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237,分83页显示  上一页  2  3  4  5  6  8  9  10  11 下一页
词典(续上)
回轩
轩庭
轩敞
轩户
亭轩
轩骑
轩亭
轩羲
轩帝
雕轩
轩鹤
轩岐
凉轩
轩榭
黄轩
《漢語大詞典》:回轩(迴軒)
回曲的长窗。后因以“回轩”为长窗之别名。《文选·陆机〈吴趋行〉》:“重欒承游极,回轩启曲阿。” 李善 注:“轩,长窗也。言长窗开於屋之曲阿也。”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羽集卷四二:“回轩,长窗也。”
犹回车。 晋 卢谌 《览古》诗:“屈节 邯郸 中,俛首忍迴轩。” 南朝 宋 鲍照 《翫月城西门廨中》诗:“迴轩驻轻盖,留酌待情人。” 前蜀 杜光庭 《上元玉局化众修黄箓斋词》:“必冀众真迂驾,万圣迴轩。”
分類:回曲回车
《漢語大詞典》:轩庭(軒庭)
(1).谓居室庭院。 唐 王勃 《青苔赋》序:“苔之生於林塘也,为幽客之赏;苔之生於轩庭也,为居人之怨。” 宋 苏轼 《张寺丞益斋》诗:“归来闭户坐,八方在轩庭。” 清 俞蛟 《潮嘉风月记·丽景》:“中舱为款客之所,两旁垂以湘帘,虽宽不能旋马,而明敞若轩庭。”
(2). 轩辕帝 的朝廷。指皇宫。《周书·皇后传·宣帝朱皇后》:“ 轩 庭列序, 尧 门表庆,嘉称既降,盛典宜膺。” 清 顾炎武 《元旦陵下作》诗之二:“甲子 轩 庭历,春秋 孔 壁书。”
(3).泛指朝廷。南齐书·高帝纪上:“是以五光来仪於轩庭,九穗含芳於郊牧。”
《國語辭典》:轩敞(軒敞)  拼音:xuān chǎng
1.高大宽敞。《儒林外史》第五三回:「这亭子虽然如此轩敞,却不见一点寒气袭人。」
2.开朗明亮。也作「轩朗」。
《漢語大詞典》:轩户(軒户)
门户;窗户。 汉 王充 论衡·幸偶:“均之土也,或基殿堂,或涂轩户。” 唐 高适 《和窦侍御登凉州七级浮图之作》:“空色在轩户,边声连鼓鼙。” 唐 白居易 《晚归香山寺因咏所怀》:“中有古精舍,轩户无扃关。”
分類:门户窗户
《漢語大詞典》:亭轩(亭軒)
有窗槛的亭形建筑。《水浒传》第七二回:“奶子、婭嬛连忙收拾过了杯盘什物,扛过臺桌,洒扫亭轩。”
分類:窗槛建筑
《漢語大詞典》:轩骑(軒騎)
车骑。韩非子·外储说左下:“ 田子方 从 齐 之 魏 ,望 翟黄 乘轩骑驾出。”旧注:“既乘轩车,又有轻骑。” 南朝 梁 江淹 《吴中礼石佛》诗:“轩骑久已诀,亲爱不留迟。” 唐 白居易 《和微之诗·和〈酬郑侍御东阳春闷放怀追越游见寄〉》:“语终兴尽各分散,东西轩骑纷逶迤。”
分類:车骑
《骈字类编》:轩亭(轩亭)
曹组艮岳赋轩亭栏槛各相方而榜名
《漢語大詞典》:轩羲(軒羲)
