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走了和尚走不了庙(走了和尚走不了廟)  拼音:zǒu le hé shàng zǒu bù liǎo miào
(谚语)比喻人无论如何逃避某件事物,终究还是逃脱不了的。如:「他的产业家眷都在这儿,走了和尚走不了庙,只要耐心布署等待,难道还怕抓不到吗?」
《国语辞典》:保全处分(保全处分)  拼音:bǎo quán chǔ fèn
系指债务人有逃避债务之虞时,或其经济财务状况恶劣而有不能清偿之虞时,债权人为预防其脱产或隐匿财产,依据《民事诉讼法》得向法院声请假扣押、假处分或假执行,以保全将来强制执行之法律程序。
《国语辞典》:定数难逃(定数难逃)  拼音:dìng shù nán táo
命中注定的劫数或灾难,无法逃避。《金瓶梅》第六二回:「那西门庆听了,低首无语,满眼落泪,哭泣哀告:『万望法师搭救则个!』潘道士道:『定数难逃,难以搭救了!』就要告辞。」
《国语辞典》:跑不掉  拼音:pǎo bù diào
无法逃避责任、很难脱离干系。如:「让公司有这么大的损失,经理的责任跑不掉。」《文明小史》第二一回:「痛骂那班大老们没见识,闹出这样乱子。如今死的死了,活的虽然还在,将来外国人要起罪魁来,恐怕一个也跑不掉。」《黄绣球》第四回:「既是一个妇道家,叫人会兴起偌大的谣言,事也不在小处,倘是认真办起来,你老是跑不掉,拖下去家破人亡,祸在旦夕。」
《国语辞典》:敢做敢当(敢做敢当)  拼音:gǎn zuò gǎn dāng
勇于承担,不逃避责任。如:「做人做事要敢做敢当。」
《國語辭典》:高飞远走(高飛遠走)  拼音:gāo fēi yuǎn zǒu
避走他方。《后汉书。卷二五。卓茂传》:「凡人之生,群居杂处,故有经纪礼义以相交接。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明。无名氏《拔宅飞升》第三折:「呀!你可便高飞远走也难藏,我救了你一郡生灵水中亡。」也作「高飞远集」。
分類:逃避远处
《国语辞典》:躲门户(躲门户)  拼音:duǒ mén hù
因逃避债务、徭役而搬家,不让别人找到。《西游记》第二一回:「想是躲门户的,恐怕里长晓得,却就连夜搬了。」
《漢語大詞典》:遁命
亦作“遯命”。 逃避任命。后汉书·荀爽传:“ 献帝 即位, 董卓 辅政,復徵之。 爽 欲遁命,吏持之急,不得去,因復就拜 平原 相。”后汉书·姜肱传:“乃白徵 肱 为太守, 肱 得詔……乃隐身遯命,远浮海滨。再以玄纁聘,不就。”
分類:逃避任命
《漢語大詞典》:遁荣(遁榮)
犹言逃避荣禄。 汉 应劭 《风俗通·十反序》:“ 宁戚 商歌以干禄, 颜闔 踰墻而遁荣。”云笈七籤卷一○四:“君远秀遁荣,无疲於心,潜形幽岳,静思万林。”
分類:逃避荣禄
《漢語大詞典》:遁世无闷(遁世無悶)
亦作“遯世无闷”。 谓逃避世俗而心无烦忧。易·乾:“不成乎名,遯世无闷。” 孔颖达 疏:“谓逃遯避世,虽逢无道,心无所闷。” 明 王守仁 《传习录》卷下:“诸君只要常常怀箇遁世无闷、不见是而无闷之心,依此良知,忍耐做去,任他功夫有进有退,久久自然有得力处。”亦作“ 遁俗无闷 ”、“ 遁逸无闷 ”。 南朝 梁 江淹 《无为论》:“欲使自天祐之,吉无不利,舒卷随取,进退自然,遁逸无闷,幽居永贞,亦何荣乎?” 唐 王勃 《彭州九陇县龙怀寺碑》:“遁俗无闷,因时有待。”
《漢語大詞典》:飞产(飛産)
指隐匿田产,逃避赋役的一种手法。朱子语类卷一○九:“盖人家田产只五六年间便自不同,富者贫,贫者富,少间病败便多,飞产匿名,无所不有。”
《漢語大詞典》:逭咎
逃避罪责。 明 张居正 《答庐凤按院陈公用宾》:“朝廷明见万里,儻於他处发之,则当事者无所逭咎矣。”
《漢語大詞典》:诡漏(詭漏)
以虚伪、诡诈手段逃避应负担的赋税,谓之“诡漏”。 清 王夫之 读通鉴论·唐代宗五:“ 第五琦 、 元载 之箕敛愈酷,疲民之诡漏愈滋,官胥之欺诬愈剧,此二百九十餘万者,犹弗能尽隐而聊以塞上之搜求者也。”
《漢語大詞典》:逋抗
谓逃避或抗交租税。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莅任·详文赘说》:“如言钱穀,应追者,则举其逋抗之奸。”
《漢語大詞典》:避丁
谓壮丁逃避征兵。宋史·兵志六:“则虽有斩指以避丁者,不皆然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