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让爵(讓爵)
辞让爵位。后汉书·循吏传·王景:“至 辽东 , 閎 与郡决曹史 杨邑 等共杀 调 迎 遵 ,皆封为列侯, 閎 独让爵。”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奏启:“让爵谢恩,亦表之别干。” 唐 钱珝 《代史馆相公让官表》之一:“今之让爵,盖惧生灾。”
分類:辞让爵位
《漢語大詞典》:避辞(避辭)
避退辞让。 宋 苏舜钦 《上范希文书》:“若是则不惟亏损阁下之望,某终身可废,无所容焉。是以上犯盛意,恳激避辞者,盖在此也。” 宋 司马光 《为文相公许州谢上表》:“避辞公鼎,虽弛负担,违离天閽,倍深眷恋。” 元张国宾《罗李郎》第三折:“教老拙遭逢着这场事,远远的不避辞,特特的来到此。”
《漢語大詞典》:辞拒(辭拒)
辞让拒绝。三国志·魏志·文帝纪“改 延康 为 黄初 ,大赦”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天命不可以辞拒,神器不可以久旷,羣臣不可以无主,万机不可以无统。”
分類:辞让拒绝
《漢語大詞典》:五让(五讓)
(1).五次让位。史记·楚世家:“ 昭王 病甚,乃召诸公子大夫曰:‘孤不佞,再辱 楚国 之师,今乃得以天寿终,孤之幸也。’让其弟 公子申 为王,不可。又让次弟 公子结 ,亦不可。乃又让次弟 公子閭 ,五让,乃后许为王。”
(2).五次谦让。亦泛指多次辞让。文选·任昉〈为萧扬州作荐士表〉:“六飞同尘,五让高世。” 李善 注:“ 爰盎 谓 文帝 曰:‘陛下至 代 邸,西向让天子者三,南向让者再,夫 许由 一让,而陛下五以天下让,过 许由 者四矣。’” 唐 李白 《天长节使鄂州刺史韦公德政碑》:“一麾而静妖氛,成功不处;五让而传剑璽,德冠乐推。”
《漢語大詞典》:让还(讓還)
辞让、退还。后汉书·桓荣传:“及篤,上疏谢恩,让还爵土。”新唐书·藩镇传·杨志诚:“而遣部将 王文颖 入谢,让还所命。” 宋 宋祁 《赐田况让识不允诏》:“嘉此成效,已令进秩,何循谦执,乃乞让还。”
分類:辞让退还
《漢語大詞典》:让章(讓章)
指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三国志·魏志·文帝纪》“君其祗顺大礼,饗兹万国,以肃承天命” 裴松之 注引 汉 刘艾 《献帝传》:“既发璽书,王令曰:‘当奉还璽綬为让章。’” 宋 王禹偁 《诏臣僚和御制赏花诗序》:“让章虽上,宸旨弗移。”
《漢語大詞典》:让表(讓表)
古代辞让官职的奏章。《晋书·桓祕传》:“ 祕 受遇先朝,是以延之,而频有让表,以栖尚告诚,兼有疾疢,省用增叹。” 姚华 《论文后编·目录上》:“别有谢恩,有封事,有让表,有驳议,亦四品之属也。”
《漢語大詞典》:允让(允讓)
辞让,推让。逸周书·和寤:“王乃厉翼于 尹氏 八士,唯固允让。” 朱右曾 校释:“王以作为翼佐之任,任之八士,八士固让。”
分類:辞让推让
《漢語大詞典》:避逊(避遜)
回避辞让。 明 冯梦龙 《古今谭概·颜甲·脔婿》:“少年忻然而行,略无避逊。”
《漢語大詞典》:让职(讓職)
辞让官职。《后汉书·窦融传》:“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故命公暑热且自便。”
《漢語大詞典》:余让(餘讓)
谓辞让之馀地。 南朝 梁 何逊 《九日侍宴乐游苑》诗:“皇德无餘让,重规袭帝勛。” 明 马愈 《马氏日抄·水火称毒》:“於财无苟得,於义有餘让。”
分類:辞让
《国语辞典》:你谦我让(你谦我让)  拼音:nǐ qiān wǒ ràng
互相谦虚辞让不受。《红楼梦》第三七回:「这是一件正经大事,大家鼓舞起来,不要你谦我让的。各有主意,自管说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