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70,分18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6  7  8  9 下一页
分类词汇(续上)
致君
济川
调护
启沃
王佐
捧日
大公
羽翮
弼谐
佐命
协赞
辅政
四辅
翊戴
赞画
《漢語大詞典》:致君
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墨子·亲士:“良才难令,然可以致君见尊。” 唐 杜甫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 尧 舜 上,再使风俗淳。” 宋 岳珂 桯史·王荆公:“ 荆公 自以为遭遇不世出之主,展尽底藴,欲成致君之业。”
《漢語大詞典》:济川(濟川)
犹渡河。语出书·说命上:“爰立作相,王置诸其左右。命之曰:‘朝夕纳诲,以辅台德。若金,用汝作礪;若济巨川,用汝作舟楫。’”后多以“济川”比喻辅佐帝王。 唐 独孤及 《庚子岁避地至玉山酬韩司马所赠》诗:“已无济川分,甘作乘桴人。” 明 张居正 《再谢御书疏》:“期少效济川调鼎之用,庶以答天高地厚之恩。” 清 顾炎武 《赠黄职方师正》诗:“ 黄君 济川才,大器晚成就。”
《國語辭典》:调护(調護)  拼音:tiáo hù
1.调养、护理。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养生》:「若其爱养神明,调护气息,慎节起卧,均适寒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鞍马秋风里,最难调护,最要扶持。」
2.营救、保护。《史记。卷五五。留侯世家》:「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宋史。卷三一九。欧阳脩传》:「笃于朋友,生则振掖之,死则调护其家。」
《國語辭典》:启沃(啟沃)  拼音:qǐ wò
1.启,开启;沃,灌沃。语本《书经。说命上》:「启乃心,沃朕心。」后以「启沃」指竭诚开导,辅佐君王。《梁书。卷三。武帝本纪下》:「凡尔在朝,咸思匡救,献替可否,用相启沃。」唐。白居易〈策林三。三十八君不行臣事〉:「君之心膂,待宰相而启沃。」
2.启发灌注。如:「同学经过导师的启沃,思想渐渐地成熟了。」
《漢語大詞典》:王佐
(1).王者的辅佐,佐君成王业的人。汉书·董仲舒传赞:“ 刘向 称‘ 董仲舒 有王佐之材,虽 伊 吕 亡以加, 筦 晏 之属,伯者之佐,殆不及也。’” 晋 葛洪 抱朴子·时难:“怀其王佐之器,抱其邈世之材。” 唐 韩愈 《合江亭》诗:“维昔经营初,邦君实王佐。” 明 徐渭 《送李子遂序》:“ 汉 之称王佐者,人皆许之而已,而己则必知其为霸之餘习。”
(2). 清 末称襄佐恭亲王理事的部曹中书为王佐。《清朝野史大观·史料·帝师王佐鬼使神差》:“凡部曹中书充军机处及总理衙门章京者,以其襄佐恭邸,故曰王佐。”
《國語辭典》:捧日  拼音:pěng rì
1.忠心辅佐帝王。北周。庾信 周大将军崔说神道碑:「汉王改娄敬之族,事重论都。魏后变程昱之名,恩深捧日。」
2.唐宋时侍卫皇宫的军队。瞿蜕园《历代职官简释。捧日天武四厢》:「宋制,殿前司有捧日、天武左右四厢。略同唐制各置都指挥使、都虞候,每都有军使、副兵马使。」
《漢語大詞典》:捧日营(捧日營)
唐 宋 时代侍卫皇宫的军队名称。 宋 李元纲 厚德录:“﹝ 王达 ﹞应募为兵,以选入捧日营凡十餘年。”《水浒传》第七九回:“﹝ 杨太尉 ﹞於御营司选拨二将,就於龙猛、虎翼、捧日、忠义四营内各选精兵五百,共计二千,跟随两箇上将去助 高太尉 杀贼。”参阅 宋 高承 事物纪原·军伍名额·捧日
《漢語大詞典》:大公
即 太公望 ( 吕尚 )。辅佐 武王 灭 商 有功,封于 齐 。左传·僖公四年:“昔 召康公 命我先君 大公 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 周 室!’” 刘文淇 疏证:“ 太公 ,谓 吕尚 也…… 梁履绳 曰:‘始封之君,子孙尊为太公。《齐世家》: 文王 得吾先君 太公 。《田敬仲世家》亦称 田和 为太公,是也。’”
