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771,分52页显示  上一页  24  25  26  27  28  30  31  32  33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委辞
总辞
质辞
增辞
祷辞
澹辞
辞趣
辞愆
辞谦
辞醴
辞诰
辞格
辞领
反辞
断辞
《漢語大詞典》:委辞(委辭)
(1).辞却。文选·蔡邕〈郭有道碑文〉:“委辞召贡,保此清妙。” 李善 注:“言有召贡者,委弃而辞之。”
(2).犹致词。新唐书·李晟传:“﹝ 吐蕃 ﹞即遣使委辞,因 燧 请和。”
《国语辞典》:总辞(总辞)  拼音:zǒng cí
集体辞职。如:「依我国宪法精神及宪政惯例,行政院院长辞职时,内阁人员亦须一并总辞。」
分类:集体辞职
《漢語大詞典》:质辞(質辭)
仪表言辞。 元 黄溍 《资德大夫陕西诸道行御史台御史中丞董公神道碑》:“公质辞魁奇,性度坦夷,慎威仪,寡言语。”
分類:仪表言辞
《骈字类编》:增辞(增辞)
后汉书和帝纪巧法析律饰文增辞
《漢語大詞典》:祷辞(禱辭)
祷文。 汉 王充 论衡·感虚:“传书言 汤 遭七年旱,以身祷於 桑林 ,自责以六过,天乃雨。或言五年。祷辞曰:‘余一人有罪,无及万夫。万夫有罪,在余一人。’”
《漢語大詞典》:澹辞(澹辭)
谓口才敏捷善辩。汉书·东方朔传:“ 朔 之进对澹辞,皆此类也。” 颜师古 注:“澹,古赡字也。赡,给也。”
《國語辭典》:辞趣(辭趣)  拼音:cí qù
文辞的意趣。南朝齐。萧子良与南郡太守刘景蕤书〉:「辞趣翩翩,足有才藻。」
分類:文章情趣
《漢語大詞典》:辞愆(辭愆)
推卸过失。三国志·蜀志·郤正传:“不鬻誉以干泽,不辞愆以忌絀。”
分類:推卸过失
《韵府拾遗 盐韵》:辞谦(辞谦)
礼记长者赐少者贱者不敢辞疏少者贱者被尊长之赐则不敢辞谦宜即受也
分类:辞谦
《漢語大詞典》:辞醴(辭醴)
因醴酒不设而辞去。典出汉书·楚元王刘交传:“初, 元王 敬礼 申公 等, 穆生 不耆酒, 元王 每置酒,常为 穆生 设醴。及王 戊 即位,常设,后忘设焉。 穆生 退曰:‘可以逝矣!醴酒不设,王之意怠,不去, 楚 人将钳我於市。’”后因以“辞醴”指不受官爵。 唐 杜甫 《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楚 筵辞醴日, 梁 狱上书辰。” 仇兆鳌 注:“辞醴,谓不受伪官。”
《漢語大詞典》:辞诰(辭誥)
诰辞。指上古朝廷诏策之辞。 唐 孔颖达 《〈尚书正义〉序》:“夫者,人君辞誥之典。”
分類:朝廷
《漢語大詞典》:辞格(辭格)
(1).诗文的格调或风格。 五代 王定保 唐摭言·好知己恶及第:“﹝ 郑隐 ﹞少为律赋,辞格固寻常。” 宋 苏轼 东坡志林卷一:“近见 曾子固 编《李太白集》后,谓颇获遗亡。而有《赠怀素草书歌》,并《笑矣乎》数首,皆 贯休 、 齐己 辞格。”
(2).修辞学术语。指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式。 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第五篇二:“辞格以前颇有种种的分类。” 黄民裕 《〈辞格汇编〉前言》:“汉语在长期的使用和发展中,逐步形成了一些‘讲究美妙,讲究技巧’的比较固定的修辞格式,这就是修辞学中‘积极修辞’的各种修辞格,简称辞格。”
《漢語大詞典》:辞领(辭領)
辞谢或领受。 清 黄六鸿 《福惠全书·筮仕·立号簿》:“送贺礼,立收仪簿,註明收璧;饯行请酒,立请饯簿,註明辞领。以便任后酬谢。”
分類:辞谢领受
《漢語大詞典》:反辞(反辭)
(1).犹转告。国语·越语下:“ 王孙雒 曰:‘子 范子 将助天为虐,助天为虐不祥。 雒 请反辞於王。’” 韦昭 注:“请以辞告 越王 。”
(2).反复叙说之辞。如《楚辞》中的“乱曰”、 荀子 赋中的“小歌”。荀子·赋:“与愚以疑,愿闻反辞。” 杨倞 注:“反辞,反覆敍説之辞。犹楚词‘乱曰’。”
(3).谋反的供辞。史记·李斯列传:“使者来,会丞相下吏, 赵高 皆妄为反辞。”
《漢語大詞典》:断辞(斷辭)
亦作“ 断词 ”。
(1).中决断吉凶之辞。易·繫辞下:“夫,彰往而察来,而微显阐幽,开而当名,辨物正言,断辞则备矣。” 孔颖达 疏:“决断於爻卦之辞则备具矣。” 李鼎祚 集解引 干宝 曰:“断吉凶也。”
(2).泛指决断吉凶的言辞。《水浒传》第一○二回:“尊官莫怪,小子直言,屯者,难也,你的灾难方兴哩,有几句断词,尊官须记着。”
(3).今甲骨学家亦称 殷墟 卜辞中决定吉凶之辞为断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