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244,分150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通街
通率
通约
通姻
火通
宽通
连通
达通
通令
通连
通呈
通便
通究
通智
通状
《漢語大詞典》:通街
犹通衢。 南朝 齐 王融 《长歌引》:“翠柳阴通街,朱闕临高城。”
分類:通衢
《漢語大詞典》:通率
旷达坦率。晋书·孙绰传:“ 绰 性通率,好讥调。”宋书·范泰传:“ 泰 好酒,不拘小节,通率任心。”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佻达·郑鲜之》:“ 宋 郑鲜之 为人通率。”
(1).通常的比例。周礼·地官·小司徒“乃经土地,而井牧其田野” 汉 郑玄 注:“隰皋之地,九夫为牧,二牧而当一井。今造都鄙授民田,有不易,有一易,有再易,通率二而当一,是之谓井牧。”
(2).指通常的标准。 汉 王符 潜夫论·相列:“巧匠因象,各有所授,曲者宜为轮,直者宜为舆,檀宜作辐,榆宜作轂,此正法通率也。”
(3).谓按照自然数顺序增加。 元 李冶 敬斋古今黈卷一:“盖数有通率,有进率、退率,不可一概而论。自一、二、三、四而至十,此数之通率也。”
《漢語大詞典》:通约(通約)
总括。墨子·经上:“君臣萌,通约也。” 孙诒让 间诂:“谓尊卑上下,等差不一,通而约之,不过此三名。”
分類:总括
《漢語大詞典》:通姻
犹通婚。魏书·奚康生传:“ 叉 ( 元叉 )以其通姻,深相委託。”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献二·张待问:“县有 卢伯达 者,与 曹侍中 利用 通姻,復凭世廕,大为邑患。”
分類:通婚
《骈字类编》:火通
颜延之飨神歌田烛置爟火通
《漢語大詞典》:宽通(寬通)
渊博通达。 宋 王安石 《上徐兵部书》:“恭惟执事,宽通精明,暴著有年,宜留本朝,辅助风教。”
《漢語大詞典》:连通(連通)
(1).犹通连。 唐 张籍 《沉千运旧居》诗:“土木被丘墟,谿路不连通。” 明 瞿式耜 《丙戌清和游昭州珍珠岩追纪二十六韵》:“洞中有洞路连通,探幽岂惮穷昏黑。” 鲁迅 《彷徨·孤独者》:“两间连通的客厅,并无什么陈设。”
(2).十纪之一。 宋 路泌 路史·前纪二·叙十纪:“连通五,是谓六姓纪,乘蜚麟以理。”参见“ 十纪 ”。
《漢語大詞典》:十纪(十紀)
(1).古代传说,自天地开辟,人皇以来,至 春秋 鲁哀公 十四年,共二百七十六万年,分为十纪:九头、五龙、摄提、合雒、连通、序命、循蜚、因提、禅通、疏讫。见广雅·释天。 司马贞 补史记·三皇本纪《春秋纬》,谓十纪为三百二十七万六千年,“循蜚”作“脩飞”、“因提”作“回提”、“疏讫”作“流讫”,其余名目相同。
(2).十代,十世。汉书·叙传上:“皇十纪而鸿渐兮,有羽仪於上京。” 颜师古 注引 应劭 曰:“十纪, 汉 十世也。”
(3).指一百二十年。文选·潘岳〈西征赋〉:“图万载而不倾,奄摧落於十纪。” 李善 注引 孔安国 尚书传:“十二年曰纪。”
《漢語大詞典》:达通(達通)
(1).谓仕途顺利。 唐 韩愈 《祭窦司业文》:“官不满能,亦云达通。”
(2).通晓;融会贯通。 明 顾起纶 国雅品·士品四:“公七岁诵书,该博典籍,达通今古,虚怀高朗。” 清 徐士銮 《宋艳·耿直》:“果有决断,达通事理。”
《國語辭典》:通令  拼音:tōng lìng
1.传达命令。《周礼。天官。内竖》:「内竖,掌内外之通令。」
2.上级机关对下级机关的共同训令。如:「最近行政院通令修正票据法施行细则。」
《國語辭典》:通连(通連)  拼音:tōng lián
相通接连。如:「火车车厢总是通连在一起。」
《漢語大詞典》:通呈
(1).通报呈递。 宋 范仲淹 《与韩魏公书》:“近復手啟,言 蒋偕 事,必已通呈。”《醉醒石》第十回:“ 陈箎 买了捕人捕官,竟卸在龟子身上,通呈上司。”
(2).掌管宾客往来联络事务的人。南史·夷貊传上·天竺迦毗犁国:“ 琳 著高屐,披貂裘,置通呈书佐,权侔宰辅。”资治通鉴·宋文帝元嘉三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通呈,典謁之职。”
《漢語大詞典》:通便
(1).交通便利;交往方便。南史·蔡廓传:“ 顗 在 襄 沔 ,地胜兵强,去 江 陵 咫尺,水陆通便。” 宋 岳飞 《申省条画行事件札子》:“伏望详酌,将上件两县依旧隶属本州,所贵军民通便。”《元典章·吏部五·捕盗官给由例》:“选官究治,庶使道路通便。”
(2).使大便通畅。 钱锺书 《围城》三:“ 慎明 从外套和裤子袋里掏出一大堆瓶儿盒儿……通便、发汗、止痛的药片、药丸、药膏全有。”
《漢語大詞典》:通究
(1).全面、透彻地钻研。宋史·张宗诲传:“少喜学兵法,阴阳、象纬之书无不通究。”
(2).普遍追查。元史·刑法志二:“收不如法腐败者,按治官通究。”
《漢語大詞典》:通智
学识渊博而明智的人。文子·明微:“通智得而不劳,其次劳而不病,其下病而益劳。”
《漢語大詞典》:通状(通狀)
旧时下级呈送上级的一种公文。《京本通俗小说·冯玉梅团圆》:“乃打通状到礼部,復姓不復名,改名不改姓。” 明 冯梦龙 《智囊补·明智·徐旻》:“凡通状到日,即给帖,银完次日,即给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