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宦途  拼音:huàn tú
官场中升降的历程、遭遇。唐。白居易赠吴丹〉诗:「宦途似风水,君心如虚舟。」
《國語辭典》:中途  拼音:zhōng tú
1.半路。《宋史。卷二五七。李处耘传》:「一日中途遇虎,射杀之。」《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四:「因为我在家中来,中途不见了,庵主必到我家里要人。」也作「中涂」。
2.指人生或事情在进行过程中。《三国演义》第二九回:「吾与汝不幸中途相分,汝须孝养尊姑。」《西游记》第四一回:「师兄,可惜了你,亿万年不老长生客,如今化作个中途短命人!」也作「中涂」。
分類:中途
《國語辭典》:中涂(中塗)  拼音:zhōng tú
1.半路。《列子。力命》:「北宫子无以应,自失而归,中涂遇东郭先生。」唐。李白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诗:「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也作「中途」。
2.事情在进行过程中。《楚辞。刘向。九叹。逢纷》:「始结言于庙堂兮,信中涂而叛之。」也作「中途」。
3.路当中。《文选。潘岳。西征赋》:「眄山川以怀古,怅揽辔于中涂。」《文选。左思。咏史诗八首之八》:「出门无通路,枳棘塞中涂。」
《國語辭典》:途中  拼音:tú zhōng
路上,路途之间。如:「妹妹在回家途中遗失了钥匙和钱包。」
《國語辭典》:迷途  拼音:mí tú
1.迷失道路。元。赵孟頫 岁暮和刚父杂诗四首之三:「迷途幸未远,回车且委蛇。」《红楼梦》第九八回:「适闻有一故人已死,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
2.比喻错误的趋向。晋。陶渊明〈归去来辞〉:「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三国演义》第七七回:「今某已遇祸而死,愿求清诲,指点迷途。」
《國語辭典》:迷津  拼音:mí jīn
1.迷失渡头所在。唐。孟浩然 南还舟中寄袁太祝诗:「桃源何处是?游子正迷津。」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二八出:「原是看花洞里人,重来那得便迷津。」
2.引申为错误的道路或方向。《红楼梦》第五回:「警幻道:『此即迷津也。深有万丈,遥亘千里,中无舟楫可通。』」
《漢語大詞典》:客途
亦作“ 客涂 ”。 客行途中。 宋 陆游 《感昔》诗:“负琴腰剑成三友,出 蜀 归 吴 歷百城。最是客途愁絶处, 巫山 庙下听猿声。”二刻拍案惊奇卷十一:“吾与你本是一面不曾相识,怜你客途,过为拯救,岂知你所为不义若此!” 明 万泰 《留别董四来》诗:“客涂相见即相亲,总是凄凉梦里人。” 清 黄鷟来 《戊辰冬与孙四明》诗之二:“客途思所歷, 吴 越 山水乡。”
分類:客行途中
《漢語大詞典》:殊途
见“ 殊涂 ”。
《漢語大詞典》:殊涂(殊塗)
亦作“ 殊途 ”。 异途,不同途径。易·繫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三国志·魏志·陈留王奂传》:“昔圣帝明王,静乱济世,保大定功,文武殊涂,勋烈同归。” 唐 袁郊 甘泽谣·圆观:“真信士矣,与公殊途,慎勿相近。俗缘未尽,但愿勤修,勤修不堕,即遂相见。”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五篇:“当时以为幽明虽殊途,而人鬼乃皆实有,故其叙述异事,与记载人间常事,自视固无诚妄之别矣。”
分類:异途途径
《漢語大詞典》:修途
亦作“ 修涂 ”。 长途。 晋 张华 《情诗》之四:“悬邈极修途,山川阻且深。” 宋 梅尧臣 《灵鸟赋》:“麟不时而出,驹流汗兮扰扰於修涂。” 清 黄鷟来 《甲戌夏至武威》诗之一:“駑足蹶修途,青云杳难攀。”
分類:长途
《國語辭典》:坦途  拼音:tǎn tú
1.平坦的道路。南朝梁。刘协《文心雕龙。诸子》:「两汉以后,体势漫弱,虽明乎坦途,而类多依采。」唐。白居易新乐府。太行路〉:「太行之路能摧车,若比人心是坦途。」也作「坦涂」。
2.比喻顺利的境况。如:「经过艰苦的奋斗之后,胜利的坦途就出现在眼前了。」
分類:坦途
《國語辭典》:坦涂(坦塗)  拼音:tǎn tú
平坦的道路。《庄子。秋水》:「明乎坦涂,故生而不说,死而不祸。」也作「坦途」。
《國語辭典》:仕途  拼音:shì tú
官场。《儒林外史》第三五回:「小弟坚卧白门,原无心于仕途;但蒙皇上特恩,不得不来一走。」也作「仕涂」、「仕路」。
分類:仕途
《漢語大詞典》:仕涂(仕塗)
亦作“ 仕途 ”。
(1).谓仕进之路。后汉书·皇甫规传:“ 规 为人多意筭,自以连在大位,欲退身避第……因令客密告 并州 刺史 胡芳 ,言 规 擅远军营,公违禁宪,当急举奏。 芳 曰:‘ 威明 欲避第仕涂,故激发我耳。’” 李贤 注:“言欲归第避仕宦之涂也。” 元 吴弘道 《上小楼钱唐感旧》曲:“虚名仕途,微官苟禄,愁里 南闽 ,客里 东吴 。” 清 昭槤 啸亭杂录·先恭王家训:“凡执权者,宜开人生路,不可博公直之名,致裁抑仕途,使进取之士壅滞怨望。”
(2).指官场。 清 昭槤 啸亭续录·稗事数则:“ 广賡虞 侍郎尝谓余曰:‘仕途以我与 王 暨 陈副宪 为三怪。’殊为愤懣。余笑曰:‘吾今日诚为 周处 矣!’”
