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有勇知方
有勇气且知道义。语本论语·先进:“ 子路 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 由 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 何晏 集解:“方,义方。”《四游记·锺离将兵伐寇》:“圣天子以大将嘱我,统尔三军,凡三军之士,各宜有勇知方,不负上意。”
《國語辭典》:谊不容辞(誼不容辭)  拼音:yì bù róng cí
在道义上不能推辞。《官话指南。卷四。官话问答》:「我们这位朋友,选授此缺,执意邀兄弟同来,谊不容辞,所以就一同来了。」
《國語辭典》:义不容辞(義不容辭)  拼音:yì bù róng cí
道义上不容许推却。《三国演义》第五八回:「子敬有恩于玄德,其言必从;且玄德既为东吴之婿,亦义不容辞。」《醒世姻缘传》第八九回:「明知理亏,但只是义不容辞,怎忍坐视?」
《漢語大詞典》:重财轻义(重財輕義)
谓看重财利而轻视道义。 唐 韩愈 《论捕贼行赏表》:“百姓小人,重财轻义,不能深达事体。”
《国语辞典》:违恩负义(违恩负义)  拼音:wéi ēn fù yì
辜负他人的恩德,做出违背道义的事。如:「他这个丧心病狂,违恩负义的人,一定会遭到天谴。」
《国语辞典》:贪生害义(贪生害义)  拼音:tān shēng hài yì
贪恋生存,危害道义。明。王世贞《鸣凤记》第一四出:「贪生害义,即非烈丈夫;杀生成仁,才是奇男子。」
《国语辞典》:贪生舍义(贪生舍义)  拼音:tān shēng shě yì
贪恋生存,不顾道义。《野叟曝言》第六四回:「临难苟免,贪生舍义,在国为乱臣,即在家为逆子,此知孝而不知忠之弊也!」
《国语辞典》:求生害义(求生害义)  拼音:qiú shēng hài yì
为保全性命而损害道义。《晋书。卷五。孝悯帝纪》:「故其民有见危以授命,而不求生以害义,又况可奋臂大呼,聚之以干纪作乱乎?」
《国语辞典》:弃义背理(弃义背理)  拼音:qì yì bèi lǐ
不顾道义,违背伦理。《汉书。卷五一。枚乘传》:「积德累行,不知其善,有时而用;弃义背理,不知其恶,有时而亡。」
《国语辞典》:割恩断义(割恩断义)  拼音:gē ēn duàn yì
舍弃恩德,断绝道义。《三国演义》第二六回:「自桃园缔盟,誓以同死;今何中道相违,割恩断义?」
《国语辞典》:立身行道  拼音:lì shēn xíng dào
修养自身,奉行道义。《孝经。开宗明义章》:「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明。无名氏《宝光殿。楔子》:「教子立身行道。」
《国语辞典》:江湖道义(江湖道义)  拼音:jiāng hú dào yì
旧时武林或黑社会中的道义。如:「武侠小说中的男主角,往往是维护江湖道义的侠客。」
《国语辞典》:江湖义气(江湖义气)  拼音:jiāng hú yì qì
江湖中的道义正气。
《国语辞典》:忠义双全(忠义双全)  拼音:zhōng yì shuāng quán
能同时兼顾为国尽忠和实践道义两件事。如:「忠义双全的爱国之士,如今已不多见了。」
《国语辞典》:不光棍  拼音:bù guāng gùn
不讲道义。如:「这是我们的地盘,你们就这样进来搅和,这种做法太不光棍了吧!」
分类:讲道道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