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40,分3页显示  上一页  1  2
分类词汇(续上)
躄出
避闪
打仰
打闪
赤骨立
打恭
拿桩
身寄虎吻
闪身
髁身
《国语辞典》:躄出  拼音:bì chū
蹑手蹑脚的探出身子。
《漢語大詞典》:避闪(避閃)
谓迅速侧转身子向旁边躲避。 贾植芳 《人生赋》:“一边向副官避闪的费力地挪着身子,像在逃避一种灾难。”
《國語辭典》:打仰  拼音:dǎ yǎng
1.身体向后翻倒。《西游记》第二三回:「三藏坐在上面,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2.反悔。《西游记》第八一回:「行者道:『你夜来说都在你身上,如何打仰?』」
《漢語大詞典》:打闪(打閃)
(1).天空发出闪电光。 和谷岩 《枫》:“大约跑了十几华里,前面出现了一座大山,山背后不时闪出火光,像打闪一样。” 郭小川 《平炉王出钢记》诗之一:“云头里打闪遍地明,天上天下齐惊动。”
(2).走路不稳,身子摇晃。如:他虽然八十多岁了,走起路来仍稳稳实实,从不打闪。
《漢語大詞典》:赤骨立
赤膊,光着身子。朱子语类卷二九:“ 子路 譬如脱得上面两件鏖糟底衣服了, 颜子 又脱得那近里面底衣服了,圣人则和那里面贴肉底汗衫都脱得赤骨立了。” 明 田汝成 西湖游览志馀·香奁艳语:“白髮上,黄花乱插;赤骨立,黑墨偷搽。”亦作“ 赤骨力 ”、“ 赤骨肋 ”、“ 赤骨律 ”。五灯会元·南泉愿禅师法嗣·长沙景岑禅师:“夏天赤骨力,冬寒须得被。”永乐大典卷三○○三引《大慧语录》:“上无片瓦盖头,下无卓锥之地,赤骨律箇浑身,与人争甚闲气。”《何典》第六回:“ 活死人 气力又小,双拳弗抵四手的,那里挣得脱,不免赤骨肋受棒,被他们排头排脚的打了一顿。”
分類:身子
《國語辭典》:打恭  拼音:dǎ gōng
弯腰行礼。《喻世明言。卷一○。滕大尹鬼断家私》:「将欲进门,忽然对著空中,连连打恭,口里应对,恰像有主人相迎的一般。」《红楼梦》第三回:「雨村一面打恭,谢不释口。」也作「打躬」。
《國語辭典》:拿桩(拿樁)  拼音:ná zhuāng
中国拳术中称两腿分开,身子微蹲,以稳定下盘的动作。《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只见那女子左肩膀往前一扭,早打了个空,他自觉身子往前一扑,赶紧的拿了个拿桩势。」
《國語辭典》:身寄虎吻  拼音:shēn jì hǔ wěn
身体置于老虎的嘴边。比喻处境极危险。晋。桓温 荐谯元彦表:「凶命屡招,奸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
《國語辭典》:闪身(閃身)  拼音:shǎn shēn
侧身闪躲。《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张主管开房门,那人跄将入来,闪身已在灯光背后。」
分類:身子
《漢語大詞典》:髁身
光着身子。髁,通“ 裸 ”。南齐书·褚澄传:“盛冬月,令傖父髁身坐石上,启以百瓶水,从头自灌。”
分類:身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