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为考虑容错,系统已按“踏 → 蹋踏”转换方式进行查询。
《國語辭典》:平实(平實)  拼音:píng shí
平易实在,不浮誇虚饰。《文明小史》第二三回:「万帅听他言语从容,议论平实,颇赏识他。」
《漢語大詞典》:老牛
(1).年老的牛。左传·成公十七年:“古人有言曰:‘杀老牛莫之敢尸’,而况君乎!”
(2).今亦以喻指踏实勤恳为人民服务的人。 郭小川 《登九山》诗:“浮浮荡荡,晃晃溜溜;看老摊,守老坡,吃老本,就是不当老牛。”
《漢語大詞典》:虚飘(虚飄)
(1).虚浮,不踏实。《金瓶梅词话》第三三回:“其人性本虚飘,言过其实。”
(2).轻飘。 郭沫若 《桌子的跳舞》:“他们的奢侈欲望非常大,他们的自负心非常强,然而又不努力,结果在这社会上只是成为了一个虚飘的纸人。”
《國語辭典》:漂浮  拼音:piāo fú
飘荡浮流。如:「那艘小船漂浮在汪洋大海中。」也作「飘浮」。
《國語辭典》:落实(落實)  拼音:luò shí
踏实可靠。如:「这个增产计画订得一点都不落实,叫人如何执行。」
《國語辭典》:负责(負責)  拼音:fù zé
1.担负责任。如:「他在报社负责编辑的工作。」
2.欠债。《汉书。卷九三。佞幸传。邓通传》:「下吏验问,颇有,遂竟案,尽没入之,通家尚负责数钜万。」
《國語辭典》:香甜  拼音:xiāng tián
1.味美可口。《红楼梦》第六二回:「又命小燕也拨了半碗饭,泡汤一吃,十分香甜可口。」
2.形容睡得安稳、舒服。如:「得知通过检定考试,她睡得格外香甜。」
《國語辭典》:浮荡(浮蕩)  拼音:fú dàng
飘荡。《红楼梦》第一七、一八回:「忽闻水声潺湲,泻出石洞,上则萝薜倒垂,下则落花浮荡。」
《漢語大詞典》:践实(踐實)
(1).踏实,切实。 宋 朱熹 《斋居感兴》诗之十四:“捷径一以开,靡然世争趋。号空不践实,躓彼榛棘途。”
(2).确实,实在。 清 娲石女氏 《吊国民庆祝满政府之立宪》:“呜呼!昔也践实之专制,今则空名之立宪。”
《漢語大詞典》:稳实(穩實)
(1).稳定踏实。 元 李致远 《还牢末》第一折:“哎,原来是 梁山泊 好汉,我待番悔来,则怕兄弟心中不稳实。” 明 李贽 《与焦弱侯书》:“今於佛法分明有见,虽未知末后一著,与向上关捩,然从此稳实,大段非 庄纯夫 比矣。”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四章:“然后她再到一个茶馆去喝水、吃馍,心里才能稳实些吧?”
(2).犹可靠。清史稿·兵志十一:“有言前膛枪稳实者,有言后膛枪灵捷者。”
《漢語大詞典》:浮嚣(浮囂)
浮躁;不踏实。 宋 苏舜钦 《诗僧则晖求诗》:“会将趋古淡,先可镇浮嚣。” 清 魏源 圣武记卷十一:“况省标之兵,游惰浮嚣,华衣美食。固不习边徼之荒凉,亦无益於边徼之御侮。” 朱自清 《〈文心〉序》:“彼此亲亲热热地讨论着,没有一丝浮嚣之气。” 闻捷 《生活的赞歌·彩色的贝壳》:“浮嚣的人不懂得海,怯懦的人不敢爱海。”
分類:浮躁踏实
《國語辭典》:浮漂  拼音:fú piāo
不踏实。《文选。陆机。文赋》:「言寡情而鲜爱,辞浮漂而不归。」
《漢語大詞典》:强实(强實)
(1).实力雄厚。后汉书·袁绍传:“今 冀 部强实,而 韩馥 庸才。”
(2).强干踏实。 李準 《李双双小传》:“ 喜旺 他不能在里边领导,他这人要别人领着他干才行,可是在下边找不到这强实人。”
《國語辭典》:胆虚(膽虛)  拼音:dǎn xū
1.因害怕而心神不宁。如:「他做了亏心事,所以日日胆虚。」
2.中医指虚烦不眠,意乱心跳,容易惊恐,多疑虑,常叹息的症状。
《漢語大詞典》:实确(實確)
(1).方言。踏实。 王老九 《王保京》诗:“ 保京 虽然撒了药,心中到底不实确,整夜翻转睡不着,只盼鸡叫星儿落。”
(2).方言。确实。 柳青 《创业史》第一部第二八章:“西省的派出所究得挺紧,不迁户口是不好混。迁移户口吧,又舍不得丢家里这几亩地。实确咱又不是地主、反革命分子,何必叫警察当嫌疑犯查究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