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38,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声纽
双唇音
塞擦音
舌根音
舌尖音
舌面前音
卷舌音
零声母
《國語辭典》:声纽(聲紐)  拼音:shēng niǔ
声韵学中指声母的旧称。如帮、滂、并、明等。
《國語辭典》:声母(聲母)  拼音:shēng mǔ
1.对韵母而言,指标声的字母。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ㄅ、ㄆ、ㄇ、ㄈ等。也称为「辅音」、「子音」。
2.形声字的声符,常为形成诸形声字读音之母,故称为「声母」。如仑为伦、沦、崙、纶、轮诸字的声母。
《國語辭典》:双唇音(雙脣音)  拼音:shuāng chún yīn
由上唇与下唇接触使气流受阻所发出的音。如国音字母中的ㄅ、ㄆ、ㄇ。
《國語辭典》:塞擦音  拼音:sè cā yīn
一种辅音发音方法。发音时气流通道受阻,骤然除阻,气流持续摩擦声道。如国音中的ㄐ、ㄑ、ㄓ、ㄔ。也称为「闭塞擦音」、「破裂摩擦音」。
《國語辭典》:舌根音  拼音:shé gēn yīn
舌面后部上升与软颚接触而发出的声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ㄍ、ㄎ、ㄏ。也称为「舌面后音」。
《國語辭典》:舌尖音  拼音:shé jiān yīn
气流受到舌尖与上齿龈阻塞所形成的声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ㄉ、ㄊ、ㄋ、ㄌ。
《國語辭典》:舌面前音  拼音:shé miàn qián yīn
气流受舌面前与硬颚的阻碍,所发出的辅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ㄐ、ㄑ、ㄒ。参见「舌面音」条。
《國語辭典》:捲舌音  拼音:juǎn shé yīn
捲起舌尖所发出的音。如国语注音符号中的ㄓ、ㄔ、ㄕ、ㄖ等。也称为「卷舌音」、「翘舌音」、「舌尖后音」。
《國語辭典》:零声母(零聲母)  拼音:líng shēng mǔ
汉字音节中没有辅音,而以元音开头的字音,称为「零声母」。如饿、爱、恩等字音,都属于零声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