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
综合
诗话
词话
古籍检索
类书集成
查询
诗词
典故词汇
对仗词汇
词谱
曲谱
诗词地图
登录
韵典
平水韵
词林正韵
中原音韵
中华通韵
校注
律诗校验
词格校验
曲格校验
对联校验
自动笺注
课堂
律绝创作
填词入门
公开课
学习指南
其它
简繁转换
诗社
诗词书店
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
按出处分类
按人物分类
检索结果:
全部
41
词典
3
分类词汇
38
共38,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1
2
3
3
下一页
分类词汇
(续上)
破裂音
吐气音
塞爆音
舌面音
舌叶音
送气音
复辅音
腭化
发音部位
发音方法
不送气
擦音
闭音节
齿唇音
唇齿音
《国语辞典》:
破裂音
拼音:
pò liè yīn
一种辅音发音方法。指发音时气流通道完全阻塞,然后骤然除阻,使气流破裂而出所形成的声音。如国音中的ㄅㄆㄉㄊ。也称为「塞音」。
分类:
辅音
发音
发音方法
指发
时气
气流
流通
通道
阻塞
《国语辞典》:
吐气音(吐气音)
拼音:
tǔ qì yīn
发音时气流较强的辅音。参见「送气音」条。
分类:
发音
时气
气流
辅音
《国语辞典》:
塞爆音
拼音:
sè bào yīn
一种辅音发音方法。发音时气流通道完全受阻,然后骤然除阻,使气流破裂而出所形成的声音。也称为「塞音」。
分类:
辅音
发音
发音方法
时气
气流
流通
通道
受阻
《国语辞典》:
舌面音
拼音:
shé miàn yīn
辅音发音时舌面和硬颚接触,气流受节制而发出的音。舌面接触部位偏前称为「舌面前音」,接触部位偏后称为「舌面中音」。又因气流受节制的方法不同,舌面音可以是塞音、塞擦音、鼻音或边音。
分类:
辅音
发音
硬颚
接触
气流
受节
节制
发出
《国语辞典》:
舌叶音(舌叶音)
拼音:
shé yè yīn
由舌尖后部上升与上齿龈、硬颚前部接触以节制气流所构成的辅音。因气流受节制程度不同可分为塞擦音、擦音等。如英语中的〔∫〕、〔ʒ〕。
分类:
舌尖
后部
上升
上齿
齿龈
硬颚
前部
接触
节制
气流
构成
辅音
《国语辞典》:
送气音(送气音)
拼音:
sòng qì yīn
语音学上指发塞音和塞擦音时,除阻后外出气流强的辅音,称为「送气音」。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ㄆ、ㄊ、ㄎ、ㄑ、ㄔ、ㄘ皆是。也称为「吐气音」。
分类:
语音学
指发
塞音
音和
外出
出气
气流
辅音
《國語辭典》:
复辅音(複輔音)
拼音:
fù fǔ yīn
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辅音结合在一起,称为「复辅音」。如英语strong中的str、spring中的spr皆是。
分類:
辅音
结合
《漢語大詞典》:
腭化
发某一辅音时,因舌面抬高,接近硬腭,具有舌面音色彩,称为腭化。也有辅音被后面舌位高的前元音所同化而形成的。如今声母j、q、x,即古声母g、k、h经腭化而成。
分類:
辅音
抬高
接近
硬腭
《國語辭典》:
发音部位(發音部位)
拼音:
fā yīn bù wèi
发辅音时,发音器官形成阻碍的部分,就是发音部位。如ㄅ、ㄆ、ㄇ等发音部位是双唇,故称为「双唇音」。发音部位通常包括双唇音、唇齿音、舌尖音、舌面音等。
分類:
辅音
发音器官
成阻
阻碍
《國語辭典》:
发音方法(發音方法)
拼音:
fā yīn fāng fǎ
发辅音时,构成阻碍和破除阻碍的方式。通常包括塞音、擦音、塞擦音、鼻音、边音等发音方法。
分類:
发音方法
语音
辅音
子音
构成
成阻
阻碍
除去
《國語辭典》:
不送气(不送氣)
拼音:
bù sòng qì
发塞音或塞擦音时,在发音器官除阻后,并无气流吐出者,称为「不送气」。也称为「不吐气」。
分類:
语音学
指发
辅音
显著
气流
《國語辭典》:
擦音
拼音:
cā yīn
发音时,发音器官互相靠近,在口腔中形成缝隙,使气流挤过时产生强烈摩擦而成的音,称为「擦音」。如:注音符号中的ㄈ、ㄒ、ㄕ、ㄖ、ㄙ等。也称为「摩擦音」。
分類:
擦音
发音器官
造成
使气
气流
流从
从中
摩擦
辅音
《国语辞典》:
闭音节(闭音节)
拼音:
bì yīn jié
以辅音收尾的音节。如国语中以n(安)、ŋ(帮)收尾的字即是。
分类:
辅音
收尾
音节
国语
即是
《漢語大詞典》:
齿唇音(齒唇音)
上齿和下唇接触而发出的辅音。也叫唇齿音。例如普通话语音中的f。
分類:
上齿
下唇
接触
发出
辅音
《國語辭典》:
唇齿音(脣齒音)
拼音:
chún chǐ yīn
上齿与下唇接触以节制气流所发出的音。如国语注音符号的ㄈ。也称为「轻唇音」。
分類:
下唇
和上
上齿
相接
接触
使气
气流
受阻
发出
辅音
粤公网安备44010402003275
粤ICP备17077571号
关于本站
联系我们
客服:+86 136 0901 3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