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煞回
旧俗谓人死若干天后,魂魄返回故宅,有煞神随之,称“煞回”。 清 钱大昕 恒言录·俗仪:“今俗丧家於八九日后,谓之煞回。子孙亲戚都出避外舍。”
《国语辞典》:回籍  拼音:huí jí
返回生长的地方。如:「回籍探望亲友、故人。」
《漢語大詞典》:鸟折(鳥折)
像飞鸟折回。形容快速返回。 汉 桓宽 盐铁论·备胡:“利则虎曳,病则鸟折,辟锋鋭而牧罢极。”
《国语辞典》:弃官归乡(弃官归乡)  拼音:qì guān guī xiāng
抛弃官职,返回家乡。《三国演义》第一○回:「曾拜黄门侍郎,后弃官归乡,今与其叔同投曹操。」
《国语辞典》:乐而忘归(乐而忘归)  拼音:lè ér wàng guī
高兴无比而忘了返回。《史记。卷四三。赵世家》:「缪王使造父御,西巡狩,见西王母,乐之忘归。」《晋书。卷八六。张轨传》:「周穆王见西王母,乐而忘归,即谓此山。」也作「乐而忘返」。
《国语辞典》: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拼音:bì qí ruì qì,jí qí duò guī
避开敌军初征时的旺盛斗志,待其松懈返回时再予攻击。《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明。涂泽民〈与李总兵书〉:「法曰:『实而备之,强而避之。』又曰:『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虽常谈,实万古用兵之要诀。」
《国语辞典》:叶落粪本(叶落粪本)  拼音:yè luò fèn běn
树叶凋落,化为肥料,仍为根吸收。比喻事物最后终须返回本源。也作「叶落归根」。
《国语辞典》:二返投唐  拼音:èr fǎn tóu táng
第二次返回。如:「而今既然二返投唐的再到北平,一定要弄一手儿漂亮的教你们瞧瞧。」也作「二返回头」。
分类:二次返回
《漢語大詞典》:反铅(反鉛)
沿原路返回。荀子·礼论:“今夫大鸟兽,则失亡其羣匹,越月踰时,则必反铅;过故乡则必徘徊焉,鸣号焉,躑躅焉,踟蹰焉,然后能去之也。” 杨倞 注:“铅与沿同,循也。礼记作‘反巡过故乡’。”
分類:原路返回
《漢語大詞典》:返销(返銷)
指产品返回产地销售。 高梦龄 《浮云》十七:“他不打算先还借贷,也不去领度命的返销粮。” 李叶 《中国当代土皇帝》第一章:“古城家电抢购风又加了油,‘大河’彩电全部调出古城,在当地要买‘大河’是难上加难,除非外地返销,否则就是谁愿出高价,也没门儿。”
《漢語大詞典》:返本还源(返本還源)
(1).返回原地。五灯会元·临济宗·洞山梵言禅师:“腊月二十日,一年将欲尽,万里未归人,大众,总是他乡之客,还有返本还源者么?”
(2).恢复根本。 宋 赞宁 宋高僧传·护法·唐朗州药山惟严:“大抵谓本性明白,为六情玷污,迷而不返,今牵復之,犹地雷之復见天地心矣,即内教之返本还源也。”
《國語辭典》:回老家  拼音:huí lǎo jiā
1.回到祖籍地或出生地。如:「我每年都会回老家陪父母过年。」
2.死亡。如:「那个人因得了绝症,没多久就回老家了。」
《國語辭典》:归心似箭(歸心似箭)  拼音:guī xīn sì jiàn
形容回家的心意非常迫切。《镜花缘》第四九回:「不多时,穿过松林,渡过小溪,过了水月村,越过镜花岭,真是归心似箭!」《东欧女豪杰》第五回:「兄弟归心似箭,恨不能插了翅膀立刻就飞到家里去。」也作「归心如箭」。
《國語辭典》:得胜回朝(得勝回朝)  拼音:dé shèng huí cháo
朝,朝廷。得胜回朝指作战胜利返回京城奏捷。后泛指战胜而归或形容胜利者骄横自得。元。无名氏《小尉迟》第二折:「老将军,你这一去,小心在意者,若得胜还朝,圣人自有加官赐赏哩。」《官场现形记》第四八回:「毕竟土匪是乌合之众,那里禁得起这大队人马,不下三个月,土匪也平了,……于是得胜回朝。」
《漢語大詞典》:出告反面
外出和返回都要禀告父母。礼记·曲礼上:“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南史·张稷传:“出告反面,如事生焉。”旧五代史·晋书·张仁愿传:“兄 仁颖 , 梁 朝仕至诸卫将军,中年以风恙废於家凡十餘年, 仁愿 事之,出告反面,如严父焉,士大夫推为孝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