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609,分41页显示 上一页 15 16 17 18 19 21 22 23 24 下一页
释守慧( 陈 冲真密印通慧 )
杨通(字 贯之 )
林灵素(字 通叟 通真达灵先生 灵蘁、灵素 )
释道旻(别称 圆通旻 道旻 圆机、妙空之塔 世称 云古佛 )
何去非(字 正通 )
宇文虚中(字 叔通 号 国师、龙溪老人 肃悯 黄中 )
陈通
释法道( 宝觉圆通法济大师、宝觉大师、宝觉 名 永道 毛 法道 )
何铸(字 伯寿 通惠、恭敏 )
宋彦通
张通古(字 乐之 曹王 )
韩世忠(字 良臣 号 清凉居士 蕲王、英国公、福国公、咸安郡王、通义郡王 忠武 扬武翊运功臣 )
释景深(别称 智通深、太阳再世 景深 王 号 大死翁 )
冯康国(字 元通 名 轓 康国 )
其它辞典(续上)
赵通释守慧( 陈 冲真密印通慧 )
杨通(字 贯之 )
林灵素(字 通叟 通真达灵先生 灵蘁、灵素 )
释道旻(别称 圆通旻 道旻 圆机、妙空之塔 世称 云古佛 )
何去非(字 正通 )
宇文虚中(字 叔通 号 国师、龙溪老人 肃悯 黄中 )
陈通
释法道( 宝觉圆通法济大师、宝觉大师、宝觉 名 永道 毛 法道 )
何铸(字 伯寿 通惠、恭敏 )
宋彦通
张通古(字 乐之 曹王 )
韩世忠(字 良臣 号 清凉居士 蕲王、英国公、福国公、咸安郡王、通义郡王 忠武 扬武翊运功臣 )
释景深(别称 智通深、太阳再世 景深 王 号 大死翁 )
冯康国(字 元通 名 轓 康国 )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开封人。徽宗大观初,以发运司勾当公事为梓州路转运判官,升转运使。政和五年晏州彝人起事,遹破之,拓地环二千里,建城砦,经田亩,募人耕种,且习战守,号“胜兵”。除熙河兰湟经略安抚使。入对,赐上舍出身,拜兵部尚书。六年,出知成德军。金人入侵,召赴阙,寻卒。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温州人,字通叟。少学佛,后去为道士。徽宗访方士,被召见,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假天书、云篆,欺世惑众。徒众达二万人,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欲尽废佛教。后加号玄妙先生。在京四年,恣横不悛。后贬为太虚大夫,斥归故里。全宋诗
林灵素(一○七五~一一一九),字通叟,温州(今属浙江)人。为道士,善妖幻,以方术得幸徽宗,赐号通真达灵先生,加号元妙先生、金门羽客。惑众僭妄,众皆怨之。在京四年,恣横不悛,斥还故里。宣和元年卒,年四十五(《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五三)。《宋史》卷四六二有传。今录诗五首。全宋文·卷二九一八
林灵素(一○七五——一一一九),原名灵蘁,字通叟,永嘉(今浙江永嘉)人。道士。政和六年以荐对徽宗,赐名灵素,赐号通真达灵先生,修正道书。以方术得幸,加赐金门羽客通真达灵元妙先生、冲和殿侍宸。宣和元年斥还温州,未几卒,年四十五,以侍从礼葬。靖康元年敕封通真达灵真人。在京四年,立道学,置郎、大夫十等,废释氏,都人称「道家两府」。见《宋史》卷四六二本传,《历世真仙体道通鉴》卷五三。
人物简介
大明高僧传·卷第七 习禅篇第三之三
