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驻辇(駐輦)
谓帝王出行,途中停车。新唐书·柳公权传:“ 公权 从幸 未央宫 ,帝驻輦曰:‘朕有一喜。’” 宋 叶梦得 石林诗话卷中:“ 裕陵 幸尚书省,驻輦环视久之。”亦指帝王出巡,停留某地。《天雨花》第十五回:“皇长子驻輦 山东 。”
《漢語大詞典》:辞辇(辭輦)
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成帝 游於后庭,尝欲与倢伃同輦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圣贤之君皆有名臣在侧, 三代 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无近似之乎?’上善其言而止。”后因以“辞輦”为称颂后妃之德的典实。 晋 潘岳 《西征赋》:“壮当熊之忠勇,深辞輦之明智。” 唐 白居易 《昭德王皇后挽歌词》:“凤引曾辞輦,蚕休昔採桑。” 唐 许尧佐 《柳氏传》:“向使 柳氏 以色选,则当熊辞輦之诚可继。”
《漢語大詞典》:铜辇(銅輦)
(1).太子所乘之车。《文选·陆机〈赴洛诗〉之二》:“抚劎遵铜輦,振缨尽祗肃。” 吕延济 注:“铜輦,太子车也。” 明 高启 《皇太子游东苑池上呈青坊诸公》诗:“铜輦出紆徐,春宫昼讲餘。” 清 钱谦益 《见盛集陶次他字韵诗重和》之三:“秋衾铜輦梦频过,四壁阴虫聒谓何!”
(2).借指太子。 唐 李贺 《还自会稽歌》:“臺城应教人,秋衾梦铜輦。”参见“ 铜龙 ”。
分類:太子
《國語辭典》:铜龙(銅龍)  拼音:tóng lóng
1.铜制的龙形器物。
2.以铜制成龙首形状的刻漏器或喷水器。晋。陆翙〈邺中记〉:「华林园中千金堤上,作两铜龙,相向吐水,以注天池。」唐。戴叔伦〈白苧词〉:「大家为欢莫延伫,顷刻铜龙报天曙。」
《骈字类编》:辇过(辇过)
汉书冯唐传唐以孝著为郎中署长事文帝帝辇过问唐曰父老何自为郎家安在具以实言 魏志裴潜传韩宣字景然渤海人也注黄初中为尚书郎尝以职事当受罚于殿前已缚束杖未行文帝辇过问此为谁左右对尚书郎渤海韩宣也帝近念前临淄侯所说乃寤曰是子建所道韩宣邪特原之遂解其缚
《漢語大詞典》:同辇(同輦)
指与天子同车。辇,天子之车。汉书·梁孝王刘武传:“入则侍帝同輦,出则同车游猎 上林 中。”汉书·外戚传下·孝成班倢伃:“﹝ 成帝 ﹞尝欲与倢伃同輦载,倢伃辞曰:‘观古图画,贤圣之君皆有名臣在侧,三代末主乃有嬖女,今欲同輦,得无近似之乎?’” 南朝 梁元帝 《班婕妤》诗:“何言 飞燕 宠,青苔生玉墀。谁知同輦爱,遂作裂紈诗。”
分類:同车帝王
《漢語大詞典》:帝辇(帝輦)
天帝或皇帝之车。 南朝 梁 刘孝威 《乌生八九子》诗:“高飞帝輦侧,远託日轮中。” 唐 苏瑰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瑞凤飞来随帝輦,祥鱼出戏跃王舟。”
分類:天帝帝王
《漢語大詞典》:辇致(輦致)
送达。新唐书·奸臣传上·李林甫:“尝詔百僚閲贡於尚书省,既而举贡物悉赐 林甫 ,輦致其家。” 清 沈初 《西清笔记·纪庶品》:“ 和闐 玉自平定西域以来,輦致不可胜计。” 黄人 《〈小说林〉发刊词》:“新闻纸报告栏中,异军特起者,小説也;四方輦致,掷作金石声,五都标悬,烁若云霞色者,小説也。”
分類:送达
《骈字类编》:辇官(辇官)
宋史仪卫志辇官五十三人
《漢語大詞典》:都辇(都輦)
京城,国都。三国志·吴志·胡综传:“ 权 又问可堪何官, 综 对曰:‘未可以治民,且试以都輦小职。’”资治通鉴·魏明帝太和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国郡在輦轂下,故曰都輦。”文选·左思〈吴都赋〉:“於是乐只衎而欢飫无匱,都輦殷而四奥来暨。” 李善 注:“輦,王者所乘,故京邑之地,通曰輦焉。”《醒世恒言·隋炀帝逸游召谴》:“陛下常言:‘吾当跨三皇,超五帝,下视 商 周 ,使万世不可及。’今日之势如何?能自復回都輦乎?”
分類:京城国都
《骈字类编》:金辇(金辇)
南北朝 徐湛 赋得班去赵姬升诗 香飞金辇外,苔上玉阶中。
《國語辭典》:辇毂下(輦轂下)  拼音:niǎn gǔ xià
天子车驾附近,指京师。《文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赖先人绪业,得待罪辇毂下二十馀年矣。」唐。韩愈 潮州刺史谢上表:「虽在万里之外,岭海之陬,待之一如畿甸之间,辇毂之下。」也称为「辇下」。
《分类字锦》:随辇(随辇)
苏瑰 兴庆池侍宴应制诗 瑞凤飞来随帝辇,祥鱼出戏跃王舟。
分类:
《漢語大詞典》:舆辇(輿輦)
亦作“轝輦”。 车驾。多指天子所乘。后汉书·光武帝纪下:“ 益州 传 公孙述 瞽师,郊庙乐器、葆车、舆輦,於是法物始备。”周书·武帝纪上:“省轝輦,去百戏。” 宋 梅尧臣 《拟杜甫〈玉华宫〉》诗:“当时从舆輦,石马埋棘荆。” 王闿运 《上巡抚恽侍郎书》:“至於降舆輦,执鞭轡,礼士於敝庐,屈尊於穷巷,则皆难之。”
分類:车驾帝王
《漢語大詞典》:香辇(香輦)
指帝王后妃所乘之车。 唐 崔涂 《过绣岭宫》诗:“苑路暗迷香輦絶,繚垣秋断草烟深。”
《漢語大詞典》:辇车(輦車)
(1).古代宫中用的一种便车。多用人挽拉。周礼·春官·巾车:“輦车组輓,有翣羽盖。”晋书·舆服志:“羊车,一名輦车,其上如軺,伏兔箱,漆画轮軛。” 陈白尘 《大风歌》第三幕第八场:“太后是和皇帝同乘一辆辇车?”
(2).古代用人挽拉的辎重车。 汉 邹阳 《上书吴王》:“鬪城不休,救兵不至,死者相随,輦车相属,转粟流输,千里不絶。”汉书·淮南厉王刘长传:“令男子 但 等七十人与 棘蒲侯 柴武 太子 奇 谋,以輦车四十乘反 谷口 ,令人使 闽越 、 匈奴 。” 颜师古 注:“輦车,人輓行以载兵器也。”后汉书·寇恂传:“时军食急乏, 恂 以輦车驪驾转输,前后不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