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697,分47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词典(续上)
还视
补还
外还
引还
晚还
大还丹
夕还
还资
还会
还诏
折还
还军
还奉
还避
交还
《漢語大詞典》:还视(還視)
回头看。《乐府诗集·相和歌辞十二·东门行》:“盎中无斗米储,还视架上无悬衣。” 汉 牟融 《理惑论》:“还视世事,犹临天井而闚谿谷,登 嵩 岱 而见丘垤矣。” 清 王韬 《淞隐漫录·何蕙仙》:“还视车中, 何女 粉汗侵淫,战栗无人色。”
《國語辭典》:补还(補還)  拼音:bǔ huán
偿还亏欠的财物。《清史稿。卷三○八。列传。尹会一》:「臣拟分析种植先后,刊谕老农,督率劝勉。如工本不敷,许借仓谷,秋后补还。」《福惠全书。卷五。莅任部。详文赘说》:「近奉有部文欲追赦前民欠,补还赦后银两。」
分類:偿还赔偿
《骈字类编》:外还(外还)
南史沈道虔传有人窃其园菜者外还见之乃自逃隐待窃者去后乃出
分类:外还
《漢語大詞典》:引还(引還)
率军退回。旧题 汉 李陵 《答苏武书》:“单于谓 陵 不可復得,便欲引还。”后汉书·盖延传:“与中郎将 来歙 攻 河池 ,未尅,以病引还。”
分類:退回
《骈字类编》:晚还(晚还)
南北朝 江淹 山中楚辞六首 其四 忌蟪蛄之蚤吟。惜王孙之晚还。
《漢語大詞典》:大还丹(大還丹)
道教丹药名。又称九还金丹。 唐 白居易 《寻王道士药堂因有题赠》诗:“ 白石先生 小有洞,黄牙姹女大还丹。”云笈七籤卷六八:“大还丹皆因师师相承传之口诀,灵文藏於洞府,金简祕在仙都。”
《骈字类编》:夕还(夕还)
洞冥记有远飞鸡夕则还依人晓则绝飞四海朝往夕还常衔桂枝之实归于南山
《漢語大詞典》:还资(還資)
(1).保佑;资助。《文选·扬雄〈剧秦美新〉》:“逮至大 新 受命,上帝还资,后土顾怀。” 李善 注:“言上帝迴还而资助,后土顾眷而怀归。言天地福祐之也。”
(2).积聚的资财。南齐书·刘祥传:“ 祥 兄 整 为 广州 ,卒官, 祥 就 整 妻求还资,事闻朝廷,於朝士多所贬忽。”南齐书·豫章文献王嶷传:“斋库失火,烧 荆州 还资,评直三千餘万,主局各杖数十而已。”
《漢語大詞典》:还会(還會)
交互缠绕貌。《文选·宋玉〈高唐赋〉》:“榛林鬱盛,葩华覆盖,双椅垂房,纠枝还会。” 李善 注:“还会,交相也。”
分類:交互缠绕
《漢語大詞典》:还诏(還詔)
指古代谏官规谏、纠正皇帝诏书中的违误过失。新唐书·循吏传·卢弘宣:“駙马都尉 韦处仁 拜 虢州 刺史, 弘宣 谓非所任,还詔不下。”
《漢語大詞典》:折还(折還)
曲行。古代礼节,表示行进的一种步法。礼记·玉藻:“古之君子必佩玉……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郑玄 注:“折还,曲行也,宜方。” 孔颖达 疏:“曲行,谓屈曲而行也,假令从北嚮南行,曲折而东嚮也。”
折合归还。 宋 苏辙 龙川略志卷八:“米陈不免贱卖,今欲逐时先借,而令 浙 中以上供米价买银折还,岂不两便。”
《漢語大詞典》:还军(還軍)
(1).回师。史记·高祖本纪:“乃封 秦 重宝财物府库,还军 霸上 。”新唐书·陆贽传:“陛下幸听臣计,使 芃 还军援 洛 。”《东周列国志》第三回:“人马盘踞京城,终日饮酒作乐,絶无还军归国之意。”
(2).谓因故离队的军人重新返回军队。朱子语类卷一二○:“今且理会一件要紧事,如国家养许多归明归正及还军年老者,费粮食供之,州郡困乏。”
《漢語大詞典》:还奉(還奉)
犹奉还。《西游记》第五十回:“这斋饭连鉢盂,小神收下,让 大圣 身轻好施法力。待救 唐僧 出难,将此斋还奉 唐僧 。”
《漢語大詞典》:还避(還避)
回避。新唐书·礼乐志五:“博士答再拜,皇子还避,遂进,跪取篚。”
分類:回避
《國語辭典》:交还(交還)  拼音:jiāo huán
交回、归还。如:「警察把招领的东西交还给失主。」《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三五回:「第二个是仍然交还阿七妈,叫他拿了这个凭据,和你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