亦作“ 轩牺 ”。 轩辕 、 伏羲 的并称。宋书·王镇恶檀韶等传论:“自 三代 以来,醇风稍薄,成功济务,尊出权道,虽復负扆南面,比号 轩 牺 ,莫不自谢王风,率由霸德。”《南齐书·乐志》:“德溢 轩 羲 ,道懋 炎 云 。” 南朝 梁 萧统 《和武帝游锺山大爱敬寺》:“鸿名冠 子 姒 ,德泽迈 轩 羲 。”
分類:轩辕伏羲
《漢語大詞典》:轩帝(軒帝)
即 黄帝 轩辕氏 。 唐 杨炯 《益州温江县令任君神道碑》:“ 轩帝 之族, 汉 朝之臣。” 清 阎尔梅 《登崆峒山绝顶》诗:“昔闻 轩帝 访 崆峒 ,今我登巔四望穷。” 清 赵翼 《西岩斋头自鸣钟分体得七古》:“刻漏法本自中土, 轩帝 姬公 几荒度。”参见“ 黄帝 ”、“ 轩辕 ”。
《漢語大詞典》:雕轩(雕軒)
(1).饰有浮雕、彩绘的车。亦泛指装饰华丽的车。 晋 陆云 《南征赋》:“陪武臣於雕轩,列名僚於后乘。”
(2).饰有浮雕、彩绘的屋檐。 唐太宗 《临层台赋》:“望雕轩之拱汉,观鏤槛之擎日。”
《漢語大詞典》:轩鹤(軒鶴)
(1).乘轩的鹤。喻宠幸的人。典出左传·闵公二年:“ 卫懿公 好鹤,鹤有乘轩者。” 唐 白居易 《幽居早秋闲咏》:“轩鹤留何用?泉鱼放不还。谁人知此味?临老十年间。”
(2).乘轩的鹤。喻特立不同凡响的人。 唐 韩愈 《醉赠张秘书》诗:“ 张籍 学古淡,轩鹤避鸡羣。” 钱仲联 集释引 朱熹 《考异》:“此言 张籍 学古淡而不騖於綺靡,如以乘轩之鹤而反避鸡群也。”
《漢語大詞典》:轩岐(軒岐)
(1). 黄帝 轩辕氏 与其臣 岐伯 的并称。他们被视作 中国 医药的始祖。 晋 皇甫谧 帝王世纪:“﹝ 黄帝 ﹞使 岐伯 尝味草木,典医疗疾,今《经方》《本草》之书咸出焉。” 明 高启 《吴县庠训导徐君善医常起人疾求诗赠之》:“解榻高斋昼日迟,坐谈 周 孔 杂 轩 岐 。”《医宗金鉴·张仲景〈伤寒论·辨温病〉序》:“是则秋分已前,皆得以热病名之;秋分已后,皆得以伤寒名之矣。此 轩 岐 、 仲景 立伤寒、温病、热病之名义也。”
(2).指医术。 元 丁复 《赠杜一元》诗:“传家况有 轩 岐 閟,展手活人非我职。” 明 梁辰鱼 《浣纱记·问疾》:“臣喜閲草木之书,颇解 轩 岐 之术。” 清 恽敬 《重刻〈脉经〉序》:“是书之精微博大,足以发 轩 岐 之奥窔,通天地之门户。”
《漢語大詞典》:凉轩(涼軒)
凉阁。 唐 李益 《宿冯翊夜雨赠主人》诗:“凉轩辞夏扇,风幌揽轻裯。” 唐 刘禹锡 《翠微寺有感》诗:“朱旗迎夏毕,凉轩避暑来。”
《漢語大詞典》:轩榭(軒榭)
指以轩敞为特点的亭阁台榭一类建筑物。 宋 沈辽 《初创二山》诗:“昔人作轩榭,高深奇林麓。”
《漢語大詞典》:黄轩(黄軒)
黄帝 轩辕氏 的省称。 汉 张衡 《东京赋》:“登封降禪,则齐德乎 黄轩 。”晋书·景帝纪:“仰观 黄轩 五代之主,莫不有所禀则。” 前蜀 杜光庭 《司徒青城山醮词》:“崇臺比立, 黄轩 之祕跡犹存;巨浸旁分, 大禹 之神功可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