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通文
谓知书识字。 明 冯梦龙 《情史·情累·李将仁》:“但得良善人,通文不俗,且家道素康,不藉我活者足矣!”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不怕他通文保母,与那识字梅香。” 清 李渔 《风筝误·鹞误》:“风筝便是风筝,诗便是诗,为何加上两箇‘也’字,你莫非学二小姐通文么?”
分類:通文
《漢語大詞典》:通文达礼(通文達禮)
谓有学问懂礼仪。《平山冷燕》第七回:“况甥女虽係一小小村女,然读书识字,通文达礼,有才有德,不减古之列女,岂有上以白璧之姿,下就青衣之列?”一本作“ 通文达理 ”。
分類:学问礼仪
《漢語大詞典》:通文达理(通文達理)
谓有学问懂道理。《十二楼·生我楼》第一回:“能诗善赋,通文达理者若此,其他又可知。” 叶圣陶 《城中》:“通文达理的父兄们便这么说:‘就是天下的学堂全都关完了,宁可让子弟们永世不识一个字,总不敢去请教宏毅中学!’”
分類:学问道理
《漢語大詞典》:通文达艺(通文達藝)
多才多艺,知识渊博。《西游补》第一回:“我们老和尚是个通文达艺之人,却又慈悲太过。”
《漢語大詞典》:通文调武(通文調武)
谓卖弄文才和武艺。 明 无名氏 《精忠记·严刑》:“我这里是甚么衙门?谁许你通文调武,可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