释道旻赐号圆机。世人称云古佛。兴化蔡氏子也。母梦吞摩尼珠遂妊。生五岁不履不言。一日母抱游西明寺。见佛像遽趣合掌作礼称南无佛。见者大异之。稍壮宦学大梁。弃依景德寺德祥出家得度。遍扣禅林皆得染指。后亲沩山哲禅师无所入。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潭不为印可。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不契。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会么。旻拟对。潭便打。有顷复拈草示之曰。是甚么。亦拟对。潭便喝。机旋于是顿悟玄旨。便作拈花势曰。这回瞒旻上座不得也。潭曰。便道。旻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即礼三拜。潭首肯印之。后开法于灌溪。迁圆通以符道济之记也。学者如川赴海。朝廷闻其道。宰臣会请锡以命服。赐圆机之号而尊宠之。于是遐迩钦化。少长咸被其法泽。未详厥终。僧宝正续传·卷第一
禅师名道旻。兴化仙游蔡氏子。其母梦吞摩尼珠。已而孕。生五岁。足不能履。口不能言。母抱游西明寺。见佛像。遽履地合掌。称南无佛。因作礼。人大异之。及官学大梁。忽厌尘俗。去依景德寺得祥律师。以诵经得度具戒。遍参宗匠。从真如哲公最久。晚闻泐潭乾禅师道望。往依焉。一见知其在大沩众称旻古佛者。深器之。师以力参。所得举以似乾。乾未之许。一夕侍立次。乾举世尊拈花因缘令下语。益不契。繇是尽弃其所闻。久之随经行次。乾以拄杖加肩。长嘘云。会么。师拟对。乾即打之。有顷拈一枝草示云。是什么。师拟对。又喝之。师豁然悟。即作拈花势云。此去更不疑老汉舌头也。乾挽住云。更道更道。师云。南山起云。北山下雨。鼻孔解语无讨处。即礼拜。乾可之。他日谓曰。庐山胜绝。汝缘熟在彼。遂辞焉。建中靖国元年。出世江夏之灌溪。迁庐山圆通。初道济禅师创革圆通。临终嘱曰。吾塔以青石为之。他日塔红。即吾再来。及师至之夕。塔为之红。遐迩惊叹。知师盖道济后身也。由是宗风鼎盛。衲子云奔辐凑。师孤节苦行。终其身。僧问。如何是佛法向上事。师曰。劈箭溪头水倒流。进云。藏头露影时如何。师便打。进云。谢师答话。师云。瞎问十二时中如何履践。师云。风不来。树不动。僧于言下有省。政和初。蔡太师京。奏赐椹服圆机师名。范左丞致虚初自内翰。出师豫章。过圆通。语次叹曰。行老矣。堕在金紫囊中去。此事稍远。师亟呼内翰。翰应诺。师曰。也不远。翰云。好更望指示。师曰。此去豫章有四程。翰伫思。师曰。见即便见。拟议即差。翰颔之而喜。枢密吴公居厚拥节归钟陵。见师曰。顷赴省。试过圆通。赵州关因问讷老。透关底事如何。讷云。且去做官今五十馀年。师曰。曾明得透关底事么。密云。八次经过常存念。然未脱洒在。师举扇云。请使扇。密挥扇。师曰。有甚不脱洒处。密大喜云。更请末后句。师摇扇两下。密云。亲切亲切。师曰。吃嘹舌头。谏议彭公汝霖手写观音经施师。师拈起云。遮个是观音经。那个是谏议经。彭云。此是某亲写。师云。写底是字那个是经。彭笑云。却了不得也。师云。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彭云。人人有分。师曰。莫谤经好。彭云。如何即是。师举经示之。彭抚掌大笑云。嗄好。师曰。又道了不得。相国安公南迁。见师曰。一生做官。今日被谪。觉见从前但一梦耳。师曰。相公觉耶。公曰。此皆本有。但未甚明了。师召相公。公举首。师云。了也。公曰。犹被事碍。师云。离京几程到此。公曰。四十二日。师云。甚处被碍来。公笑曰。极得力。师云。直下受用去(公云。如何受用。师曰。朝朝相似)。合掌钦喜。师曰。但空诸有。勿实所无。公云。幸遭遇。不敢忘。左司都贶问曰。是法非思量分别之所能解。如何凑泊。师云。全身入火聚。都云。毕竟如何。师云。蓦直去。都沉吟。师曰。可更吃茶。都云。不消得。师曰。何不恁么会。都忽有省。笑曰。太近邪。师云。十万八千。都即有偈曰。可可思议。是大火聚。便恁么去。不离当处。师曰。犹有遮个在。都云。便请直指。师云。便恁么去。铛是铁铸。都云。尽善尽善。九江守李端夫问曰。识心虚凝。忽然诸境现前时如何。师云。石火烧身。守豁然省曰。打破虚空也。师云。什么处下手。守鸣指一下。师云。不恁么却恁么。守叩曲折而去。师之全机得大自在。开发尤多。三年冬。以院事卑得法弟子守惠。请老于朝。朝廷从之。有旨。令守惠次补寺任。明年冬十月九日。集众说偈曰。泥牛昨夜大哮吼。惊得须弥藏北斗。南北东西没处寻。拈得鼻孔失却口。复云。至道虚寂。迥脱根尘。光境俱亡。灵机绝待。真常任运。宁属去来。应周无方。不存格则。牢关敲磕。