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昭述
明白记述。宋书·律历志上:“至於 楚 、 郑 《志》、 晋 《乘》、 楚 《杌》之篇,皆所以昭述前史,俾不泯於后。”
分類:明白记述
《韵府拾遗 质韵》:下述
来鹄圣政纪颂君劬臣劳上讨下述
《漢語大詞典》:次述
编次述作。 宋 梅尧臣 《寄宋次道中道》诗:“次述盈百卷,补亡如继 秦 。”
分類:编次述作
《漢語大詞典》:编述(編述)
著述;编辑。亦指著述或编辑之文。 唐 刘知几 史通·六家:“自古帝王,编述文籍,外篇言之备矣。” 宋 袁褧 枫窗小牍卷下:“第奇秘闕逸,较前少损,所增多近代编述耳。”红楼梦第一回:“当此,则自欲将已往所赖天恩祖德……以至今日一技无成、半生潦倒之罪,编述一集,以告天下之人。” 谢觉哉 《学语集锦》:“一种是读书,一种是用书。读是为着用,搜集、考证、编述,供他人使用。”
分類:著述编辑
《分类字锦》:述书(述书)
汉书司马迁传迁既死后其书稍出宣帝时迁外孙平通侯杨恽祖述其书遂宣布焉
分类:外祖孙
《國語辭典》:口述  拼音:kǒu shù
口头叙述。如:「请口述这篇文章的主旨大意。」
《國語辭典》:复述(複述)  拼音:fù shù
1.重复叙述别人或自己说过的话。如:「警察要求被害人,再次复述被抢的经过。」
2.语文教学上指学生把教材内容用自己的话说出来,是练习方法之一。
《漢語大詞典》:修述
学习并阐述、传授。 宋 叶适 《同安县学朱先生祠堂记》:“昔 孔子 既修述 尧 、 舜 、 三代 纪法垂后世,而 黄 、 老 、 申 、 韩 之流亦各自为书。”
《漢語大詞典》:述遵
遵循。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太宗 识终始之义, 景帝 能述遵孝道。” 南朝 齐 王融 《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二:“将使杏花菖叶,耕穫不愆;清甽泠风,述遵无废。”
分類:遵循
《国语辞典》:细述(细述)  拼音:xì shù
详细叙述。《三国演义》第九回:「布又将凤仪亭相遇之事,细述一遍。」《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一切脱帽拉手的虚文,不用细述。」也作「细叙」。
《漢語大詞典》:缵述(纘述)
继承传述。 汉 王逸 《〈离骚〉后序》:“舒肆妙虑,纘述其词。” 宋 洪迈 容斋续笔·资治通鉴:“ 司马公 修资治通鑑……尝以手帖论纘述之要,大抵欲如左传叙事之体。” 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经籍会通三:“六经惟春秋纘述尤盛。” 清 田北湖 《论文章源流》:“昔在 周公 ,纘述 唐 虞 ,宗述 文 武 。”
分類:继承传述
《漢語大詞典》:注述(註述)
犹注释。为古籍作解释。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河水四:“诸注述者咸言 曲沃 在北,此非也。” 北魏 杨衒之 洛阳伽蓝记·景林寺:“﹝ 卢白头 ﹞虽在朱门,以注述为事,注周易行之於世也。”
注释和著述。 明 钱德洪 《〈朱子晚年定论〉序》:“ 朱子 病目静久,忽悟圣学之渊微,乃大悔中年註述误己误人,遍告同志。”
《漢語大詞典》:述律
辽 姓。辽史·后妃传有 太祖 淳钦皇后 述律氏 。
分類:太祖皇后
《國語辭典》:上述  拼音:shàng shù
以上所陈述的内容。多用于文章段落或条文等的结尾。如:「上述各点,请各位确实遵行。」
《漢語大詞典》:述怀(述懷)
陈述情怀,表达志向。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序》:“乃命史臣,累德述怀。” 清 赵翼 瓯北诗话·白香山诗:“閒适,感伤,则随时写景,述怀、赠答之作,故次之。” 朱自清 《〈燕知草〉序》:“其实不但‘一样’,他那洞达名理、委曲述怀的地方,有时竟是出蓝胜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