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漕台(漕臺)
漕运总督。主管漕粮的取齐、上缴、监押、运输等。 宋 洪迈 《夷坚支乙志·一明主簿》:“﹝ 刘策 ﹞时春秋已高,侍从中有矜其潦倒者,为移书漕臺,得摄 松溪 主簿。”《官场现形记》第四六回:“漕臺请他喫饭,都是锁了舱门才去的。”《老残游记》第七回:“当年他老爷做过我们的漕臺。”
《國語辭典》:飞桥(飛橋)  拼音:fēi qiáo
高架的桥。《后汉书。卷八八。西域传。大秦传》:「而道多猛虎、师子,遮害行旅,不百馀人,赍兵器,辄为所食。又言有飞桥数百里可度海北。」《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更作两条飞桥,横空而上,乃为壮观。」
《國語辭典》:海运(海運)  拼音:hǎi yùn
1.利用船舶在海上运输。如:「这批救济品经由海运送抵非洲。」
2.在海面上振翅飞行时,使水发生波动。《庄子。逍遥游》:「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漢語大詞典》:在途
处在运输途中。例如:在途食品预计三天后运抵。
《國語辭典》:流放  拼音:liú fàng
将罪犯放逐到偏远处。《汉书。卷二六。天文志》:「八月丁巳,悉复蠲除之,贺良及党与皆伏诛流放。」
《國語辭典》:水运(水運)  拼音:shuǐ yùn
水路运输。利用船舶等交通工具在河道或海洋上运送货物。《后汉书。卷五八。虞诩传》:「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馀万。」
《國語辭典》:营运(營運)  拼音:yíng yùn
经营。如:「这家公司营运状况甚佳。」
《國語辭典》:马队(馬隊)  拼音:mǎ duì
1.骑兵队伍。如:「这支马队看起来雄赳赳、气昂昂,好不神气。」《水浒传》第七六回:「八方摆布的铁桶相似,阵门里马军随马队,步军随步队,各持钢刀大斧,阔剑长鎗,旗幡齐整,队伍威严。」
2.有组织的马匹队伍,多用于运输货物。如:「这支马队驮著货物,不知要去何方?」
《漢語大詞典》:岁漕(歲漕)
谓每年由水路运输粮食至京师或指定地点。 宋 欧阳修 《泗州先春亭记》:“ 泗 ,天下之水会也,岁漕必廪於此。”宋史·食货志上三:“ 宋 岁漕以广军储、实京邑。” 清 阮葵生 茶馀客话卷三:“ 嘉祐 四年,詔所运菽,减漕船三百艘。自是岁漕三河而已。”
《國語辭典》:陆运(陸運)  拼音:lù yùn
以铁路、公路等陆地交通工具进行的运输。如:「这批补给物品已由陆运运抵前方。」明。沈德符《万历野获编。卷一二。河漕》:「稍加脩葺,必可行舟,是在按求古迹,何处可避险,何处可陆运,何处可立仓倒运,何处可造舡装运,勿惮一劳,而失永利。」
《國語辭典》:运道(運道)  拼音:yùn dào
运气。如:「哎,不说也罢!今年的运道真是坏透了!」
《漢語大詞典》:中转(中轉)
(1).交通运输部门指旅客中途转换交通工具。 陈原 《社会语言学》8.6:“从这飞机下来的旅客只是中转旅客。”
(2).中间转折。 薛暮桥 《利用价值规律来为经济建设事业服务》:“应该让供销合作社自己在城市出售自己收购的产品,减少一个中转环节。”
《漢語大詞典》:马纲(馬綱)
指成批的马编纲运输, 宋 代或把马百匹编为一 纲 。 宋 王应麟 玉海·兵制十四·马政下:“兵侍 王之奇 言 蜀 马纲烦费,请于 成都 、 兴元 、 襄阳 各置司牧营,詔宣抚使相度。” 宋 王应麟 玉海·兵制十四·马政下:“马必四尺二寸以上,每百匹为一纲。”宋史·职官志七:“岁发马纲应副屯驻军及三衙之用。”
《漢語大詞典》:出夫(出伕)
抽出人或被派出去作临时性的修建、运输等事的伕役。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三:“不知怎么搞的,连 暖水屯 的人谁该做甲长,谁该出钱、出伕,都得听他的话。”吕剧《李二嫂改嫁》第六场:“ 张小六 出伕走了好几个月,也许她忘了 张六 爱上了俺。”
被逐出的赘婿。 汉 刘向 说苑·尊贤:“ 太公望 ,故老妇之出夫也, 朝歌 之屠佐也, 棘津 迎客之舍人也,年七十而相 周 ,九十而封 齐 。”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出夫:“説苑云, 太公望 ,故老妇之出夫也。按:娶妻故有出妇,赘壻则有出夫。 太公汲 人,避 紂 于 东海 ,为赘壻,又被出耳。”
《漢語大詞典》:官般
由政府负责运输。般,通“ 搬 ”。 宋 代盐运有官般法,官府设转般仓于适中地,转盐就商,或待官卖。宋史·食货志下五:“九年正月,以 福建 盐自来运卖,近为钞法敷扰害民,於是詔 福建 转运司,诸州盐纲依旧官般官卖。”文献通考·征榷十四:“ 闽 广 之盐,自祖宗以来,漕司官般官卖,以给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