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收录约1万典故,50万词汇、2万作家信息
常用典故按出处分类按人物分类
《國語辭典》:足下  拼音:zú xià
1.脚下。《老子》第六四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乐府诗集。卷七三。杂曲歌辞十三。古辞。焦仲卿妻》:「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
2.古代下对上或同辈相称的敬辞。《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足下骄恣,诛杀无道,天下共畔足下,足下其自为计。」《三国演义》第四五回:「吾久别足下,特来叙旧。」
《国语辞典》:千里始足下  拼音:qiān lǐ shǐ zú xià
比喻任何事情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累积而成的。唐。白居易〈续座右铭〉:「千里始足下,高山起微尘,吾道亦如此,行之贵日新。」也作「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分类字锦》:足下有毛
汉书宣帝纪身足下有毛卧居数有光耀注遍身及足下皆有毛
《國語辭典》: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拼音:qiān lǐ zhī xíng,shǐ yú zú xià
千里远的路程是从迈开脚下的第一步开始。比喻任何事情的成功,都是由小而大逐渐累积而成的。《老子》第六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宋。张君房《云笈七签。卷四○。初真十戒》:「所谓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乃至功成德就,白日升天。」也作「千里始足下」。