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太师轿子(太師轎子)
一种棕顶轿子。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十:“ 蔡太师 作相时,衣青道衣,谓之‘太师青’;出入乘椶顶轿子,谓之‘太师轿子’。”
分類:轿子
《漢語大詞典》:显轿(顯轎)
一种没有顶篷和遮拦的轿子。也称亮轿、明舆。《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六八回:“惊动了 河 督,亲身迎接他,排了职事,用了显轿,预备请他坐的。”
分類:遮拦轿子
《漢語大詞典》:象轿(象轎)
象驮的轿子。元史·百官志六:“成鞍局,提领三员。掌造御用鞍轡、象轿。 中统 四年置。”清史稿·属国传三·缅甸:“﹝ 乾隆 ﹞六十年, 缅 王遣使祝釐,进 缅 石 长寿佛 ……金柄麈尾、黄缎繖、贴金象轿。”
分類:轿子
《国语辞典》:观音山轿子(观音山轿子)  拼音:guān yīn shān jiào zi
(歇后语)人抬人。以轿夫用轿子抬人上山比喻人互相捧场,互抬身价。《通俗常言疏證。交际。观音山轿子人抬人》引《白罗衫剧》:「观音山轿子人抬人,你叫我马大爷,我自然叫你李二爷。」
《国语辞典》:压轿(压轿)  拼音:yā jiào
旧时在迎娶时,往还途中轿子若空著,则必须以他人代坐在轿子里,称为「压轿」。
《国语辞典》:八人轿(八人轿)  拼音:bā rén jiào
古代一种前后各四人抬的轿子。《红楼梦》第一九回:「只是百事检点些,不任意任情的就是了。你若果都依了,便拿八人轿也抬不出我去了。」
《国语辞典》:八抬轿(八抬轿)  拼音:bā tái jiào
由八个人抬著的轿子。使用到八抬轿,有慎重其事的意思。《文明小史》第四七回:「无论他再有钱,再做多们大的官,但他是外国人,我总不肯嫁他,就是他拿十万银子,八抬轿来抬我,我只是不去,他能拿我怎么样?」
分类:个人轿子
《国语辞典》:宝轿(宝轿)  拼音:bǎo jiào
旧式婚礼中,供新娘乘坐的轿子。也称为「喜轿」。
《国语辞典》:软轿(软轿)  拼音:ruǎn jiào
坐位较软,使人乘坐舒适的轿子。《红楼梦》第六三回:「忙装裹好了,用软轿抬至铁槛寺来停放。」
《国语辞典》:女轿(女轿)  拼音:nǚ jiào
四周围有布幔,专供妇女乘坐的轿子。《清平山堂话本。戒指儿记》:「至晚,悄悄地用一乘女轿抬庵里,那尼姑接入,寻个窝窝凹凹的房儿,将阮三安顿了。」《喻世名言。卷四。閒云庵阮三偿冤债》:「到黄昏人静,悄悄用一乘女轿抬到庵里。」
《国语辞典》:八抬八簇  拼音:bā tái bā cù
轿子由八个人抬著,八个人扶著。形容声势壮大。如:「八抬八簇的游行队伍,引来不少围观群众。」《金瓶梅》第六五回:「黄太尉穿大红五彩双挂绣蟒,坐八抬八簇银顶暖轿,张打茶褐伞。」
《国语辞典》:骡驮轿(骡驮轿)  拼音:luó tuó jiào
一种北方行旅用的轿子。用二长杠架于前后二骡背,二长杠中间部分之上置轿,可坐卧其中。也作「骡驼轿」。
《漢語大詞典》:凤轿(鳳轎)
有凤凰图饰的轿子。明会典·礼部二六·皇太子纳妃仪:“发册礼物:凤轿一乘,红油绢销金雨轿衣一件。” 明 沈榜 《宛署杂记·经费上》:“进宫凤轿一乘,司设监领出,用女夫三十二名。”
分類:凤凰轿子
《漢語大詞典》:弓杆轿子(弓杆轎子)
四川 的一种轿子。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二篇三:“当时的 四川 官界,乃至各校教职员之类的准官界,有一种很流行的恶习,便是坐弓杆轿子。这弓杆轿子就如那名目所表示的一样,两枝轿杆朝天穹窿出去,好像两张弯弓一样,但同时在横的平面上也是取的弓形,结果是形成一个橄榄形,两头是尖削着的。”
分類:四川轿子
《漢語大詞典》:编舆(編輿)
竹编的轿子。《公羊传·文公十五年》“胁我而归之,笋将而来也” 汉 何休 注:“笋者,竹箯,一名编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