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通慧
通达聪慧。旧题 宋 苏轼 《艾子杂说》:“ 营丘士 性不通慧,每多事好折难而不中理。” 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释道二:“夫以 富楼那 之通慧,又亲奉如来为大弟子。”《四游记·玉帝起赛宝通明会》:“臣此宝,善者必自然通慧,可知百世。”
《國語辭典》:通亮  拼音:tōng liàng
通明。如:「烟火将整个夜空照得如白昼般通亮。」
《漢語大詞典》:顺通(順通)
(1).顺遂通达。 汉 焦赣 《易林·临之既济》:“阴阳变化,各得其宜,上下顺通,奏为肤功。” 三国 魏 嵇康 《释私论》:“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晋 慧远 《沙门不敬王者论·体极不兼应》:“因兹而观,天地之道,功尽於运化;帝王之德,理极於顺通。”
(2).水流顺利通畅;无阻塞。 宋 陶谷 《清异录·十六汤》:“第五,断脉汤……若手颤臂嚲,惟恐其深,瓶嘴之端,若存若亡,汤不顺通,故茶不匀粹。”
《國語辭典》:显豁(顯豁)  拼音:xiǎn huò
1.显明昭著。唐。杜牧〈赴京初入汴口晓景即事先寄兵部李郎中〉诗:「唯有君子心,显豁知幽抱。」《文明小史》第一七回:「贾子猷:『名子是后头一个雅。』店主人道:『然而不及头一个显豁。』」
2.炫耀。元。马致远《黄粱梦》第四折:「你得了斗来大黄金印一颗,为元帅,佐山河,倒大来显豁。」
《漢語大詞典》:宽通(寬通)
渊博通达。 宋 王安石 《上徐兵部书》:“恭惟执事,宽通精明,暴著有年,宜留本朝,辅助风教。”
《漢語大詞典》:屯亨
困顿和通达。 南朝 陈 徐陵 《为贞阳侯与太尉王僧辩书》:“而屯亨有数,剥极为灾,梟獍豺狼,肆逞兇逆。” 明 高攀龙 《邹忠公惠山祠堂记》:“公当年所以蒙难,贞志坦然,于屯亨夷险而不二者,是遵何道也?”
《漢語大詞典》:困亨
谓困窘至极则转向通达。易·困《困》,亨” 唐 孔颖达 疏:“君子处困而不失其自通之道,故曰困亨也。” 宋 范仲淹 《易义》:“极然后反,其困必亨,故曰困亨。”
《國語辭典》:鄙固  拼音:bǐ gù
浅陋守旧,不知变通。《楚辞。屈原。九章。怀沙》:「夫惟党人鄙固兮,羌不知余之所臧。」《后汉书。卷四五。袁张韩周列传。周荣》:「臣等既愚闇,而诸郎多文俗吏,鲜有雅才,每为诏文,宣示内外,转相求请,或以不能而专己自由,辞多鄙固。」
《漢語大詞典》:通允
通达允当。 南朝 宋 颜延之 《庭诰文》:“此伦序通允,礼俗平一,上获其用,下得其和。” 清 王灏 《〈樵香小记〉跋》:“ 君琢 读书喜考证,是书辨论经义,务为通允。”
分類:通达允当
《國語辭典》:活络(活絡)  拼音:huó luò
1.灵活、通达。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八:「大抵看诗要胸次玲珑活络。」
2.不确定、模棱两可。《醒世姻缘传》第四八回:「狄大娘定个日子,好叫姐姐家去,这活络话怎么住的安稳?」
3.使血脉流通。如:「活络筋骨」。《野叟曝言》第三三回:「石氏裹在被中,略有暖气,又被烧酒一冲,顿觉周身活络起来。」
《漢語大詞典》:精达(精達)
精明通达。三国志·魏志·贾逵传论:“咸精达事机,威恩兼著,故能肃齐万里,见述于后也。” 三国 魏 刘劭 人物志·七缪:“夫幼智之人,材智精达,然其在童髦,皆有端绪。”
《漢語大詞典》:睿达(睿達)
智慧通达。 晋 陆机 《辨亡论下》:“夫 吴 , 桓王 基之以武, 太祖 成之以德,聪明睿达,懿度弘远矣。” 明 方孝孺 《与赵伯钦书》:“斯道之盛衰,其端微矣,非明智睿达不能知之。”
分類:智慧通达
《漢語大詞典》:达见(達見)
(1).明白透彻地预见。《三国志·吴志·孙权传》:“惟君天资忠亮,命世作佐,深覩历数,达见废兴。” 明 王世贞 《艺苑卮言》卷三:“ 庄生 、列子《楞严》《维摩詰》,鬼神於文者乎?其达见,峡决而河溃也,窈冥变幻而莫知其端倪也。”
(2).见识通达。 晋 袁宏 后汉纪·灵帝纪上:“ 泰 始至京师, 陈留 人 符融 见而嘆曰:‘高雅奇伟,达见清理,行不苟合,言不夸毗,此异士也。’”晋书·贾充传:“车骑将军 贾充 ,雅量宏高,达见明远,武有折衝之威,文怀经国之虑,信结人心,名震域外。” 宋 俞文豹 《吹剑四录》:“ 赵虚斋 建宅,《上梁文》末云:‘有花有酒,姑为过客之懽;无子无孙,尽是他人之物。’可谓见尽。 乐天 诗云:‘多少朱门锁空宅,主人到老不曾归。’ 虚斋 年高德劭,位官亦显矣,若归以花酒与过客相懽,尤达见矣。”
《漢語大詞典》:优敏(優敏)
博洽通达。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杂艺:“ 王褒 地胄清华,才学优敏,后虽入 关 ,亦被礼遇。” 南朝 陈 徐陵 《荐陆琼书》:“ 新安王 文学 陆琼 见识优敏,文史足用。”周书·崔猷传:“子 仲方 ,字 不齐 ,早知名,机神颖悟,文学优敏。”
分類:博洽通达
《漢語大詞典》:洽畅(洽暢)
和畅美好;协和通达。晋书·后妃传上·文明王皇后:“履信居顺,德行洽畅。”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九:“ 唐 监察 李航 , 福相 之子,美茂洽畅,播於时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