分類:官场仕进
《漢語大詞典》:当途(當途)
见“ 当涂 ”。
分類:当途
《國語辭典》:当涂(當塗)  拼音:dāng tú
1.执掌大权,身居要津。《韩非子。五蠹》:「行货赂而袭当涂者则求得,求得则私安。」《文选。扬雄。解嘲》:「当涂者升青云,失路者委沟渠。」
2.县名。参见「当涂县」条。
《漢語大詞典》:途路
(1).路途,道路。《三国志·魏志·吴质传》“封列侯”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魏 鱼豢 《魏略》:“途路虽局,官守有限,愿言之怀,良不可任。”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大沙碛:“途路弥漫,疆境难测,望大山,寻遗骨,以知所指,以记经途。” 明 高明 《琵琶记·义仓赈济》:“奴家少长闺门,岂识途路?” 鲁迅 《〈呐喊〉自序》:“有谁从小康人家而坠入困顿的么,我以为在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见世人的真面目。”
(2).谓旅行途中。 元 白朴 《梧桐雨》第二折:“陛下,怎受的途路之苦。”《南宫词纪·金落索·四时怨别》:“要问你途路如何,病害如何,待问呵问着那一个。”《再生缘》第四六回:“爹爹呀! 丽君 是未出闺门的弱女,那里受得途路之苦。”
《國語辭典》:半途  拼音:bàn tú
半路。唐。李白登敬亭山南望怀古赠窦主簿〉诗:「百岁落半途,前期浩漫漫。」《三国演义》第八一回:「今不幸二兄半途而逝,吾安得独享富贵耶!」
分類:半途
《漢語大詞典》:半涂(半塗)
亦作“ 半途 ”。
(1).路途的一半或中间。 元 许衡 《风雨图诗》:“直到半涂风雨横,仓惶何处觅前村。” 清 昭梿 啸亭杂录·裘文达公:“前命未復,后命又至,半途回车,朅朅东西。” 茅盾 《色盲》:“时代的前进的轮子,是只有愈转愈快地直赴终极,是决不会半途停止的。”
(2).比喻事情进行了一半或正处在进行的过程中。新唐书·韩愈传:“方此时,人人异议以惑陛下,陛下持之不坚,半涂而罢,伤威损费,为弊必深。” 丁玲 《母亲》三:“这时邻县也送了一些学生来。但是象 吴文英 嫂嫂那样半途退学的也很多。”
《漢語大詞典》:危途
亦作“ 危涂 ”。
(1).艰险难行的道路。 唐 杜甫 《龙门阁》诗:“危途中縈盘,仰望垂綫缕。” 宋 陆游 《秋怀》诗之一:“危途触 灧澦 ,归兴薄 蓬莱 。”
(2).指危险的途程。 唐 王勃 《上刘右丞书》:“雄虑耿於风云,危途迫於朝夕。” 鲁迅 《华盖集·北京通信》:“然而向青年说话可就难了,如果盲人瞎马,引入危涂,我就该得谋杀许多人命的罪孽。”
《漢語大詞典》:川途
亦作“ 川涂 ”。亦作“ 川涂 ”。
(1).道路,路途。 南朝 宋 谢灵运 《九日从宋公戏马台集送孔令》诗:“岂伊川途念,宿心愧将别。”宋书·沈攸之传:“而 攸之 密邇内畿,川涂弗远。”
(2).指水路。 唐 刘长卿 《越江西湖上赠皇甫曾之宣州》诗:“莫恨扁舟去,川途我更遥。” 宋 梅尧臣 《舟中闻蛩》:“时节不苦留,川涂行已半。” 明 王问 《自山中泛湖归》:“川涂风浪平,沿流弄清浅。”
《漢語大詞典》:程途
(1).路程。 唐 韩偓 《见别离者因赠之》诗:“白髭兄弟中年后,瘴海程途万里长。”《初刻拍案惊奇》卷三一:“我们只好去罢,不要担悮了程途。”清史稿·刑法志二:“ 乾隆 八年,刑部始纂辑三流道里表……按计程途,限定地址,逐省逐府,分别开载。”
(2).道路;途径。 前蜀 石恪 《赠雷殿直》诗:“ 衡阳 去此正三年,一路程途甚坦然。” 宋 范仲淹 《游庐山作》诗:“ 五老 闲游倚舳艫,碧梯嵐逕好程途。” 严复 《穆勒〈名学〉按语》:“ 穆勒 言成学程途,虽由实测而趋外籀,然不得以既成外籀,遂与内籀无涉。” 徐特立 《国文教授之研究》绪言:“ 王弼 《周易略例》, 杜元凯 春秋释例,下逮史通削繁文心雕龙之类,辨别各籍性质,指示用功程途,类于现今教授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