掣电难通。直须千眼顿开。可以死生无间。自兹决别可葬全身。三百年后当兴佛事。临行一著不落见知。折半破三好生荐取。随声抚膝一下。泊然而逝。阅世六十八。坐五十夏。门人奉遗命塔其全身。唯取平时所聚须发火之。悉为舍利。州上其事。赐号妙空之塔。师居圆通十有二年。随机接物。力法匪躬。然绝不许记其语句。其徒有不忍弃之者。相与私缀之。师廉知诫曰。尔必欲隳吾素志。却后三十年乃可拈出。及通惠禅师如其约而出之。左司陈公瓘览小参语云。若有一疑。如芥子许。是汝善知识。即尊重囋叹。衍以为之序。既而枢密张公德远。侍郎冯公济川。皆韪其言。 赞日。圆通来应塔红可也。殁谓三百年后当兴佛事。或身后好事者为之辞。何则旻固尝悟彻者也。彻则万化同功。群机普赴。奚适而非旻邪。先佛云。吾无生不生。无在不在。如是则圣贤抚会。尘尘尔念念尔。奚三百年之局乎。果去矣。必三百年而复来。则营营形数之间。无乃小乘乎。且无边刹海不隔毫端。十世古今不移当念之旨。安在哉。李君商老状其事而暴美之。不究宗门抚会之妙。当并按也。新续高僧传·习禅篇第三之一
释道旻,赐号“圆机”,兴化蔡氏子也,母梦呑摩尼珠而生。五岁不履不言,一日母入西明寺,抱儿见佛,置于蒲圃,遽趣合掌作礼,随声称“南无佛”。见者大异之。稍壮,宦学大梁,忽焉弃去,依景德寺德禅出家,得度,遍扣禅林,皆得染指。后亲沩山哲,无所入,谒泐潭乾公,具陈所得,潭不为印可。一日,潭举世尊拈花迦叶微笑话,问之不契。侍潭行次,潭以杖架肩,长嘘曰:“会么?”旻拟对,潭朴之。有顷,复拈草示之曰:“是甚么?”亦拟对,潭又喝之,于是顿悟玄旨,便作拈花势,曰:“这回瞒旻上座不得也。”潭曰:“便道。”旻曰:“南山起云,北山下雨。”即礼三拜,潭首肯印之。后开法于灌溪,迁圆通,学者宗之,如川赴海。朝廷闻其道,锡以命服,并圆机之号。于是遐迩钦化,人被其泽。未详所终。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7—1145 【介绍】: 宋建州浦城人,字正通。学问该博。神宗元丰五年以特奏名廷试中第。授左班殿直、武学教授,校兵法七书。寻擢博士。以苏轼荐换文资,授承奉郎。知富阳县,有治声。改通判沧州,绥抚流民。除司农寺丞,官终通判庐州。有《何博士备论》及文集。全宋诗
何去非,字正通,浦城(今属福建)人(《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何博士备论》),一说建安(今福建建瓯)人。神宗元丰五年(一○八二),以特奏名廷试,除右班殿直,授武学教授,迁博士。哲宗元祐四年(一○八九),以苏轼荐,授承事郎。五年,为徐州教授(《东坡全集》卷五八《进何去非备论状》)。尝知富阳县,后通判沧州,卒。有《何博士备论》二卷传世。事见《东牟集》卷一四《隐士何君墓志》、《东坡全集》卷五五《举何去非换文资状》。全宋文·卷二五六四
何去非,字正通,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喜论兵,累举进士不第。元丰五年特奏名,召对称旨,除右班殿直、武学教授。迁左侍禁、武学教谕,使校兵法七书,寻擢武学博士。元祐四年,以苏轼称荐诏加承奉郎。岁馀,出为徐州教授。秩满,知富阳县。课最,改通直郎、通判沧州。又除司农寺丞。求外补,遂通判庐州。卒,年七十三。所著有《何博士备论》四卷(存)、《三备略讲义》六卷、《司马法讲义》三卷、《文集》二○卷。见王洋《东牟集》卷一四《隐士何君墓志铭》,民国《福建通志》总卷三九文苑传卷三。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79—1146 【介绍】: 宋成都华阳人,字叔通。徽宗大观三年进士。累迁中书舍人。宣和间,以上疏谏阻引金攻辽,降集英殿修撰。高宗建炎二年,使金被留。仕金翰林学士、知制诰兼太常卿,号为国师。金人每欲南下,辄饰辞谏阻。后被诬谋反,全家焚死。孝宗淳熙间,赠谥肃悯。有《宇文肃悯公文集》。全宋诗
