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时辰(時辰)  拼音:shí chen
1.将一天按照十二地支的顺序,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等十二个时段,此种两小时为一时段,称为「时辰」。《三国演义》第五九回:「相谈有一个时辰,方回马而别,各自归寨。」《老残游记》第一六回:「老残蘸墨就写,写两行,烘一烘,不过半个多时辰,信已写好。」
2.时刻、时候。《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初刻拍案惊奇》卷五:「就是因缘了,时辰未到,要早一日,也不能够。」
《漢語大詞典》:辰极(辰極)
北斗。文选·嵇康〈琴赋〉:“披重壤以诞载兮,参辰极而高驤。” 吕向 注:“辰极,北斗也。” 宋 石介 《感事》诗:“帝宅居土中,紫垣当辰极。” 明 何景明 《万岁节》诗:“北望看辰极,孤城首重回。”
分類:北斗
《漢語大詞典》:二辰
指日、月。尚书大传卷三:“其二辰以次相将,其次受之。” 郑玄 注:“二辰,谓日、月也。”宋书·志序:“然则自 汉高帝 五年之首冬,暨 宋顺帝 昇明 二年之孟夏,二辰六沴,甲子无差。”
分類:日、月
《漢語大詞典》:花辰
指春天的美好时光。 明 何景明 《送施御史便道寿母次韵》:“绣衣真昼锦,彩服更花辰。”
《骈字类编》:熙辰
宋史乐志熙辰礼备济济雍雍
《國語辭典》:忌辰  拼音:jì chén
人去世的日子,旧俗在此日禁止娱乐行为,故称为「忌辰」。明。高明《琵琶记。五娘寻夫上路》:「但过小祥忌辰,展开与他烧些香纸,奠些凉浆水饭,也是奴家心素。」《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七:「过了两日,却是亡夫忌辰。」也称为「忌日」。
分類:忌辰忌日
《漢語大詞典》:辰象
(1).天象。指日、月、星。文选·沈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公含辰象之秀德,体河岳之上灵。” 吕向 注:“辰象,日、月、星也。”
(2).星象。指列星。 唐 刘知几 史通·叙事:“桑榆既夕,而辰象粲然。”
《國語辭典》:辰时(辰時)  拼音:chén shí
旧式计时法指上午七点到九点的时间。
《漢語大詞典》:五辰
古代谓五星分主四时(木主春、火主夏、金主秋、水主冬、土分属四时),故称四时为“五辰”。书·皋陶谟:“抚于五辰,庶绩其凝。” 孔 传:“言百官皆抚顺五行之时,众功皆成。” 孔颖达 疏:“五行之时即四时也。” 黄生 义府·五辰:“五行之精,上为五星。五辰,即五星也。五行旺于四时,故谓四时为五辰。” 南朝 梁元帝 《请于州立学校表》:“抚五辰而建五长,播九德而导九州。”
《漢語大詞典》:辰居
宸居。帝王居处。 南朝 宋 谢庄 《歌太祖文皇帝》:“维天为大,维圣祖是则,辰居万宇,缀旒下国。” 南朝 梁 江淹 《萧骠骑谢甲仗入殿表》:“官骑辰居,羽林天部。”一本作“ 宸居 ”。
《漢語大詞典》:司辰
(1).主管时令。 汉 祢衡 《鹦鹉赋》:“若迺 少昊 司辰, 蓐收 整轡,严霜初降,凉风萧瑟。” 唐 陈子昂 《饯陈少府从军序》:“尔其苍龙解角,朱鸟司辰,溽景薰天,炎光析地。”
(2).官名。 唐 代司天台之属官。掌知漏刻。参阅旧唐书·职官志二
《漢語大詞典》:比辰
近时;近日。 宋 梅尧臣 《十一月二十三日欧阳永叔刘原甫范景仁何圣徒见访之什》诗:“尔后几千载,此贤埋埃尘。谁谓四君子,蹈古犹比辰。” 宋 苏轼 《答范梦得书》之二:“久不奉书,愧负不可言,不审比辰起居佳否?”
分類:近时近日
《漢語大詞典》:丁辰
适逢其时。后汉书·班固传:“逢吉丁辰,景命也。” 李贤 注:“丁,当也。辰,时也。景,大也。逢休吉之代,当封禪之时,此为天子之大命也。”
《漢語大詞典》:辰巳
东南方。古代阴阳五行家将十二地支和四方相配,子在正北,卯在正东,午在正南,酉在正西。辰巳在卯午之间,于位为东南方。《淮南子·天文训》:“子午卯酉为二绳,丑寅辰巳未申戌亥为四鉤。” 汉 王充 论衡·言毒:“辰巳之位在东南。” 晋 成公绥 《天地赋》:“ 崑崙 镇於阴隅,赤县据於辰巳。”
《骈字类编》:南辰
唐 吕岩 七言 其二十三 左掌南辰攀鹤羽,右擎北极剖龟心。
宋 汪元量 江陵 北斗回秋柄,南辰耿夜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