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耽荒
沉迷惑乱。《淮南子·修务训》:“沉湎耽荒,不可教以道。”百喻经·说人喜瞋喻:“世间饮酒之夫,耽荒酗酒,作诸放逸。”隋书·五行志下:“帝后竟得心疾,耽荒酒色,性急狂暴,数年而崩。”
《國語辭典》:眩晕(眩暈)  拼音:xuàn yūn
因觉得自己或周围的东西在旋转而感到头晕。多因内耳、小脑、延髓等机能障碍所引起。
《漢語大詞典》:营惑(營惑)
(1).亦作“ 营或 ”。惑乱;迷惑。史记·孔子世家:“匹夫而营惑诸侯者罪当诛!”《汉书·刘向传》:“所以营或耳目,感移心意,不可胜载。”新唐书·陈子昂传:“巫鬼淫祀营惑於人者,禁之。”
(2).火星的别称。广雅·释天:“营惑谓之罚星,或谓之执法。”参见“ 荧惑 ”。
《國語辭典》:荧惑(熒惑)  拼音:yíng huò
1.古代指火星。《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察刚气以处荧惑」句下司马贞索隐引《春秋纬。文耀钩》:「赤帝熛怒之神,为荧惑焉,位在南方,体失则罚出。」汉。王充《论衡。变虚》:「有善行必有善政,政善则嘉瑞臻,福祥至。荧惑之星,无为守心也。」
2.迷惑、眩惑。汉。桓宽《盐铁论。论诽》:「夫苏秦张仪,荧惑诸侯,倾覆万乘,使人主失其所持。」也作「营惑」。
《漢語大詞典》:迷溺
迷惑沉溺。 唐 韩愈 《送廖道士序》:“岂吾所谓魁奇而迷溺者邪?” 元 刘埙 隐居通议·理学一:“其视薶头故纸,迷溺训詁,而卒无益於自得者,不差胜乎?” 清 魏源 《太行诸谷》诗之四:“迷溺长不返,应笑 孙登 陋。”
分類:迷惑沉溺
《漢語大詞典》:迷关(迷關)
指令人迷惑的境地。红楼梦第六七回:“ 柳湘莲 见 尤三姐 身亡,痴情眷恋,却被道人数句冷言打破迷关,竟自截髮出家,跟随疯道人飘然而去,不知何往。”儿女英雄传第二一回:“既然打破迷关,若不及早回头,定然皇天不佑。”
《漢語大詞典》:眩真
(1).迷惑真性。文选·何晏〈景福殿赋〉:“多闻多杂,多杂眩真。” 吕向 注:“人之多闻,必有混杂而眩惑其真性。”
(2).以假乱真。 宋 梅尧臣 《余之亲家有女子能点酥为诗并花果麟凤等物一皆妙绝》诗:“名花杂果能眩真,祥兽珍禽得非广。”
《漢語大詞典》:迁惑(遷惑)
改变和迷惑。 宋 程颢 《论君道》:“先王之治,为必可法,不为后世駮杂之政所牵制,不为流俗因循之论所迁惑。” 宋 朱熹 《答吕伯恭书》:“不为异端荒虚浮诞之谈所迁惑,不为世俗卑近苟简之论所拘牵。”
分類:迷惑
《漢語大詞典》:乱惑(亂惑)
(1).昏乱迷惑。《楚辞·天问》:“彼王 紂 之躬,孰使乱惑。”战国策·秦策一:“文士并餝,诸侯乱惑,万端俱起,不可胜理。”
(2).扰乱蛊惑。后汉书·光武帝纪上:“ 盆子 窃尊号,乱惑天下。”
《國語辭典》:媚惑  拼音:mèi huò
以娇媚的姿态使人迷惑。如:「由于受到媚惑,使他做了错误的决定,导致事业的失败。」
《漢語大詞典》:误惑(誤惑)
(1).误加迷恋。《晋书·列女传·刘聪妻刘氏》:“復何面目仰侍巾櫛,请归死此堂,以塞陛下误惑之过。”
(2).贻误迷惑。 宋 司马光 《起请科场札子》:“不可以此轻改成法,復从弊俗,误惑后生。”
《漢語大詞典》:诬惑(誣惑)
欺骗迷惑。后汉书·方术传下·刘根:“ 刘根 者, 颖川 人也。隐居 嵩山 中。诸好事者自远而至,就 根 学道。太守 史祈 以 根 为妖妄,乃收执诣郡,数之曰:‘汝有何术,而诬惑百姓?若果有神,可显一验事。不尔,立死矣。’”
《漢語大詞典》:迷滞(迷滯)
迷惑滞泥。 晋 慧远 《明报应论》:“宜朗以达观,晓以大方,岂得就其迷滞,以为报应之对哉?” 晋 慧远 《明报应论》:“推此而言,则知圣人因其迷滞,以明报应之对,不就其迷滞,以为报应之对也。”
分類:迷惑
《国语辞典》:疑阵(疑阵)  拼音:yí zhèn
扰乱或迷惑对方的安排。如:「故布疑阵」。
《漢語大詞典》:诱怵(誘怵)
亦作“ 诱訹 ”。 诱惑,迷惑。《汉书·武帝纪》“怵於邪説”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如淳 曰:“见诱怵於邪説也。”汉书·贾谊传“怵迫之徒,或趋西东” 颜师古 注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怵,为利所诱訹也。”生经·鳖猕猴经:“其妇不信,谓为不然,又瞋獼猴诱訹我夫,数令出入,当图杀之。”
分類:诱惑迷惑
《國語辭典》:结业(結業)  拼音:jié yè
修业终了。如:「结业典礼在星期六举行。」
《國語辭典》:结习(結習)  拼音:jié xí
1.积习。如:「你再结习不改的话,总有一天会自食恶果的!」
2.佛教用语。指烦恼。《维摩诘所说经。卷中》:「结习未尽,华著身耳。结习尽者,华不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