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25  26  27  28  29  31  32  33  34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敦辞
唱辞
诙辞
敬辞
黄辞
交辞
鲠辞
冠辞
内辞
朴辞
冗辞
姱辞
盟辞
慢辞
误辞
《漢語大詞典》:敦辞(敦辭)
治词,措词。 汉 蔡邕 《月令问答》:“敦辞托説,审求历象,其要者莫大於《月令》。”
分類:措词
《漢語大詞典》:唱辞(唱辭)
见“ 唱词 ”。
《國語辭典》:唱词(唱詞)  拼音:chàng cí
歌曲或戏曲里供歌唱的文字部分。
《漢語大詞典》:诙辞(詼辭)
戏谑之辞。 宋 苏轼 《坤成节集英殿宴教坊词·勾杂剧》:“暂回舞缀,少进詼辞。上悦天颜,杂剧来歟!”
分類:戏谑
《國語辭典》:敬辞(敬辭)  拼音:jìng cí
语气恭敬的辞语。如阁下、贵公司等。
《韵府拾遗 支韵》:黄辞(黄辞)
齐书明帝纪诏曰上览易遗下情难达是以甘棠见美肺石流咏自月一视黄辞如有含枉不申怀直未举者莅民之司并任厥失
《漢語大詞典》:交辞(交辭)
犹交谈。孔丛子·儒服:“﹝先君﹞南游过乎 阿谷 ,而交辞於漂女,信有之乎?”
分類:交谈
《漢語大詞典》:鲠辞(鯁辭)
刚直的言辞。 唐 黄滔 《巫比》:“呜呼?设直士世用之如邪巫,鯁辞国纳之如簧言,则有国有家者何逮乎患!”
分類:刚直言辞
《漢語大詞典》:冠辞(冠辭)
古代行冠礼时的祝词。 晋 张华 博物志卷八:“ 成王 冠, 周公 使祝 雍 曰:‘辞达而勿多也。’祝 雍 曰:‘近於民,远於佞,近於义,嗇於时,惠於财,任贤使能……’右 孝昭 用《成王冠辞》。”
分類:冠礼祝词
《漢語大詞典》:内辞(内辭)
(1).谓为本国君侯讳饰之辞。《公羊传·桓公十八年》:“夫人外者何?内辞也。” 何休 注:“内为公讳辞。”《穀梁传·桓公十年》:“秋,公会 卫侯 于 桃丘 ,弗遇。弗遇者,志不相得也。弗,内辞也。” 范宁 注:“倡会者 卫 , 鲁 至 桃丘 而 卫 不来,故书‘弗遇’以杀耻。”
(2).泛指隐微不显之辞。《穀梁传·隐公三年》:“其日有食之何也?吐者外壤,食者内壤。闕然不见其壤,有食之者也。有内辞也,或外辞也。” 钟文烝 补注:“‘有’之疑为内辞其辞最微……‘或’之疑为外辞,其辞较著。”
(3).对内的言词。礼记·曲礼下“内事曰孝王某,外事曰嗣王某” 清 朱彬 训纂:“是在内从内辞,在外从外辞。”
《漢語大詞典》:朴辞(朴辭)
质朴而不文饰之辞。 罗惇曧 《文学源流》:“若夫金人垂铭,丹书著戒,词非甚质,恐未足徵。惟道言错见群籍,乃有朴辞,意者简直易传,或未尽依托。”
《漢語大詞典》:冗辞
1.亦作"冗辞"。
2.谓不当而无用的言辞。
《漢語大詞典》:姱辞(姱辭)
美好的言词。 唐 柳宗元 《吊屈原文》:“耀姱辞之曭朗兮,世果以是之为狂。”
分類:美好言词
《漢語大詞典》:盟辞(盟辭)
即盟文。 范文澜 蔡美彪 等《中国通史》第三编第六章第一节:“盟辞大意是 唐 南诏 各守疆界,不相侵犯,保持和好关系, 南诏 不与 吐蕃 私下交通。”参见“ 盟文 ”。
分類:六章
《漢語大詞典》:盟文
盟誓的文辞。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蜀 闻 权 践阼,遣使重申前好。 综 为盟文,文义甚美。” 郭沫若 《侯马盟书试探》:“古时莅盟,除总序外,人各具一盟书,盟文相同,而人名各异,不是把所有莅盟者之名字写在一通盟文之上。”
分類:盟誓文辞
《漢語大詞典》:慢辞(慢辭)
亦作“ 慢词 ”。 不恭敬的言词。新唐书·浑瑊传:“﹝ 朱泚 ﹞方据 乾陵 下瞰城,翠翟红袍,左右宦人趋走,宴赐拜舞,又纵慢辞戏斥天子,以为胜在景刻。”明史·外国传二·安南:“初征讨之议发自 夏言 ,帝既责 綰 ,因发怒曰:‘ 安南 事本一人倡,众皆随之,乃訕上听 言 计,共作慢词。’”
《韵府拾遗 支韵》:误辞(误辞)
唐书韦承庆传长安中拜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张易之诛承庆以素附离免冠待罪时议草赦令咸推承庆召使为之无挠色误辞援笔而就众叹其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