宇文虚中(一○七九~一一四五),原名黄中,字叔通,别号龙溪老人,华阳(今四川成都)人。徽宗大观三年(一一○九)进士。政和五年(一一一五),除起居舍人、国史院编修官,六年迁中书舍人,出为河北河东陕西宣抚使司参谋事。宣和间帅庆阳,寻罢知亳州。宣和末为翰林学士,多次奉使至金军营谈判。高宗建炎二年(一一二八),以祈请使金,被留,后仕金为翰林学士承旨。绍兴十五年,因以蜡书与宋通消息,并谋夺兵仗南奔被察觉,全家被害。年六十七。事见《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四、二一五,《宋史》卷三七一有传。 宇文虚中诗集已散佚,今从《北窗炙輠录》《中州集》等书中所录,辑为一卷。中州集
虚中,字叔通,成都人。宋黄门侍郎,以奉使见留,仕为翰林学士承旨。皇统初,上京诸虏俘谋奉叔通为帅,夺兵仗南奔,事觉,系诏狱。诸贵先被叔通嘲笑,积不平,必欲杀之,乃锻鍊所藏图书为反具。叔通叹曰:死自吾分。至于图籍,南来士大夫家例有之。喻如高待制士谈,图书尤多于我家,岂亦反邪?有司承风旨,并寘士谈极刑,人至今冤之。全宋文·卷三三五三
宇文虚中(一○七九——一一四六),初名黄中,字叔通,成都华阳(今四川成都)人。登大观三年进士第,历官州县,入为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宣和中,童贯等议结金人以攻契丹,虚中力言不可,遂忤权臣,降集英殿修撰。会金人南侵,徽宗悔不用虚中言,虚中即请下罪己之诏,革除弊端,帝嘉纳之。以资政殿大学士为军前宣谕使,数往金营议和。金兵退,言者以议和为罪,罢知青州,窜韶州。建炎二年,应诏使金,遂为金人所留。金人重其才艺,加以官爵,累至金紫光禄大夫,号国师。恃才傲物,为金贵人达官所不平,诬以谋反,全家被焚,时绍兴十六年,年六十八。淳熙间,宋廷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肃悯。著有《宇文肃悯公文集》,又与其兄粹中合纂《纶言集》三十一卷。见《宋史》卷三七一本传,《三朝北盟会编》卷二一四、二一五《行状》。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元年(1126)任光禄卿。
人物简介
全宋文·卷三八五○
法道(一○八六——一一四七),初名永道,俗姓毛,颍州沈丘(今安徽临泉)人。初依真戒大师安恭出家,继趋京师业唯识百法。政和三年,选补右街香积院住持。五年,赐号宝觉大师。宣和元年改佛法,以佛为金仙、僧为德士、寺为宫观,法道上疏力争,其言直甚。帝怒,黥流舂陵。建炎中,召赴临安。绍兴元年,高宗召见,嘉其强直,改名法道,特赐号宝觉圆通法济大师,俾住大中祥符寺。次年,迁住庐山东林寺。绍兴十七年卒,年六十二。见《佛祖历代通载》卷一九,《人天宝鉴》。武林西湖高僧事略
师名法道。旧名永道。顺昌毛氏。出家宗唯识百法二论。又受要天总持三藏密咒轨。及传圆顿戒法于圆照师。咸得其要。政和中赐椹衣。主左街香积院。赐号宝觉。林灵素以左道罔上。宣和初诏改僧为德士。服冠巾。天下从之无敢后。师独毅然抗诏。黥流道州。后七年还僧。建炎三年赐圆通法济号。绍兴间赐对。上面命欲为之去其涅迹。师曰。虽感圣恩。然先皇之墨不忍除也。上曰。这僧到老倔强。计自便。故事。道场僧左道右。崇观以来遂易旧制。师不能平。诣朝廷。与道士刘若谦论辨。卒获改正。十七年秋。说偈端坐而化。茶毗。舍利无数。建塔九里松。 赞曰。 维古至人 为法亡身 身既亡矣 涅奚足云 蛮乡瘴重 黼座恩新 等视无碍 太虚浮云补续高僧传·护法篇
永道。顺昌毛氏子也。出家。宗唯识百法二论。又受西天总持三藏密法。及传圆顿戒法于元照师。咸得其要。政和中。赐椹衣。主左街香积院。赐号宝觉大师。林灵素以左道罔上。宣和初。诏改僧为德士服冠巾。天下从之无敢后。师独毅然抗诏。上书曰。自古佛法。未尝不与国运同为盛衰。魏太武崔浩。灭佛法。未三四年。浩竟赤族。文成大兴之。周武卫元嵩。灭佛法。不五六年。元嵩贬死。隋文帝大兴之。唐武宗。赵归真。李德裕。灭佛法。不一年。归真诛。德裕窜死。宣宗。大兴之。我国家太祖太宗列圣相承。译经试僧。大兴佛法。成宪具在。虽万世可守也。陛下。何忍一旦用奸人之言。