《國語辭典》:羽翮  拼音:yǔ hé
鸟类羽毛的中轴没于皮肤的部分,内含空气。《文选。木华。海赋》:「履阜乡之留舄,被羽翮之襂纚。」
《漢語大詞典》:弼谐(弼諧)
谓辅佐协调。书·皋陶谟:“允迪厥德,謨明弼谐。” 孔 传:“言人君当信蹈行古人之德,谋广聪明,以辅谐其政。” 孔颖达 疏:“聪明者自是己性,又当受纳人言,使多所闻见,以博大此聪明,以辅弼和谐其政。” 晋 卢谌 《赠刘琨》诗:“弼谐靡成,良谋莫陈。” 唐 杜甫 《奉赠太常张卿垍二十韵》:“弼谐方一展,班序更何躋。” 宋 王禹偁 《单州成武县主簿厅记》:“然后可移之于郡,用是道佐佑长吏,则 龚 黄 循良之政可待也,復可移之于国,用是道弼谐帝皇,则 尧 舜 雍熙之化可致也。” 明 李贽 初潭集·君臣二:“ 唐待制 肃 与 丁晋公 为友,宅又相对, 丁 将有弼谐之命, 唐 遂迁居州北。”
分類:辅佐协调
《國語辭典》:佐命  拼音:zuǒ mìng
辅助天子创业。《文选。李陵。答苏武书》:「其馀佐命立功之士,贾谊亚夫之徒,皆信命世之才,抱将相之具。」《文选。班固。西都赋》:「佐命则垂统,辅翼则成化。」
《漢語大詞典》:协赞(協讚)
亦作“ 协讚 ”。 协助;辅佐。三国志·蜀志·来敏传:“﹝ 来忠 ﹞与尚书 向充 等并能协赞大将军 姜维 。”宋书·武帝纪中:“皆社稷辅弼,协讚所寄。” 宋 司马光 《为庞相公谢官表》:“监边则尽护羣师,侍幄则协赞万几。” 钱基博 《辛亥革命运动中之蔡锷》:“ 世凯 之出也,遣 唐绍仪 赴 沪 媾和,而命 度 ( 杨度 )南下协赞。”
分類:协助辅佐
《國語辭典》:辅政(輔政)  拼音:fǔ zhèng
匡辅政事。《三国演义》第一三回:「吾有败吕布之大功,辅政四年,多著勋绩,天下共和。」
《漢語大詞典》:四辅(四輔)
(1).官名。相传古代天子身边的四个辅佐。书·洛诰有“四辅”之称。《益稷》有四邻,史记·夏本纪作“四辅”。至尚书大传、 贾谊 新书始有疑、承、辅、弼(新书作道、弼、辅、承)为“四辅”之说,皆出于 秦 汉 间人的依托。至 王莽 托古改制,置四辅以配三公,又为其子置师疑、傅承、阿辅、保拂(弼)之官。 明太祖 曾置春、夏、秋、冬官,也叫“四辅”。参阅 清 全祖望 《经史问答·三礼问目答全藻问》
(2).国都附近的州郡。 唐 开元 中以近畿之州为四辅,即 同 、 华 、 岐 、 蒲 四州。见 宋 王应麟 小学绀珠·地理类·四辅。 宋 崇宁 间所置四辅郡,以 颍昌府 为南辅, 襄邑县 为东辅, 郑州 为西辅, 澶州 为北辅。见宋史·徽宗纪二
(3).星名。指房宿四星。史记·天官书:“犯四辅,辅臣诛。” 司马贞 索隐:“四辅,房四星也。房以辅心,故曰四辅。”
(4).星名。指东蕃四星。晋书·天文志上:“东蕃四星,南第一星曰上相,其北,东太阳门也;第二星曰次相,其北,中华东门也;第三星曰次将,其北,东太阴门也;第四星曰上将:亦曰四辅也。”
(5).星名。指极星旁的四星,亦称四弼。宋史·天文志二:“四辅四星,又名四弼,在极星侧,是曰帝之四邻,所以辅佐北极,而出度授政也。去极星各四度。”
《國語辭典》:翊戴  拼音:yì dài
拥戴、爱戴。《周书。卷一七。若干惠传》:「及岳为侯莫陈悦所害,惠与寇洛、赵贵等同谋翊戴太祖。」唐。杜甫〈诸葛庙〉诗:「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也作「翼戴」。
《漢語大詞典》:赞画(贊畫)
(1).辅佐谋划。 唐 刘得仁 《送灵武朱书记》诗:“从容应尽礼,赞画致元功。” 元 舒頔 《酹江月·送指挥司王仁卿知事代广陵郡官作》词:“赞画公餘閒拭目,午夜剑光明灭。” 清 姜桂题 《奏折》:“其餘文武员弁,或专司机密,或赞画戎机。”
(2). 明 代职官名。明史·孙承宗传:“废将 李秉诚 练火器,赞画 善继 、 则古 治军储。” 姚雪垠 《李自成》第二卷第一章:“还有人说:这几天 宋家寨 有人进抚台行辕找一位 刘赞画 ,十分机密。”自注:“赞画-- 明 代在督、抚幕中有赞画一种官名,取赞襄谋画之意,文职,具体职责和品级无定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