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41,分30页显示  上一页  1  2  4  5  6  7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记述
自述
赞述
作述
申述
孙述
删述
殚述
尽述
序述
述圣
传述
述宣
载述
颂述
《國語辭典》:记述(記述)  拼音:jì shù
用文字记载叙述。《三国志。卷五三。吴书。薛综传》:「今者见吏,虽多经学,记述之才,如莹者少,是以慺慺为国惜之。」
《國語辭典》:自述  拼音:zì shù
以笔或口,述说自己。如:「六十自述」、「他自述生平,感慨万千。」。唐。白居易 与元九书:「常欲承答来旨,粗论歌诗大端,并自述为文之意,总为一书,致足下前。」
《漢語大詞典》:赞述(贊述)
赞美称述。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文学:“ 謐 见之嗟叹,遂为作《叙》。於是先相非贰者,莫不敛袵讚述。”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其閒妙旨,具诸经论,不復於此,少能讚述,但惧汝曹犹未牢固,略动(重)劝诱尔。” 明 归有光 《嘉靖庚子科乡试对策》之一:“文者,所以讚述往古,传示来裔,著之不刊,垂之无极者也。”
赞美称道。 汉 班固 《高祖泗水亭碑铭》:“叙将十八,赞述股肱。”隋书·薛道衡传:“庶凭毫翰,敢希赞述!” 明 李东阳 《会试策问》之一:“当时文学侍从之臣,往往极其揄扬赞述。” 清 姜绍书 韵石斋笔谈·文王鼎:“ 韩太史 遇 王宪副 仲和 于 燕 邸,赞述此鼎,诧为希覯。”
《漢語大詞典》:作述
(1).创作传述。语本礼记·中庸:“父作之,子述之。” 清 方文 《宋遗民咏·刘会孟辰翁》:“父子擅作述,砥礪在忠孝。”
(2).泛指论著。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固有贤人君子穷极精虑之所作述,而一得之士可以议之者。”
《國語辭典》:申述  拼音:shēn shù
详细叙述。《宋书。卷八七。殷琰传》:「柳伦来奔,具相申述。」也作「申说」。
《韵府拾遗 质韵》:孙述(孙述)
隋书李德林传韩信彭越深明帝子之符孙述隗嚣妙识真人之出
《漢語大詞典》:删述
相传 孔子 序《书》《诗》,又自称“述而不作”见论语·述而。后以“删述”谓著述。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宗经:“自夫子删述,而大宝咸耀。” 唐 李白 《古风》之一:“我志在删述,重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絶笔於获麟。” 清 赵翼 瓯北诗话·李青莲诗:“ 建安 以后,更綺丽不足为法,迨 有唐 文运肇兴,而己适当其时,将以删述,继获麟之后。”
《漢語大詞典》:殚述(殫述)
详尽叙述。多用于否定。《全唐诗话·曹松》引 唐 李肇 《国史补》:“公卿家率以是日拣选东床,车马闐塞,莫可殫述。” 金 王若虚 《史记辨惑十一》:“此类甚多,不可殫述也。”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狐谐:“狐之詼谐,不可殫述。” 梁启超 《立宪派》:“乃至欲参用外人为司法官,诸如此者,不可殫述。”
《国语辞典》:尽述(尽述)  拼音:jìn shù
详细叙述。《红楼梦》第一四回:「又有迎春染病,每日请医服药,看医生启帖症源药案等事,亦难尽述。」
《漢語大詞典》:序述
叙述。三国志·吴志·孙休传:“ 布 得詔陈谢,重自序述。” 清 袁枚 随园诗话卷三:“相与序述前事,彼此慨然。” 陶成章 《浙案纪略序》:“稿既成,即拟付印,同人皆谓序述过详,事机毕露。”
分類:叙述
《漢語大詞典》:述圣(述聖)
(1).称述古圣先王之盛德。 唐 钱起 《奉和中书常舍人晚秋集贤院即事寄徐薛二侍御》:“述圣 鲁 宣父 ,通经 汉 仲舒 。”
(2). 子思 之封号。 元文宗 至顺 二年加封 子思 为 沂国述圣公 。 明 嘉靖 时罢其封爵,但称 述圣 。参阅元史·文宗纪三《续通典·礼十》
《國語辭典》:传述(傳述)  拼音:chuán shù
辗转述说。如:「他神奇英勇的冒险事迹,将永远在人们的口中传述。」
《漢語大詞典》:述宣
(1).继承和发扬。后汉书·皇后纪序:“所以能述宣阴化,修成内则。”
(2).阐述;阐扬。《隋书·音乐志下》:“清庙歌辞,文多浮丽,不足以述宣功德。”
《漢語大詞典》:载述(載述)
记叙,记述。《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记〉序》:“今据闻见,於是载述。” 宋 曾巩 《史馆申请三道札子》:“自 宋 兴以来,名臣良士……或本家有碑誌、行状、纪述之文,或他人为作传记之类,今来所修国史,须合收採载述。”
分類:记叙记述
《漢語大詞典》:颂述(頌述)
赞颂叙述。 汉 班固 《〈典引〉序》:“主上求取其书,竟得颂述功德,言封禪事,忠臣效也。” 清 恽敬 《答伊扬州书》之三:“ 光禄公 人伦模楷,专立祠堂,颂述功德, 敬 得附名其间,可谓幸甚。”
分類:赞颂叙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