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迸窜(迸竄)
奔窜;逃窜。后汉书·律历志下“放续前志,以备一家” 刘昭 注引 汉 蔡邕 《戍边上章》:“臣初被考,妻子迸窜。”《后汉书·公孙瓒传》:“ 绍 不能开设权谋,以济君父,而弃置节传,迸窜逃亡。” 晋 陶潜 搜神后记卷二:“ 蜀 贼纵暴,焚烧邑屋,发掘坟壠,民人迸窜。”
分類:奔窜逃窜
《漢語大詞典》:迸逐
驱逐,斥逐。迸,通“ 屏 ”。 唐 元稹 《有鸟》诗之五:“秋鹰迸逐霜鶻远,鵩鸟护巢当昼啼。” 明 刘元卿 《贤奕编·证学》:“ 耿楚侗 先生官南都,有士人为恶僧侮辱,以告先生,白所司治之。其僧逋,先生意第迸逐,不令復係籍本寺,士人未释然,必欲捕而枷之。”
分類:驱逐斥逐
《漢語大詞典》:迸砌
犹迸阶。 宋 赵蕃 《咏笋用昌黎韵》:“迸砌思移石,妨池欲废盆。”
《漢語大詞典》:散迸
走散。 清 顾炎武 《恭谒天寿山十三陵》诗:“一陵立一卫,卫设屯与仓。 居庸 有总兵, 昌平 有侍郎。一朝尽散迸,无復陵京防。”
《國語辭典》:凌迸  拼音:líng bèng
欺凌虐待。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贱妾病馀,不堪凌迸。」
《漢語大詞典》:迸溜
雨水倾泻貌。 唐 姚合 《酬任畴协律夏中苦雨见寄》诗:“散空烟漠漠,迸溜竹修修。” 清 彭孙贻 《徐塘冰陬叹》诗:“大声忽过迸溜下,五岳摇撼摧晶潮。”
分類:雨水倾泻
《漢語大詞典》:迸沫
飞溅的水沫。 唐 冷朝阳 《瀑布泉》诗:“急流难起浪,迸沫祗如烟。”
分類:飞溅水沫
《漢語大詞典》:迸洒(迸灑)
喷涌洒落,迸射。稗海本搜神记卷五:“独坐愁苦,两泪迸洒。”
《漢語大詞典》:迸穴
迸裂而成的洞穴。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粤西游日记二:“从其西渐升而南,迸穴愈多,皆平地下陷,或长如峡,或圆如井。”
分類:迸裂洞穴
《漢語大詞典》:逼迸
(1).指水流喷射或涌流。 唐 萧颖士 《登宜城故城赋》:“崩波 滑臺 ,逼迸 夷门 。”
(2).谓为某事而奔走。 唐 柳宗元 《送从兄偁罢选归江淮诗》序:“逼迸无成,东辕 淮 湖。”
《漢語大詞典》:横迸
犹横流。 晋 潘岳 《寡妇赋》:“口呜咽以失声兮,泪横迸而霑衣。”参见“ 横流 ”。
分類:横流
《國語辭典》:横流(橫流)  拼音:hèng liú
1.水四处漫溢的样子。《孟子。滕文公上》:「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三国演义》第二三回:「臣闻洪水横流,帝思俾乂;旁求四方,以招贤俊。」
2.形容涕泪纵横交流。《史记。卷一一八。淮南王传》:「于是气怨结而不扬,涕满匡而横流。」
3.比喻灾祸、动乱。唐。王维〈谢除太子中允表〉:「复宗社于坠地,救涂炭于横流。」
《骈字类编》:绿迸(绿迸)
唐 符载 绿迸穿篱笋,红飘隔户花。
《漢語大詞典》:风迸
像被疾风猛吹似地迅速散开。 元 宫天挺 《七里滩》第三折:“见旗帜上月华日精,諕的些居民从速风迸。”
《漢語大詞典》:迸缝(迸縫)
裂缝。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游太华山日记:“崖南转折间,泉一方渟崖麓,乃 朝天桥 迸缝而下者,曰 勺冷泉 。”
分類:裂缝
《漢語大詞典》:迸伏
隐伏,逃匿。迸,通“ 屏 ”。宋史·宦者传一·王继恩:“餘贼迸伏山谷间,州县有復陷者。”
分類:隐伏逃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