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2086,分140页显示  上一页  61  62  63  64  65  67  68  69  7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知命安身
置身局外
置身其中
置身无地
一展身手
一身一口
以身报国
以身相许
以身殉道
以身殉国
扬眉挺身
养性存身
一技在身
忧国忘身
隐身草儿
《国语辞典》:知命安身  拼音:zhī mìng ān shēn
知道命运,顺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元。高文秀《諕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国语辞典》:置身局外  拼音:zhì shēn jú wài
对某事不予参与、关心,如同局外人一般。
《国语辞典》:置身其中  拼音:zhì shēn qí zhōng
将自己投入于某事之中,并给予专注、关心。
《国语辞典》:置身无地(置身无地)  拼音:zhì shēn wú dì
没有容身的地方。《红楼梦》第三○回:「今儿忽见宝玉生气,踢他一下,又当著许多人,又是羞,又是气,又是疼,真一时置身无地。」
分类:有容容身
《国语辞典》:一展身手  拼音:yī zhǎn shēn shǒu
展露才艺技能。如:「在比赛中一展身手,脱颖而出。」
《国语辞典》:一身一口  拼音:yī shēn yī kǒu
独自一人。《红楼梦》第一回:「父母祖宗根基已尽,人口衰丧,只剩得他一身一口。」
分类:独自一人
《国语辞典》:以身报国(以身报国)  拼音:yǐ shēn bào guó
尽自己的能力来报效国家。《魏书。卷七七。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也作「以身许国」。
《国语辞典》:以身相许(以身相许)  拼音:yǐ shēn xiāng xǔ
1.原指将身心奉献给他人。唐。吴兢《贞观政要。卷三。君臣鉴戒》:「夫以一介庸夫结为交友,以身相许,死且不渝,况君臣契合,寄同鱼水。」《施公案》第二八五回:「说万君召是个草莽的英雄,就是当日诸葛孔明,受了刘先主三顾之恩,也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你道万君召有施公这一番厚待,他自然以身相许。」今多指女子将身心全部托付给男子。如:「他俩心心相印,两情相悦,决定以身相许,共结良缘。」
2.比喻将全部心力投注于某种事物或事业之上。如:「这人嗜书成痴,友人笑谑以身相许。」
《国语辞典》:以身殉道  拼音:yǐ shēn xùn dào
牺牲性命来成全正道。如:「警察怀著以身殉道的决心,勇敢地向恶势力宣战。」《孟子。尽心上》:「天下有道,以道殉身;天下无道,以身殉道。」
《国语辞典》:以身殉国(以身殉国)  拼音:yǐ shēn xùn guó
牺牲生命来报效国家。《宋书。卷八八。沈文秀传》:「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国语辞典》:扬眉挺身(扬眉挺身)  拼音:yáng méi tǐng shēn
扬起眉毛,挺起身子。《红楼梦》第五○回:「湘云那里肯让人,且别人也不如他敏捷,都看他扬眉挺身的说道:『加絮念征徭,坳垤审夷险。』」
《国语辞典》:养性存身(养性存身)  拼音:yǎng xìng cún shēn
涵养性情以保全其身。《西游记》第四三回:「你舅爷原著你在此居住,教你养性存身,待你名成之日,别有迁用。」
《国语辞典》:一技在身  拼音:yī jì zài shēn
拥有某种技能或专长。如:「积财千万,不若一技在身。」
《国语辞典》:忧国忘身(忧国忘身)  拼音:yōu guó wàng shēn
忧劳国事,不顾自身安危得失。《晋书。卷六四。武十三王传。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孝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明史。卷一七○。于谦传》:「至性过人,忧国忘身。」
《国语辞典》:隐身草儿(隐身草儿)  拼音:yǐn shēn cǎo ér
传说中一种拿在手中可以隐匿身形的草。后比喻为能掩护自己的人或事物。《程乙本红楼梦》第五九回:「我叫你来照看照看,你就贪著顽,不去了!倘或叫起你来,你又说我使你了,拿我做隐身草儿,你来乐!」
分类:隐匿身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