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普米语(普米语)  拼音:pǔ mǐ yǔ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共通语言。通行于云南省兰坪、宁蒗、维西、丽江等县。方言差别较大,复辅音和复元音较多,部分地区元音分松紧。句子成分的基本次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形容词在被修饰词之后,动词的人称、时、趋向等语法范畴用前加成分表示,一部分表示趋向的前加成分兼表时间。
《国语辞典》:套炕子  拼音:tào kàng zi
一种通行在北方的睡具。床下作炕,冬天烧火,睡在上面,十分温暖。《金瓶梅》第四○回:「这潘金莲儿见他去了,一屁股就坐在床上正中间,脚蹬著地炉子,说道:『这原来是个套炕子。』」也称为「火炕」。
《国语辞典》:通行权(通行权)  拼音:tōng xíng quán
1.依《民法。物权编》规定,土地因与公路无适宜的联络,致不能为通常使用,则土地所有人得通行周围地以至公路的权利。但对于通行地若因此而受损害,应支付赔偿金。
2.泛指通行特定管制区域之权利,例如依《邮政法》规定,邮政服务人员为递送邮件或邮政公用物,经过道路、桥梁、海关、渡口等交通线路时,享有之优先权利。
《漢語大詞典》:枸肆语(枸肆語)
谓勾栏中通行的戏曲俗语。 元 周德清 中原音韵·作词十法·造语:“枸肆语:不必要上纸,但只要好听,俗语、謔语、市语,皆可。” 任纳 疏证:“枸肆语谓枸肆中通行之曲中谰语也。”
《國語辭典》:港币(港幣)  拼音:gǎng bì
香港的货币名称。以元为单位。
分類:通行货币
《漢語大詞典》:断绝地(斷絶地)
多有自然障碍,通行困难的地表。 华山 《远航集·窑洞阵地战》:“ 武乡 这地方,到处都是些黄土层的断绝地。屹梁上看时倒也还开阔平展,可是河沟底却东弯西折,到处都是‘迷沟子’。”
《國語辭典》:断头路(斷頭路)  拼音:duàn tóu lù
死路。《水浒传》第四○回:「前面又是大江拦截住,断头路了,却又没有一只船接应。」也作「断路」。
分類:截断通行
《漢語大詞典》:堵车
因道路狭窄或车辆太多,车辆无法顺利通行:上下班时间,这个路口经常~。
《國語辭典》:过街楼(過街樓)  拼音:guò jiē lóu
一种跨越街道,连通对面两处房舍的楼屋。
《國語辭典》:毫洋  拼音:háo yáng
一种旧时通行于广东、广西一带的货币。
《漢語大詞典》:避弄
指宅内正屋旁侧的通行小巷。为女眷仆婢行走之道,以避男宾和主人。 明 文震亨 长物志·室庐:“忌旁无避弄。庭较屋东偏稍广,则西日不逼。”
《漢語大詞典》:柢枑
古代官衙或军营门前阻拦人马通行的木架。辽史·耶律仁先传:“﹝ 耶律仁先 ﹞乃环车为营,拆行马,作兵仗,率官属近侍三十餘骑阵柢枑外。”辽史·国语解:“柢枑:宫卫门外行马也。”
《國語辭典》:船闸(船閘)  拼音:chuán zhá
为使船能在水位差较大的河道行驶所做的水工建筑。包括两端闸门、闸室、输水道和闸门开启机械等。
《國語辭典》:秦书八体(秦書八體)  拼音:qín shū bā tǐ
秦代所通行的八种字体。有大篆、小篆、刻符、虫书、摹印、署书、殳书、隶书等八种。见汉。许慎《说文解字。叙》。
《國語辭典》:俳赋(俳賦)  拼音:pái fù
一种赋体。以字句雕琢、行文骈俪为特色,盛行于六朝。也称为「排赋」、「骈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