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5,分9页显示  上一页  4  5  6  7  8
分类词汇(续上)
见猊辨色
明辨是非
厘剔
离言辨白
离经辨志
《漢語大詞典》:见猊辨色
通过观察脸色来辨别对方的心思。形容为人机灵。
《國語辭典》:明辨是非  拼音:míng biàn shì fēi
清楚的分辨是与非。如:「不能明辨是非,就不会是好法官。」
《漢語大詞典》:厘剔(釐剔)
(1).清理剔除;革除。明史·黄镐传:“ 镐 有才识,敏吏事,理盐政,多所釐剔,时论称之。”《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四回:“他要是将一省的弊竇都釐剔乾净,他又从那里调剂私人呢?”
(2).指甄别、辨别。 清 林则徐 《会札南澳镇谕令长山尾等洋外船一律呈缴烟土稿》:“查中路本係外夷通市处所,乃夷船来往所必经,良贾奸商难以分辨,是以办理之法,不得不加意釐剔。”
(3).整理修订。 清 程伟元 《〈红楼梦〉序》:“然漶漫不可收拾,乃同友人细加釐剔,截长补短,钞成全部,復为鐫板,以公同好。”
《漢語大詞典》:离言辨白(離言辨白)
分析文句,辨别文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定势:“世之作者,或好烦文博採,深沉其旨者;或好离言辨白,分毫析釐者。所习不同,所务各异。” 詹鍈 义证引 潘重规 《读〈文心雕龙〉札记》:“按‘白’疑当作‘句’,形近之讹……又《丽辞》篇云:‘至 魏 晋 羣才,析句弥密,联字合趣,剖毫析釐。’皆与离言辨句之旨合。”
《漢語大詞典》:离经辨志(離經辨志)
分析经籍义理,读断文句,辨别学习之意向。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羣。” 郑玄 注:“离经,断句絶也;辨志,谓别其心意所趣乡也。” 孔颖达 疏:“离经,谓离析经理,使章句断絶也;辨志,谓辨其志意趋向习学何经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