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67,分25页显示  上一页  7  8  9  10  11  13  14  15  16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求瑕
九过
首过
过患
司阙
咎征
隙罅
衅咎
箴阙
酒失
前恶
疮痂
遗误
司聪
小累
《漢語大詞典》:求瑕
寻觅疵病或过失。含有故意挑剔之义。北史·崔浩传:“南镇诸将,闻而生羡,亦欲南抄,以取资财。是以妄张贼势,披毛求瑕,冀得肆心。” 宋 欧阳修 《论杜衍范仲淹等罢政事状》:“夫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则未为小人之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为一二求瑕,惟有指以为朋,则可一时尽逐。”
《漢語大詞典》:九过(九過)
九种过失。
分類:九种过失
《漢語大詞典》:首过(首過)
自己承认、交代过失。后汉书·刘焉传:“皆校以诚信,不听欺妄,有病但令首过而已。” 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德行:“ 王子敬 病篤,道家上章应首过,问 子敬 ‘由来有何异同得失?’ 子敬 云:‘不觉有餘事,唯忆与 郗 家离婚。’”
《漢語大詞典》:过患(過患)
(1).过失与忧患。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自 子游 、 子夏 、 荀况 、 孟軻 、 枚乘 、 贾谊 、 苏武 、 张衡 、 左思 之儔,有盛名而免过患者,时復闻之,但其损败居多耳。”百喻经·磨大石喻:“憍慢贡高,增长过患。”《坛经·付嘱品》:“若著相於外而作法求真,或广立道场説有无之过患,如是之人累劫不得见性。”
(2).祸患;不良的后果。 唐 张怀瓘 《评书药石论》:“至若曲情顾旨,必无过患,臣深知之。”
《漢語大詞典》:司阙(司闕)
负责纠正过失的官员。 宋 陈亮 《上光宗皇帝鉴成箴》:“草茅作箴,敢告司闕。”
《國語辭典》:咎徵  拼音:jiù zhēng
天灾的徵验。《书经。洪范》:「曰咎徵,曰狂,恒雨若。曰僭,恒旸若。」唐。李邕〈大唐赠歙州刺史叶公神道碑〉:「入自卧内,问以咎徵。」
《國語辭典》:隙罅  拼音:xì xià
裂缝。宋。苏轼〈白水山佛迹岩〉诗:「至今馀隙罅,流出千斛乳。」
《漢語大詞典》:衅咎(釁咎)
过失,罪过。 汉 刘向 说苑·正谏:“民之衅咎,血成於通涂。” 晋 葛洪 抱朴子·百里:“百姓不堪,起为盗贼,衅咎发闻,寘于丛棘。”《南史·王藻传》:“尚主之门,往往絶嗣;駙马之身,通离衅咎。”
分類:过失罪过
《漢語大詞典》:箴阙(箴闕)
谓规戒过失。 晋 葛洪 抱朴子·汉过:“进则切辞正论,攻过箴闕;退则端诚杜私,知无不为。” 南朝 宋 颜延之 《三月三日曲水诗序》:“箴闕记言,校文讲艺之官,采遗於内。”
分類:规戒过失
《漢語大詞典》:酒失
酒后的过失。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 夫 数以酒失得过丞相。”晋书·陶侃传:“ 侃 悽怀良久曰:‘昔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踰。’”资治通鉴·后梁均王贞明三年:“王惶恐叩头,谢 承业 曰:‘吾以酒失忤 七哥 ,必且得罪於太夫人, 七哥 为吾痛饮以分其过。’”
分類:酒后过失
《漢語大詞典》:前恶(前惡)
(1).前人的罪过。国语·晋语五:“国之良也,灭其前恶,是故 舜 之刑也殛 鮌 ,其举也兴 禹 。”
(2).以前的过失。左传·定公五年:“善,使其復所,吾以志前恶。” 唐 崔颢 《赠怀一上人》诗:“作礼懺前恶,洁诚期后因。”
(3).旧有的嫌隙。史记·匈奴列传:“朕与单于皆捐往细故,俱蹈大道,堕坏前恶,以图长久,使两国之民若一家子。”
《國語辭典》:疮痂(瘡痂)  拼音:chuāng jiā
疮口瘉合时表面所结的硬块。
《漢語大詞典》:遗误(遺誤)
亦作“ 遗悮 ”。
(1).遗漏和错误;过失。后汉书·列女传·蔡琰:“於是缮书送之,文无遗误。”北史·杨汪传:“时繫囚二百餘人, 汪 通宵究审,詰朝而奏,曲尽事情,一无遗误,帝甚嘉之。” 宋 梅尧臣 《王侍讲原叔挽词》之一:“博古无遗悮,遭时有重名。” 明 余继登 《典故纪闻》卷十六:“近日讲官小有遗误,遽遭纠劾,荷蒙圣恩,时置不问。” 丁玲 《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二六:“只要调查周到,没有遗误就行。”
(2).贻误;耽误。 清 吴仪 《〈长生殿〉序》:“然 则成 ( 高明 )以‘不寻宫数调’自解,韵每混通,遗悮来学。”儿女英雄传第十八回:“他老羞变怒,便借桩公事,参了这位爷一本,道他‘刚愎任性,遗误军情’。”清史稿·食货志三:“且虑运军裁革,遗误漕运。” 郭沫若 《黑猫》七:“我只以为这是我们大哥耽溺于腐化的生活而遗误了国家的大业。”
《漢語大詞典》:司聪(司聰)
(1).谓司听察。指弹劾纠察。左传·昭公九年:“女为君耳,将司聪也。” 晋 陶潜 《酬丁柴桑》诗:“秉直司聪,惠于百里。” 逯钦立 校注:“司聪,为皇帝听察民隐。” 唐 元稹 《杨汝士授右补阙制》:“我国家设司諫署,以神明其耳目……方我倾听之始,命尔司聪之荣。”
(2).官名。 新莽 设置。负责听察臣下过失。参阅汉书·王莽传中
《漢語大詞典》:小累
小过失;小牵累。新唐书·宗室宰相传·李夷简:“坐小累,下迁 虔州 司户参军。”宋史·苏轼传:“若深罪确,则於太皇太后仁政为小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