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語辭典》:鬼门(鬼門) 拼音:guǐ mén
传说中鬼魂出入阴阳两界的门户。汉。王充《论衡。订鬼》:「沧海之中,有度朔之山,上有大桃木,其屈蟠三千里,其枝间东北曰鬼门,万鬼所出入也。」
《國語辭典》:鬼门关(鬼門關) 拼音:guǐ mén guān
1.传说中阴阳交界的关口。如:「据闻农历七月初一日,鬼门关大开。」后多用以指阴间。如:「他已一命呜呼,进了鬼门关。」
2.地名。位于今广西北流县西。因多瘴病,十去九不回,故称为「鬼门关」。后比喻极为凶险的地方或极难度过的关头。如:「北宜公路的九弯十八拐,被驾驶人视为鬼门关。」
2.地名。位于今广西北流县西。因多瘴病,十去九不回,故称为「鬼门关」。后比喻极为凶险的地方或极难度过的关头。如:「北宜公路的九弯十八拐,被驾驶人视为鬼门关。」
《國語辭典》:鬼门道(鬼門道) 拼音:guǐ mén dào
1.旧称戏台通往后台的门。也称为「古门道」。
2.比喻能灵活运用的特殊门路或办法。如:「他有自己的鬼门道,你别杞人忧天了。」
2.比喻能灵活运用的特殊门路或办法。如:「他有自己的鬼门道,你别杞人忧天了。」
《漢語大詞典》:叠迹(疊跡)
(1).形容众多。《文选·左思〈吴都赋〉》:“跃马叠跡,朱轮累辙。” 李周翰 注:“叠跡累辙,言其众多也。”《文选·江淹〈恨赋〉》:“若迺骑叠跡,车屯轨,黄尘帀地,歌吹四起。” 李善 注:“此言荣贵之子车骑之多也。”《文选·刘孝标〈广绝交论〉》:“彯组 云臺 者摩肩,趋走丹墀者叠跡。” 刘良 注:“摩肩叠跡,言其多也。”
(2).形容急速奔走。 唐 李白 《明堂赋》:“延五更,进百辟,奉珪瓚,献琛帛。顒昂俯僂,儼容叠跡。” 王琦 注:“叠跡者,状其骏奔在庙。”
(3).形容频繁往来进出。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皇朝摛华之彦,叠跡兰臺;捍圉之才,蜚英鳞甸。”
(2).形容急速奔走。 唐 李白 《明堂赋》:“延五更,进百辟,奉珪瓚,献琛帛。顒昂俯僂,儼容叠跡。” 王琦 注:“叠跡者,状其骏奔在庙。”
(3).形容频繁往来进出。 清 钮琇 《觚賸·两大文章》:“皇朝摛华之彦,叠跡兰臺;捍圉之才,蜚英鳞甸。”
《漢語大詞典》:月库(月庫)
唐 代藏帛的府库。因每月有物进出,故称。《新唐书·裴延龄传》:“於是以天下宿负八百万緡析为负库,抽贯三百万緡为賸库,样物三十万緡为季库,帛以素出、以色入者为月库。”《资治通鉴·唐德宗贞元九年》:“染练物则别置月库以掌之。” 胡三省 注:“每月入物,故谓之月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