为惊世之举。陛下。不思太武见弑于阉人之手乎。周武为铁狱之囚乎。唐武受夺寿去位之报乎。此皆前监可观者。陛下何为蹈恶君之祸。而违祖宗之法乎。书奏。上大怒。命下黥流道州。蔡京。从容为上言曰。天下佛像。非诸僧自为之。皆子为其父。臣为其君。以祈福报恩耳。今大毁之。适足以动人心。恐非社稷之利也。上意。为之少回。未几。灵素事败。放归赐死于道。复教。师量移近郡。寻得旨放回。敕住昭先禅院。赐名法道。以旌护法。师之谪道州也。郡守僚属。皆先梦佛像荷枷入城。既而师至。皆善待之。时军民多病。师咒水饮之。无不愈者。求者益多。乃为沼于营中以咒之。师既还。道人如失恃怙。及二帝北狩。康王即位。东京留守宗泽承制。命师住左街天清寺。补宣教郎总管司。参谋军事。为国行法。护佑军旅。师往淮颖。劝化豪右。出粮助国。军赖以济。后奉诏随驾。陪议军国事。上欲加以冠冕。师力辞。诏加圆通法济大师。一日上从容谓师曰。上皇为妖人所惑。毁师形服。朕为师去此黥涅。师对曰。上皇御墨不忍毁除。上笑曰。此僧到老倔强。乃敕住庐山太平禅寺。故事道场僧左道右。崇观以来。遂易旧制。师不能平。诣朝廷论辩。卒获改正。绍兴五年。大旱。诏师入内祈雨。结坛作法。以四金瓶。各盛鲜鲫。噀水默祝。遣四急足投诸江。使未回而雨已洽。上大悦。赐金钵。上以国用不足。敕天下僧道。纳清閒钱。师致书于省部。极论其非。伤大体而阻善化。言虽不行。势亦少戢。绍兴十七年秋。说偈。端坐而化。阇维。舍利无数。塔于九山九里松。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2 【介绍】: 宋杭州馀杭人,字伯寿。徽宗政和五年进士。绍兴中,累拜监察御史,历右谏议大夫、御史中丞。迎望秦桧风旨,弹劾异己赵鼎、李光等人,又与罗汝楫交章论岳飞罪。及察飞冤,劝桧勿无故杀一大将,因忤桧意。以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为报谢使赴金。使还,桧讽万俟卨论其私于岳飞,责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召复用再使金。奉祠卒。全宋诗
何铸(一○八八~一一五二),字伯寿,馀杭(今浙江馀杭西南)人。徽宗政和五年(一一一五)进士。历官州县。高宗绍兴五年(一一三五),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九四)。累迁御史中丞。十一年,除签书枢密院事,充金国报谢使(《宋会要辑稿》职官五一之一四)。因尝辨岳飞之冤,为秦桧所忌,十二年,提举江州太平观,又责徽州居住(同上书职官四六之九、七八之四二)二十二年卒(《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三)。年六十五。《宋史》卷三八○有传。全宋文·卷三九二三
何铸(一○八八——一一五二),字伯寿,杭州馀杭(今属浙江杭州)人。政和五年进士及第,历官州县,入为诸王宫大小学教授。绍兴七年,主管台州崇道观。九年,拜监察御史,寻迁殿中侍御史。十年,试右谏议大夫,进御史中丞。十一年,迁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十二年,权参知政事,寻罢,提举江州太平观。又责授秘书少监,徽州居住。十六年,复左朝奉大夫、知温州,寻复端明殿学士,提举万寿观兼侍读。十七年,再使金还,迁资政殿学士,知徽州。十七年,提举江州太平兴国宫。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五。谥通惠,改谥恭敏。见《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二、一四六、一四七、一五五、一五六、一六三,《宋史》卷三八○有传。
人物简介
简介
