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旋属(旋屬)
不久遇到。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上自朝列,下达蒸黎,日夕族党聚谋,咸忧必有变故,旋属 涇原 叛卒,果如众庶所虞。”
分類:不久遇到
《漢語大詞典》:喘月
(1).指 吴 牛望月而喘。 唐 李峤 《牛》诗:“在 吴 频喘月,奔梦屡惊风。”
(2).比喻遇到类似的事物因疑心而胆怯、害怕。 宋 黄庭坚 《次韵徐文将至国门见寄》之一:“便欲扫牀悬麈尾,正愁喘月似灯光。”详“ 喘月吴牛 ”。
《漢語大詞典》:喘月吴牛
相传 吴 地之牛畏热,见月亦疑为日,喘息不已。见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后因以为典实。亦比喻因受某事物之苦而畏惧其类似者。 唐 谭用之 《寄王侍御》诗:“喘月 吴 牛知夜至,嘶风胡马识秋来。” 宋 辛弃疾 《雨中花慢·子似见和再用韵为别》词:“心似伤弓塞雁,身如喘月 吴 牛。” 柳亚子 《读郭沫若〈甲申三百年祭〉》诗:“吠 尧 桀 犬浑多事,喘月 吴 牛苦问天。”亦省作“ 喘牛 ”。 宋 王禹偁 《寄献仆射相公》之二:“引马但传三刻漏,喘牛休问四时春。”参见“ 吴牛喘月 ”。
分類:喘息不已
《國語辭典》:遭劫  拼音:zāo jié
遭遇劫难。《红楼梦》第四九回:「今日芦雪庵遭劫,生生被云丫头作践了。」
分類:遇到灾难
《國語辭典》:罢了(罷了)  拼音:bà le
1.仅此而已。如:「这不过是停电罢了,不要紧张!」、「只是个门房罢了,就如此嚣张!」
2.算了。表示暂时停止或不勉强、坚持的意思。《红楼梦》第四二回:「如今写个方子在这里,若老人家爱吃呢,便按方煎一剂吃;若懒待吃,也就罢了。」
3.表示失望、忿恨的感叹词。《红楼梦》第二九回:「我白认得了你,罢了!罢了!」
《國語辭典》:见到(見到)  拼音:jiàn dào
目击或看到。如:「我既然见到了,就不能不说。」、「你能见到隐藏的危机吗?」
《国语辞典》:受困  拼音:shòu kùn
遇到困难。如:「山洪暴发,溪流钓客受困,等待救援。」晋。陆机〈吊魏武帝文〉:「夫以回天倒日之力,而不能振形骸之内;济世夷难之智,而受困魏阙之下。」
《國語辭典》:散利  拼音:sàn lì
荒年时政府借谷子给人民,秋收后归还。《周礼。地官。大司徒》郑玄注引郑司农曰:「散利,贷种食也。」唐。贾公彦。疏:「丰时敛之,凶时散之,其民无者,从公贷之,或为种子,或为食用,至秋熟还公,据公家为散,据民往取为贷,故云散利。」《福惠全书。卷二七。荒政部。除盗》:「故周礼除盗贼而必先之散利,其亦有鉴于斯矣。」
《國語辭典》:触机(觸機)  拼音:chù jī
1.触动灵机。如:「我纯粹是触机而言,事先并没准备。」
2.碰到机关。如:「触机落阱」。
《國語辭典》:面临(面臨)  拼音:miàn lín
遇到、碰到。如:「不管你面临的问题有多艰难,你必须要意志坚强的去设法解决。」
《漢語大詞典》:遘时(遘時)
遇到好时机。《楚辞·严忌〈哀时命〉》:“哀时命之不及古人兮,夫何予生之不遘时。” 王逸 注:“遘,遇也。”
分類:遇到时机
《漢語大詞典》:请谳(請讞)
古代下级官吏遇到疑难案件不能决断,请求上级机关审核定案,称为“请讞”。 汉 王充 论衡·定贤:“事之难者莫过於狱,狱疑则有请讞。”隋书·刑法志序:“每以季秋之后,诸所请讞,帝常幸 宣室 ,斋而决事,明察平恕,号为宽简。”
《國語辭典》:遇便  拼音:yù biàn
碰到机会。如:「遇便请代为问候。」
《漢語大詞典》:适遘(適遘)
恰好遇到。 康有为 《大同书》甲部第二章:“适遘山水之涌,遂没於是。”
分類:恰好遇到
《漢語大詞典》:不相得
(1).不投合;不融洽。易·革:“二女同居,其志不相得,曰革。” 汉 王充 论衡·死伪:“ 郑伯有 贪愎而多欲, 子晳 好在人上,二子不相得。”后汉书·西域传·车师:“ 永兴 元年, 车师 后部王 阿罗多 与戊部侯 严皓 不相得,遂忿戾反畔。”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忿情:“ 谢无奕 性粗强,以事不相得,自往数 王蓝田 ,肆言极駡。”
(2).彼此没有遇到。汉书·高帝纪上:“过 沛 ,使人求室家,室家亦已亡,不相得。”
《國語辭典》:顺利(順利)  拼音:shùn lì
1.便利。《红楼梦》第四八回:「就是东西贵贱行情,他是知道的,自然色色问他,何等顺利。」
2.事情未遭阻难而完成。《儒林外史》第一七回:「却又不可因后来日子略过的顺利些,就添出一肚子里的势利见识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