鹤,笼作 山阴 道士鹅。”
分類:山阴道士
《國語辭典》:曲道士(麴道士)  拼音:qú dào shì
酒。宋。陆游 初夏幽居诗四首之二:「瓶竭重招曲道士,床空新聘竹夫人。」
《漢語大詞典》:卫道士(衛道士)
指卫护封建道统的人。 巴金 《观察人》:“是不是有人读了《家》就表示要做封建家庭的卫道士?” 黄毓璜 《关于艺术细节》:“这散发着尸臭的古人大殓的时候塞在屁股眼里的‘屁塞’,既是这伙封建卫道士的身份证,也是他们迫害 爱姑 所凭借的思想武器的形象化。”
《国语辞典》:茅山道士  拼音:máo shān dào shì
相传汉景帝时茅盈及其弟固、衷三人隐于江苏省句容县东南的茅山,后得道。南朝梁陶弘景亦隐居于此,开道教茅山派。入唐后茅山道派为道教主流,凡茅山道士颇受贵族、名流尊重。至明、清茅山道士遂成为道士的泛称。
《國語辭典》:火居道士  拼音:huǒ jū dào shì
有家室的道士。《西游记》第一九回:「世间只有个火居道士,那里有个火居的和尚?」
分類:妻室道士
《分类字锦》:巴东道士(巴东道士)
幽明录巴东有道士事道精进入屋烧香忽有风雨至家人见一白鹭从屋中飞出雨住遂失道士所在
分类:鸥鹭
《漢語大詞典》:道士坠驴(道士墜驢)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载: 五代 末隐士 陈抟 ,乘骡去 汴州 ,途中听到 赵匡胤 登极作皇帝的消息,大笑坠骡说:“天下从此定矣。”遂入 华山 为道士。后因以“道士坠驴”为乱世结束,天下趋于太平的典故。 清 丘逢甲 《四迭秋怀韵》之八:“道士坠驴天下定, 香孩 夹马 圣人生。”
《分类字锦》:道士乘仙(道士乘仙)
李峤 鹿诗 道士乘仙日,先生折角时。方怀丈夫志,抗首别心期。
分类:麋鹿
《漢語大詞典》:青莲道士(青蓮道士)
指佛教僧侣。佛教初传入,呼僧为道士。 唐 鲍溶 《长安旅客怀旧山》诗:“青莲道士长堪羡,身外无名至老閒。”参见“ 青莲 ”。
《國語辭典》:青莲(青蓮)  拼音:qīng lián
一种睡莲。叶子宽而长,青白分明。印度人认为具有伟人眼睛的特徵,所以用来形容佛的眼睛。《维摩诘所说经。卷上》:「目净脩广如青莲,心净已度诸禅定。」
《漢語大詞典》:青牛道士
汉 方士 封君达 的别号。后汉书·方术传下·封君达“ 君达 号‘青牛师’” 李贤 注引汉武帝内传:“ 封君达 , 陇西 人。初服黄连五十餘年,入 鸟举山 ,服水银百餘年,还乡里,如二十者。常乘青牛,故号‘青牛道士’。” 北周 庾信 《谢明皇帝赐丝布等启》:“是知 青牛道士 ,更延将尽之命; 白鹿真人 ,能生已枯之骨。” 唐 裴铏 《传奇·封陟》:“我所以恳恳者,为是 青牛道士 之苗裔。况此时一失,又须旷居六百年,不是细事。”
分類:方士封君
《漢語大詞典》:麻衣道士
见“ 麻衣道者 ”。
《漢語大詞典》:麻衣道者
宋 时善相术者。 宋 邵伯温 《闻见前录》卷七:“ 钱若水 为举子时,见 陈希夷 於 华山 …… 希夷 初谓 若水 有仙风道骨,意未决,命老僧者观之。僧云‘做不得’,故不復留。然急流中勇退,去神仙不远矣。老僧者, 麻衣道者 也, 希夷 素所尊礼云。”事又见 宋 文莹 《湘山野录》卷下。亦称“ 麻衣道士 ”、“ 麻衣道人 ”。 明 何景明 《胡生行》:“ 希夷 不识 钱若水 , 麻衣道士 应当知。” 清 赵翼 《赠相士彭铁嘴》诗:“自后 唐举 及 吕公 ,下至 麻衣道人 、 柳庄翁 ,一十七家术愈工。”
《高级汉语词典》:庙视道士
庙中管香火的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