靖康二年建炎元年(1127)任司门郎中。建炎三年(1129)任筠州知州。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8—1156 【介绍】: 辽金间易州易县人,字乐之。辽天庆二年进士。辽亡,隐居太宁山下。金宗望召为枢密院主奏。太宗天会四年,为招谕江南使赴临安。海陵王时累官平章政事,封曹王。正隆元年致仕。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生卒】:1089—1151 【介绍】: 宋延安人,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家贫无产业,年十八以敢勇从军。徽宗宣和二年随王渊镇压方腊。钦宗即位,迁武节大夫,以千卒败李复数万兵。高宗建炎三年,苗傅、刘正彦反,世忠率所部发平江,苗、刘败遁,追擒之,送行在诛杀。授武胜昭庆军节度使、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朮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日。绍兴初,镇压建安范汝为起事。四年,大破金人与刘豫之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举为中兴武功第一。六年,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岳飞冤狱,世忠独诘桧曰:“‘莫须有’,何以服天下!”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全宋诗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延安(今属陕西)人。徽宗宣和中从王渊讨方腊。高宗即位,授平寇将军,大败金兵于黄天荡。后为福建、江西、荆湖宣抚副使平范汝为乱。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击败金兵与刘豫入侵,授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十馀年金兵不犯楚。秦桧为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自此卧闲居家,自号清凉居士。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六二)。孝宗朝追封蕲王,谥忠武。《宋史》三六四有传。今录诗二首。词学图录
韩世忠(1089-1151) 字良臣。绥德(今属陕西)人。著名抗金将领。秦桧迫害岳飞,举朝无敢言者,独韩世忠面诘秦桧误国,为岳飞伸张。绍兴和议后,闭口不言兵,杜门谢客,以家乡清凉山为名,自号清凉居士。孝宗时追封蕲王,谥忠武。全宋文·卷三九七二
韩世忠(一○八九——一一五一),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延安(今陕西延安)人,一说绥德(今陕西绥德)人。年十八从军,从禦西夏,讨方腊。宣和中官至嘉州防禦使。建炎初赴行在平苗、刘之乱。四年以浙西制置使守镇江,获黄天荡大捷。绍兴初平范汝为之反,四年大破金兵于大仪镇,时论以此为中兴武功第一。历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赐号扬武翊运功臣,加横海、武宁、安化三镇节度使,进太保,封英国公,兼河南北诸路招讨使。秦桧收三大将兵权,拜枢密使,罢为醴泉观使,奉朝请,进封福国公。岳飞冤狱成,世忠独面诘秦桧。改潭国公,封咸安郡王。久之,改镇南、武安、宁国节度使。二十一年卒,年六十三,进拜太师,追封通义郡王。孝宗朝封蕲王,谥忠武,配飨高宗庙庭。见孙觌《咸安郡王致仕赠通义郡王韩公墓志铭》(《鸿庆居士集》卷三六),《宋史》卷三六四《韩世忠传》。
人物简介
全宋诗
