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方隅  拼音:fāng yú
部分区域。《晋书。卷四二。列传。唐彬》:「广武将军唐彬受任方隅,东禦吴寇,南临蛮越,抚宁疆场,有绥禦之绩。」
《漢語大詞典》:戍兵
戍守边疆的士兵。 前蜀 韦庄 《悯耕者》诗:“如今暴骨多於土,犹点乡兵作戍兵。” 宋 曾巩 《请减五路城堡札子》:“臣尝议今之兵,以谓西北之宜,在择将帅;东南之备,在益戍兵。” 清 查慎行 《随猎归途》诗:“官马散随黄犊卧,戍兵秋较老农閒。”
《國語辭典》:戍卒  拼音:shù zú
旧时守边的军士。《文选。扬雄。羽猎赋》:「储积共偫,戍卒夹道。」唐。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诗:「默思失业途,因念远戍卒。」也称为「戍人」。
《國語辭典》:边将(邊將)  拼音:biān jiàng
戍守边境的将领。《后汉书。卷五一。李陈庞陈桥列传。陈龟》:「家世边将,便习弓马,雄于北州。」《三国志。卷五一。吴书。宗室传。孙韶》:「韶为边将数十年,善养士卒,得其死力。」
《漢語大詞典》:古戍
边疆古老的城堡、营垒。 唐 陶翰 《新安江林》诗:“古戍悬渔网,空林露鸟巢。” 宋 韩琦 《过故关》诗:“古戍餘荒堞,新耕入乱山。” 明 刘基 《古戍》诗:“古戍连山火,新城殷地笳。” 清 林则徐 《出嘉峪关感赋》诗:“ 长城 饮马寒宵月,古戍盘雕大漠风。”
《漢語大詞典》:行边(行邊)
巡视边疆。 宋 曾巩 《太子宾客致仕陈公神道碑铭》:“知州事 刘夔 刘 沅 ,继出行边,公实总州任,内脩民事,外奉师费。” 明 许景樊 《塞上》诗:“将军鼓角行边急,公主琵琶説怨偏。” 清 侯方域 《宁南侯传》:“司徒公行边至 黄花镇 上,遇大炮灾。”
分類:巡视边疆
《漢語大詞典》:远戍(遠戍)
(1).谓戍守边疆。 汉 蔡邕 《述行赋》:“勤诸侯之远戍兮,侈 申子 之美城。”后汉书·庞参传:“重之以大军,疲之以远戍,农功消於转运,资财竭於徵发。” 明 焦竑 玉堂丛语·企羡:“尔乡 刘司马 远戍西鄙,今安否?”
(2).边境的军营、城堡。 唐 王昌龄 《从军行》之七:“人依远戍须看火,马踏深山不见踪。” 明 冯梦龙 《精忠旗·狱中哭啼》:“试看那远戍埋云,惨惨昏昏。”
《國語辭典》:征戍  拼音:zhēng shù
出征,防守边疆。唐。沈佺期 古意呈补阙乔知之诗:「九月寒砧催木叶,十年征戍忆辽阳。」唐。高适〈燕歌行。序〉:「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國語辭典》:戍边(戍邊)  拼音:shù biān
守卫边疆。唐。杜甫〈兵车行〉:「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漢語大詞典》:远役(遠役)
谓到远方服役,戍守边疆。后汉书·西南夷传·夜郎:“朝议以为郡在边外, 蛮夷 喜叛,劳师远役,不如弃之。” 元 姚燧 《皇太后尊号玉册文》:“臣在先朝,受詔漠北,往抚诸军,可谓远役。”
《漢語大詞典》:边功(邊功)
(1).指守卫、开拓或治理边疆所立下的功勋。 唐 陈子昂 《题祀山烽树赠乔十二侍御》诗:“ 汉 庭荣巧宦,云阁薄边功。”《水浒传》第二回:“朕欲要抬举你,但有边功,方可升迁。”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四章第一节:“ 唐 在 安 史 乱前是强大国, 唐玄宗 又是爱好边功的皇帝,为本身安全决不退出西域,也同样是有理由的。”
(2).犹边事。后汉书·李恂陈禅等传赞:“ 龟 习边功, 参 起徒中。” 明 袁宏道 《逋赋谣》:“东封西款边功多, 江 淮 陆地生洪波。”
《漢語大詞典》:诸蕃(諸蕃)
指边疆各少数民族。新唐书·吐蕃传上:“且 莫贺延磧 袤二千里,无水草,若北接虏, 唐 兵不可度而北,则 伊西 、 北庭 、 安西 诸蕃悉亡。”
《漢語大詞典》:三危
(1).三件可危之事。《淮南子·人间训》:“天下有三危:少德多宠,一危也;才下而位高,二危也;身无大功而受厚禄,三危也。”
(2).古代西部边疆山名。书·禹贡:“ 三危 既宅。” 孔 传:“ 三危 为西裔之山也。”孟子·万章上:“ 舜 流 共工 於 幽州 ,放 驩兜 於 崇山 ,杀 三苗 於 三危 ,殛 鯀 於 羽山 ,四罪而天下咸服,诛不仁也。”按:关于 三危 的位置,说法不一。一说今 甘肃 敦煌 三危山 即古 三危 。一说在 甘肃 岷山 之西南。一说在 云南 。参见“ 三危山 ”。
《漢語大詞典》:三危山
(1).在 甘肃省 敦煌县 东南,属 祁连山脉 。三峰耸峙,其势欲坠,故名。西与 大沙山 间有著名的 敦煌 石窟。《书·尧典》“窜 三苗 於 三危 ,”一说即指此山。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禹贡山水泽地所在:“ 三危山 在 燉煌县 南。” 林染 《请出洞吧飞天》诗:“弹着你的琵琶,奏着你的笙箫,请下山吧, 三危山 的歌仙!”
(2).传说中的仙山。山海经·西山经:“又西二百二十里,曰 三危之山 ,三青鸟居之。” 晋 陶潜 《读山海经》诗之五:“朝为 王母 使,暮归 三危山 。”
《漢語大詞典》:近边(近邊)
(1).接近边疆。《汉书·陈汤传》:“单于长婴大罪,必遁逃远舍,不敢近边。”
(2).附近。大智度论·初品中住王舍城释论:“譬如毒草生处,近边必有良药。” 周立波 《牛》:“牛头转过来,用它的嘴唇去触前脚近边的地方。” 浩然 《苍生》第二十段:“远处,小河里有青蛙的鼓噪;近边,树上的宿鸟抖动翅膀。”
《漢語大詞典》:边圉(邊圉)
(1).边疆,边地。 宋 苏轼 《张文定公墓志铭》:“ 太祖 不勤远略,如 夏州 李彝兴 、 灵武 冯暉 、 河 西 折御卿 ,皆因其酋豪,许以世袭,故边圉无事。” 明 陈汝元 《金莲记·释愤》:“僕拟奏闻于閶闔,君当报效于边圉。”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西藏民变档案》:“一面咨催 马维騏 迅赴 鑪城 ,审度情形,相机攻剿,以靖边圉。”
(2).犹边缘。 徐珂 《清稗类钞·赌博·纸牌之博》:“且自一至九,刻画其边圉曰刻画品,各有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