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国语辞典》:躬诣(躬诣)  拼音:gōng yì
诣,至。「躬诣」指亲自到达或亲自造访。如:「躬诣贵府。」《聊斋志异。卷七。宦娘》:「躬诣其斋,见词便取展读。」
《漢語大詞典》:我躬
我本身,我自己。《诗·小雅·小弁》:“我躬不閲,遑恤我后。”
分類:本身自己
《漢語大詞典》:躬履
亲身履行。孔丛子·嘉言:“﹝ 仲尼 ﹞言称先王,躬履谦让。”《汉书·宣帝纪》:“ 孝武皇帝 躬履仁义。”北史·裴侠传:“ 侠 躬履俭素,爱人如子,所食唯菽麦盐菜而已。”
分類:亲身履行
《國語辭典》:反躬  拼音:fǎn gōng
回过头来要求自己。《礼记。乐记》:「好恶无节于内,知诱于外,不能反躬,天理灭矣。」
《國語辭典》:直躬  拼音:zhí gōng
以正直之道持身。《论语。子路》:「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證之。」《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必须公正之人典掌衡轴,直躬敢言,以辨得失。」
《漢語大詞典》:自躬
亲自为之。慎子·民杂:“人君苟任臣而勿自躬,则臣皆事事矣。” 宋 欧阳修 《太子太师致仕杜祁公墓志铭》:“翼翼 祁公 ,率履自躬。”
分類:亲自自为
《國語辭典》:躬稼  拼音:gōng jià
亲自治理农事。《论语。宪问》:「禹稷躬稼,而有天下。」
分類:亲身务农
《高级汉语词典》:躬擐
身穿。擐:穿
《漢語大詞典》:躬蹈
亲身履行。 明 张居正 《辛未进士题名记》:“默识躬蹈之士,倜儻非常之人,虽不蘄以言传,而隻辞片语,往往见称於人。”
分類:亲身履行
《骈字类编》:清躬
弘明集清躬无为道之妙也
《漢語大詞典》:躬览(躬覽)
亲自视察或阅览。 汉 班固 《东都赋》:“乃动大輅,遵皇衢,省方巡狩,躬览万国之有无。”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躬览载籍,必广记而备言之。”
《漢語大詞典》:薄躬
自身。谦辞。梁书·徐勉传:“吾家世清廉,故常居贫素……薄躬遭逢,遂至今日,尊官厚禄,可谓备之。” 唐 杜甫 《陪郑公秋晚北池临眺》诗:“严城殊未掩,清宴已知终。何补参军乏,欢娱到薄躬。” 明 陈宗之 《汉道》诗:“乾坤虽浩广,无隙置薄躬。”
分類:自身谦辞
《國語辭典》:躬身  拼音:gōng shēn
1.弯屈身体以表示恭敬。《西游记》第二六回:「大仙躬身谢菩萨道:『小可的勾当,怎敢劳菩萨下降?』」
2.亲身。《庄子。在宥》:「天降朕以德,示朕以默,躬身求之,乃今也得。」
《漢語大詞典》:卑躬
(1).谦恭逊让。北史·李彪传:“臣与 任城 卑躬曲己,其所欲者无不屈从。” 宋 无名氏 儒林公议卷上:“﹝ 曹彬 ﹞每出镇蕃閫,卑躬待士。”
(2).犹卑身。《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论习惯之碍进化》:“上古席地而坐,故其拜跪,出於自然,至椅桌兴则不适用矣,而世卒不能改,卑躬俯首,生气毫无。”
分類:谦恭逊让
《漢語大詞典》:曲躬
折腰。形容恭顺。 汉 王符 潜夫论·本政:“而欲使志义之士匍匐曲躬以事己,毁颜諂諛以求亲,然后乃保持之。”北史·郭祚传:“於时领军 于忠 恃宠骄恣, 崔光 之徒,曲躬承接。” 明 王衡 《郁轮袍》第一折:“待放榜后,自来曲躬低首,谢恁 岐王 。”
分類:折腰恭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