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共1305,分87页显示  上一页  1  2  3  4  5  7  8  9  10 下一页
词典(续上)
桥路
乡路
路隔
草路
载路
泉路
宦路
路穷
路杳
水路
熟路
觉路
阳路
问路
朝路
《漢語大詞典》:桥路(橋路)
桥上路面。《南齐书·王敬则传》:“良由陂湖宜壅,桥路须通,均夫订直,民自为用。” 唐 杜甫 《敝庐遣兴奉寄严公》诗:“野水平桥路,春沙映竹村。”
《漢語大詞典》:乡路(鄉路)
指还乡之路。 南朝 梁 沈约 《为柳世隆让封公表》:“还轴归驂,再践乡路。” 唐 欧阳詹 《蜀中将回留辞韦相公》诗:“明晨首乡路,迢递孤飞翼。” 清 纳兰性德 《采桑子·九日》词:“乡路迢迢,六曲屏山和梦遥。”
分類:还乡
《韵府拾遗 陌韵》:路隔
净住子今各既知至德有归邪正异趣善恶分径凡圣路隔
《骈字类编》:草路
金 周昂 西城道中 草路幽香不动尘,细蝉初向叶间闻。
《漢語大詞典》:载路(載路)
满路。《诗·大雅·生民》:“实覃实訏,厥声载路。” 朱熹 集传:“载,满也。满路,言其声之大也。” 晋 左思 《魏都赋》:“餘粮栖亩而弗收,颂声载路而洋溢。” 南朝 梁 沈约 《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威令首涂,仁风载路。” 清 归庄 《城陷后二十日访得兄子益孙所在抱之以归口占四绝句》之四:“三日啼飢声载路,赖渠裹饭进王孙。”
分類:满路
《國語辭典》:泉路  拼音:quán lù
冥途,人死后所归之处。唐。张说赠广州大都督冯府君神道碑铭:「朱轓象服,宠及泉路,荣其亲兮。」唐。杜甫 送郑十八虔贬台州司户伤其临老陷贼之故阙为面别情见于诗:「便与先生应永诀,九重泉路尽交期。」
《漢語大詞典》:宦路
犹宦途。 明 王世贞 《吴兴杂兴》诗之五:“ 吴兴 故名都,宦路亦清幽。” 清 侯方域 《南省试策四》:“於是乎一误於抚,再误於剿之垂成,説者且以为行金而脱;继之开府秉鉞,以为 方叔 、 召虎 者,诚与前人不同,然亦闻其久於宦路,善调人情而已。” 清 褚人穫 《坚瓠二集·诗规性急》:“ 定海 太守 沃泮 ,性褊急,宦路鲜合者。”
分類:宦途
《韵府拾遗 东韵》:路穷(路穷)
庾信拟连珠陆平原之意气登河桥而路穷
《韵府拾遗 筱韵》:路杳
周密词南州路杳仙子误入唐昌
《國語辭典》:水路  拼音:shuǐ lù
1.水上通行运输的航线。《初刻拍案惊奇》卷二三:「况且一条水路,直到他家,极是容易。」《儒林外史》第一五回:「只这几天水路搭船,到了旱路上,我难道还想坐山轿不成?」
2.用清水扫洒过的街道。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四。公主出降》:「凡亲王公主出则有之。皆系街道司兵级数十人,各执扫具、镀金银水桶,前导洒之,名曰『水路』。」
《國語辭典》:熟路  拼音:shú lù
常经过的路。唐。韩愈〈送石处士序〉:「若驷马驾轻车就熟路,则王良造父为之先后也。」也作「熟道」。
分類:熟悉道路
《漢語大詞典》:觉路(覺路)
佛教语。谓成佛的道路。《〈禅宗永嘉集〉序》:“慧门广闢,理絶色相之端;觉路遥登,跡晦名言之表。” 唐 李白 《春日归山寄孟浩然》诗:“金绳开觉路,寳筏渡迷川。” 明 陈汝元 《金莲记·湖赏》:“ 子瞻 ,你只会啟他人觉路,反不能豁自己迷途,可笑可笑!”
《漢語大詞典》:阳路(陽路)
(1).太阳运行的路线。宋书·历志下:“按日行黄道,阳路也,月者阴精,不由阳路,故或出其外,或入其内,出入去黄道不得过六度。八十三日有奇而出,出亦十三日有奇而入,凡二十七日而一入一出矣。”
(2).向南的大道。《文选·左思〈吴都赋〉》:“列寺七里,侠栋阳路。屯营櫛比,解署棊布。” 吕向 注:“向南之道。”宋书·礼志一:“今圣图重造,旧章毕新,南驛开涂,阳路修远。”
《国语辞典》:问路(问路)  拼音:wèn lù
向人询问路径。
《漢語大詞典》:朝路
(1).朝廷的品级、品位。 宋 陆游 老学庵笔记卷八:“﹝寺监长官﹞往往以特恩赐金带,朝路混淆,然犹以旧制不敢坐狨。”
(2).指当朝显要。 宋 岳珂 桯史·宸奎坚忍字:“辛丑岁,将廷策多士贡名者,或请时事于朝路间,闻其语而不敢形于大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