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骈字类编》:兽蹄(兽蹄)
孟子见鸟迹下
《骈字类编》:千蹄
唐 韦庄 下第题青龙寺僧房 千蹄万毂一枝芳,要路无媒果自伤。
《漢語大詞典》:忘蹄
犹忘筌。庄子·外物:“蹄者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 陆德明 释文:“蹄,兔罥也;又云兔弶也,繫其脚,故曰蹄也。” 金 李纯甫 《画兔》诗:“捣药元无死,忘蹄始见渠。”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崔秀才》:“君去固自得矣,将无使吾为忘筌忘蹄之人哉!”
《国语辞典》:蹄声(蹄声)  拼音:tí shēng
马蹄踏地的声音。如:「在马术表演中,行进之蹄声,充满节奏与韵律感。」
《漢語大詞典》:碧蹄
马蹄。亦借指骑兵或一般部队。 唐 刘言史 《乐府》之二:“弄影便从天禁出,碧蹄声碎五门桥。” 唐 张仲素 《天马辞》之二:“来时欲尽 金河 道,猎猎轻风在碧蹄。” 清 夏燮 中西纪事·剿抚异同:“ 李如松 平壤 一捷,生縶三倭,廓清之功,可旦夕俟;徒以碧蹄轻进,一簣功亏。”
《漢語大詞典》:驼蹄(駝蹄)
亦作“駞蹄”。 骆驼之蹄足。加工后可为珍馐。 唐 杜甫 《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劝客驼蹄羹,霜橙压香橘。” 宋 苏轼 《次韵钱穆父马上寄蒋颖叔》之一:“剩与故人寻土物,腊糟红麴寄駞蹄。” 元 耶律楚材 《用前韵送王君玉西征》之一:“清茶佳果饯行路,远胜浊酒烹駞蹄。”
《漢語大詞典》:碧玉蹄
形容马蹄之美。亦借指良马。 唐 李白 《紫骝马》诗之一:“紫騮行且嘶,双翻碧玉蹄。” 明 陈与郊 《文姬入塞》:“便有碧玉蹄,飞不出黄龙界。”
《國語辭典》:涔蹄  拼音:cén tí
牛马等蹄迹中的积水。语本《淮南子。俶真》:「牛蹄之涔,无尺之鲤。」比喻小水。北周。庾信 为杞公让宗师表:「况复一枝蜷曲,终危九层之台;一股涔蹄,必伤千里之驾。」
分類:积水水量
《韵府拾遗 齐韵》:虎蹄(虎蹄)
元稹诗千层玉帐铺松盖五出银区印虎蹄
《漢語大詞典》:蹄齧
亦作“ 蹄囓 ”。
1.马用蹄踢和用嘴咬。周礼·夏官·庾人“攻驹” 汉 郑玄 注:“攻驹,制其蹄啮者。” 宋 吴曾 能改斋漫录·记事一:“有恶马,不可驭,蹄囓伤人多矣。”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异六·定数:“二马蹄啮,遂曳像於地,腹中珍货悉露。”
2.引申指劣马。 唐 杜甫 《遣兴》诗之二:“君看 渥洼 种,态与駑駘异。不杂蹄啮间,逍遥有能事。”
3.比喻人与人之间的互相倾轧。《三国志·吴志·诸葛瑾传》:“自古至今,安有四五人把持刑柄,而不离刺转相蹄啮者也!”
《漢語大詞典》:骏蹄(駿蹄)
代称良马。 唐 韩愈 《赠别元十八协律》之一:“何人识章甫,而知骏蹄踠?” 钱仲联 集释:“ 司马彪 曰:‘章甫,冠名也。’ 魏 本引 孙汝听 曰:‘言无人识章甫,并知此骏蹄也。章甫、骏蹄皆以喻 元十八 。’”
分類:良马
《漢語大詞典》:马蹄香(馬蹄香)
杜衡的别名。 宋 沈括 梦溪笔谈·药议:“东方南方所用细辛,皆杜衡也。又谓之马蹄香。”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草三·杜衡﹝释名﹞引 苏恭 曰:“杜衡,叶似葵,形似马蹄,故俗名马蹄香。”
分類:杜衡释名
《高级汉语词典》:蹄铁  拼音:tí tiě
钉在兽蹄上的 金属片或边缘,使蹄不受伤或帮它站稳
《漢語大詞典》:凿蹄(鑿蹄)
(1).指钉马掌。 唐 杜甫 《送长孙九侍御赴武威判官》诗:“驄马新凿蹄,银鞍被来好。”
(2).指钉上马掌的蹄子。 明 杨慎 《莋马行》:“莋马出 滇 西,青金护凿蹄。”
分類:上马蹄子
《漢語大詞典》:蹄角
亦作“蹏角”。
(1).牛的蹄与角,古时用以计牛头数。蹄角六,即一头牛。汉书·货殖传:“牛千蹏角。” 颜师古 注:“百六十七头牛,则为蹄与角凡一千二也。言千者,举成数也。”
(2).指代牲口。 宋 石介 《庆历圣德颂序》:“古者一云气之祥,一草木之异,一蹄角之怪,一羽毛之瑞,当时羣臣,犹且浓墨大字,金头鈿轴,以称述颂美时君功德,以为无前之休,丕天之绩。”
分類:牲口牛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