释景深(一○九○~一一五二),台州仙居(今属浙江)人。俗姓王。年十八剃度,始谒净慈象禅师,继谒宝峰惟照禅师,顿悟。惟照许为深得阐提大死之道,因号大死翁。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开法兴国军智通。绍兴初,归住宝藏岩,二十二年卒,年六十三。为青原下十三世,宝峰惟照禅师法嗣。《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有传。今录偈二首。南宋元明禅林僧宝传·卷一
禅师名景深。台州王氏子。幼喜林泉。不乐城居。每玩名山图志。恍若身游。年十八。竟走紫箨山之广度院。求度于德芝沙门芝爱。其标帜不凡。即为披剃。广度为东南禅窟。瓢笠挂搭者不绝。深辄闻少室宗风。辞芝行脚。芝难之。深泣告曰。日月迫人。速如转毂。生死事大。敢自放乎。芝悯而遣之。深出岭而心誓曰。此去若不发明大事。以报四恩非须眉丈夫也。遂扣净慈象之室。象或垂问。深便依理而默解之。一日闻象怒叱诸禅曰。思而知。虑而解。皆鬼家活计。深悚然束包而去。西入泐潭。谒阐提炤。炤有条约。凡僧来泐潭。须𨽻名行单半载。方许告香。深犯其禁。直剖己见于照公榻下。照曰。此事直须断起灭念。向空劫已前。扫除玄路。不涉正偏。尽却今时。全身放下。放尽还放。方有自繇分。深顿领旨。炤大喜。乃击鼓告众曰。阐提大死之道。深阇黎得之矣。汝辈宜依之。一众大惊。争识深面。以故丛林共称深。为大死翁。建炎初。出领兴国军之智通寺。绍兴壬子。还台住宝藏岩。因事民其服。深恬然不辨顺受之。有司知深有道。奏还僧衣。时智朋禅师。新从清凉。退居明州瑞岩。闻而叹曰。嗟乎不陷于荣。不逃于辱。宝藏法兄。真得泐潭先师之道矣。我芙蓉师翁之风。不亦大哉。适明守挽朋。再赴清凉。朋一笑书偈。付使者曰。相烦耑使入烟霞。灰冷无汤不点茶。寄语甬东贤太守。难教枯木再生花。遂殁。深闻恸之。乃上堂曰。来不入门。去不出户。来去无痕。如何提唱。直得古路苔封。𦏪羊绝迹。苍梧月锁。丹凤不栖。所以道藏身处没踪迹。没踪迹处莫藏身。若如是去住无依。了无向背。还委悉么。而今分散如云鹤。你我相忘触处玄。绍兴二十二年壬申三月十三日。深为众小参罢便告寂。有偈曰。不用剃头。何须澡浴。一堆红焰。千足万足。虽然如是。且道向上还有事也。无竟敛目而逝。深自复僧衣。其升堂入室提唱宗旨。切切无虚日。有僧问正中偏。深答。黑面老婆披白练。偏中正。答白头翁子著皂衫。正中来。答屎里翻觔斗。兼中至。答雪刃笼身不自伤。兼中到。答昆崙夜里行。僧曰。向上还有事也无。深曰。捉得乌龟。唤作鳖。乞师再垂方便。深曰。入山逢虎卧。出谷鬼来牵。曰何得干戈相待。曰三两线一斤麻。深之道眼精明。机用自在。于宝峰门下。称贤肖焉。 赞曰。芙蓉之后。异苗番茂。而阐提炤公辈可想也。其门弟德止禅师。不假师授。神悟绝伦。倾当世有国者。时称为太阳再世。不谬矣。至于景深禅师。则炤公独提奖于人天众前。师资缘会。夫岂偶然哉。及其弘道。而荣辱喧天人风。确不可撼。在往哲有所不能。而独能之。非深得羼提三昧者。其可得欤。呜呼二师于诸乐并作之际。而大振黄钟。则远录公之功。政未替也。
人物简介
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
【介绍】: 宋遂宁府人,字元通。本名轓。为太学生。高宗建炎中苗傅、刘正彦作乱,奉张浚命往谕利害,言辞不屈,诏补奉议郎,守兵部员外郎。浚宣抚川、陕,辟为主管机宜文字。坐事罢,复起知万州、湖北转运判官。浚拜相,入为都官员外郎。浚去位,迁直显谟阁、知夔州。后除都大主管川陕茶马,卒。全宋文·卷三八二八
冯康国(?——一一四二),字元通,本名轓,遂宁(今四川遂宁)人。为太学生,负气节。建炎中,苗傅、刘正彦作乱,往说调停,威武不屈,终至弥缝。以功补奉议郎、守兵部员外郎,更名康国。绍兴初,主管川陕宣抚司机宜文字,迁荆湖宣谕使。三年,为言者所论,罢官。寻起知万州、湖北转运判官,入为都官员外郎。乞补外,迁右司员外郎,除直显谟阁、知夔州。丁母忧,绍兴八年五月起复,迁都大主管川陕茶马监牧公事。绍兴十二年卒。见《宋史》卷三七五本传,《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七之一九,《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