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漢語大詞典》:轻煤(輕煤)
轻细的烟灰。古代制墨精料。 宋 苏轼 《欧阳季默以油烟墨二丸见饷各长寸许戏作小诗》:“书窗拾轻煤,佛帐扫餘馥。”
《漢語大詞典》:嗫嗫(囁囁)
(1).多言。 汉 焦赣 《易林·节之艮》:“噂噂囁囁,夜行昼伏。”
(2).形容声音轻细。 唐 张鷟 朝野佥载卷二:“ 岭 南獠民好为蜜蝍,即鼠胎未瞬、通身赤蠕者,饲之以蜜,钉之筵上,囁囁而行。”
《漢語大詞典》:毛尾
(1).有毛的尾巴。 汉 王褒 《责髯奴文》:“癩鬚瘦面,常如死灰,曾不如犬羊之毛尾。” 宋 苏轼 《司竹监烧苇园以其徒会猎园下》诗:“风迴焰卷毛尾热,欲出已被苍鹰遮。”
(2).犹毫毛。喻轻细,微小。《醒世姻缘传》第一回:“若説到念经发送,这只当丢了他牛身上一根毛尾。”
《國語辭典》:轻灵(輕靈)  拼音:qīng líng
轻盈灵活。如:「一只白头翁轻灵的停落在树梢上。」
《漢語大詞典》:雾缕(霧縷)
轻细的丝缕。 元 马祖常 《端午效六朝体》诗:“采丝擷雾缕,纱縠含风漪。”
分類:轻细丝缕
《漢語大詞典》:毛芥
羽毛和芥子。喻极轻细之物。 汉 王充 论衡·状留:“是故金铁在地,猋风不能动,毛芥在其间飞扬千里……俗吏之易迁,犹毛芥之易吹也。”
《漢語大詞典》:嘁嘁
象声词。小语声或轻细的声音。 李六如 《六十年的变迁》第一卷第六章:“‘假如北洋兵乘胜追击,虽说 长江 天险,未见得不可以偷渡或强渡,打过 江 来怎么办?’正在 武昌 江边布防时候, 廖湘芸 嘁嘁地向 季交恕 说。”《收获》1981年第6期:“﹝ 千代子 ﹞把嘴凑近 虎子 耳边,嘁嘁的说:‘叫我一声姐姐!’” 老舍 《二马》第四段四:“ 老马 先生把帽子戴上,嘁嘁的笑了一阵。”
《漢語大詞典》:轻悄(輕悄)
形容声音轻细低微。 叶圣陶 《秋》:“不一会,房门外起了轻悄的对话声。” 叶紫 《电网外》六:“他轻悄地打开小门儿准备吓 蔡师公 一跳。” 段荃法 《“状元”搬妻》:“他刚眯上眼,忽然传来一阵轻悄的脚步声。”
《漢語大詞典》:淅淅索索
象声词。轻细的擦动声。 洪深 《赵阎王》第二幕:“林中淅淅索索有怪声。” 克非 《春潮急》五:“传来一阵淅淅索索的声响,像是谁把一抱什么轻软的东西抛到房顶上。”
《漢語大詞典》:虾须镯(蝦鬚鐲)
一种轻细的手镯。红楼梦第五二回:“究竟这鐲子能多少重,原是二奶奶説的,这叫做‘虾鬚鐲’。”
分類:轻细手镯
《漢語大詞典》:季绢(季絹)
下等绢。管子·乘马:“季绢三十三,制当一鎰。” 尹知章 注:“三等,其下者曰季。”一说,绢之轻细疏薄者。参阅 郭沫若 等《管子集校》
分類:下等轻细
《漢語大詞典》:嘈嘈切切
(1).象声词。形容重浊与轻细的乐器声错杂喧响。 唐 白居易 《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朱自清 《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而竞发的喧嚣,抑扬的不齐,远近的杂沓,和乐器的嘈嘈切切,合成另一意味的谐音,也使我们无所适从,如随着大风而走。”
(2).象声词。形容杂乱的声音。 叶圣陶 《线下·马铃瓜》:“嘈嘈切切之声愈趋微淡,而书吏点名与廪生唱保的声音却愈见得响亮清楚起来。”
《國語辭典》:曼暖  拼音:màn nuǎn
轻柔暖和。《文选。枚乘。七发》:「饮食则温淳甘脆脭醲肥厚,衣裳则杂遝曼暖燂烁热暑。」
分類:轻细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