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76
词典
1
分类词汇
75
共76,分6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1
2
3
4
5
6
6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走门路
走礼
礼品书
赶礼
奉申贺敬
费礼
份子
贺份
参饷
拜匣
八大八小
帮箱
催生礼
凑份子
烧路头
《國語辭典》:
走门路(走門路)
拼音:
zǒu mén lù
巴结有权势的人,以达到某种目的。《七侠五义》第四回:「只因春闱在迩,奉旨钦点太师庞吉为总裁,因此会试举子,就有走门路的,打关节的,纷纷不一。」也作「走门子」、「走路子」。
分類:
走门路
送礼
说情
权势
巴结
钻营
《漢語大詞典》:
走礼(走禮)
谓亲友有喜庆时前往送礼祝贺。 孙犁
《白洋淀纪事·麦收》
:“一个个打扮的全像走礼串亲一样。”
分類:
亲友
有喜
喜庆
前往
送礼
祝贺
《国语辞典》:
礼品书(礼品书)
拼音:
lǐ pǐn shū
根据送礼对象不同而有不同功能设计的书本或笔记本,经精美包装而成的礼品。为英语gift book的意译。如送给准妈妈的礼品书,内容除一般育儿保健知识外,并可供记录孕妇每阶段的身心变化情形。如:「儿子即将上大学,送他一本有行事历功能的礼品书,你说好不好?」
分类:
送礼
功能
设计
书本
笔记本
《漢語大詞典》:
赶礼(趕禮)
亲友家有婚丧喜庆时前往送礼吊贺。 周克芹
《许茂和他的女儿们》
第一章:“ 许茂 老汉的生日,人家‘那个’就要来赶礼,商量结婚的事。”
分類:
亲友
婚丧喜庆
前往
送礼
《漢語大詞典》:
奉申贺敬
送礼单上的套语,以表达敬贺之意。例如:若不得已,则割三头两省之土地,奉申贺敬,以换我几个衙门。——
清
·
梁启超
《饮冰室合集·文集》
分類:
送礼
礼单
套语
表达
贺之
《漢語大詞典》:
费礼(費禮)
谢人送礼的客气话。
《醒世姻缘传》
第二一回:“ 晁夫人 道:‘旧事休题,外边请坐去。又叫你费礼,又替孩子打生活。’”
分類:
送礼
客气话
《漢語大詞典》:
份子
属于一定阶级、阶层、集团或具有某种特征的人。 洪深
《电影戏剧的编剧方法》
第六章四:“集团当然是由许多人物构成,但成了集团之后,它自己有力量有生命,是独立的真实的一整个,不依仗着集团中任何份子,而比集团中任何份子更为重要的。”
《新华日报》
1938.7.2:“尤需严厉惩办借征兵而勒索舞弊的份子。”
分類:
阶级
阶层
《漢語大詞典》:
贺份(賀份)
贺礼。份,份子,集体送礼时各人分摊的钱。
《
儒林外史
》
第十六回:“大家约着送过贺份到他家来。”
分類:
贺礼
集体
送礼
各人
分摊
《漢語大詞典》:
参饷(參餉)
拜见并送礼。
《
旧唐书·王方庆传
》
:“又管内诸州首领,旧多贪纵。百姓有诣府称冤者,府官以先受首领参餉,未尝鞫问。”
分類:
拜见
送礼
《國語辭典》:
拜匣
拼音:
bài xiá
旧时拜客或送礼时放置帖子、名片等的盒子。《初刻拍案惊奇》卷一○:「当下开了拜匣,称出束脩银伍钱,做个封筒,封了。」《二刻拍案惊奇》卷三:「此病惟有前门棋盘街『定神丹』一服立效,恰好拜匣中带得在此。我且以子侄之礼入堂问病,就把这药送他一丸。」
分類:
送礼
放置
柬帖
长方形
木匣
《國語辭典》:
八大八小
拼音:
bā dà bā xiǎo
1.形容赠答礼物的丰盛。明。沈德符《野获篇。卷一○。词林交际》:「二十年来,即平交必用二币,至于四,至于六,今且至八币,而以他物如数侑之,谓之『八大八小』。」
2.一种备有八个大盘、八个小盘共十六道菜的丰盛酒席。也称为「八大八」。
分類:
礼品
送礼
成双
二色
不等
《漢語大詞典》:
帮箱(幫箱)
旧时女子出嫁时,女家亲友赠送礼金或礼物以助妆奁。
《
儿女英雄传
》
第二五回:“他此来打算説成了姑娘这桩好事,还有一分阔礼帮箱。”
分類:
女子
出嫁
嫁时
女家
家亲
亲友
赠送
送礼
礼金
礼物
妆奁
《漢語大詞典》:
催生礼(催生禮)
旧俗,母家在女儿将分娩时,送礼到婿家,叫“催生礼”。 宋
吴自牧
《
梦粱录·育子
》
:“ 杭 城人家育子,如孕妇入月期将届,外舅姑家以银盆或綵盆,盛粟秆一束,上以锦或纸盖之……併以綵画鸭蛋一百二十枚、膳食、羊、生枣、栗果,及孩儿绣绷綵衣,送至婿家,名催生礼。”
分類:
母家
女儿
分娩
送礼
《漢語大詞典》:
凑份子(湊份子)
谓各人拿出若干钱合起来送礼或办事。
分類:
各人
送礼
办事
《漢語大詞典》:
烧路头(燒路頭)
(1).旧时迷信的人称“财神”为“路头菩萨”,祭财神消灾求福,谓之“烧路头”。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七七回:“那魔头虽然凶横,一见了外国人,便吓得屁也不敢放了。於是乎一班人做好做歹,要他点香烛赔礼,还要他烧路头。”自注:“烧路头,祀财神也,亦祓除不祥之意。烧路头之典,妓院最盛。”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第七七回:“ 上海 妓院遇了烧路头的日子,便要客人去吃酒,叫做‘綳场面’。”
(2).比喻送礼求情。 钱锺书
《围城》
五:“那女人在房里狠声道:‘打了你耳光,还要教你向我烧路头!’”
分類:
迷信
送礼
求情
人称
财神
消灾
求福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